APP下载

关于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思考

2015-05-30曹科岩刘岩

教育与职业(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高校

曹科岩 刘岩

[摘要]志愿服务,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目标、弘扬大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新时期,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应从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及相关保障机制、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和项目建设等途径来推动。

[关键词]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大学生 高校

[作者简介]曹科岩(1981- ),男,吉林敦化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广东 深圳 518055)刘岩(1983- ),男,山东济宁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处,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广东 中山 528436)

[基金项目]本文系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14—2015年度广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WT066)、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校级重大教研项目“高职院校志愿服务育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701422J04012)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校级重点教研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01422J32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3-0115-03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①。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共生活的有效途径。青年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高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不断增强,参与人数日益增多。但与志愿服务发展成熟程度较高的欧美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新一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因此,研究和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多维动因

(一)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加志愿服务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认知和剖析社会现实,从而形成符合现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从价值观上规范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及社会需求层次,进而促成其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和调控,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必要的个体基础。②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會活力的体现,它作为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的生动实践,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助推器。例如,大学生通过开展法律普及、文明宣传、环境保护及爱心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减少社会公害和环境污染,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使得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③

(二)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目标的需要

志愿服务活动的理念与高校的德育目标要求是一致的。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奉献爱心、帮助他人,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熏陶了自己,逐渐树立起为社会、集体奉献的精神和为国家、民族贡献的伟大理想。各种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营造出一种和谐的道德氛围,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④正如北京大学杨河教授所言:“志愿服务是高校育人的生动教材。它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弘扬大学精神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需要

弘扬大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志愿服务活动则是弘扬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高校通过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内群众性、公益性活动,积极服务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这使得大学生自觉成为大学精神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服务和感染着其他群体。同时,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也是弘扬大学精神的一部分。志愿服务有助于强化对青年一代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培养教育,使其充分了解自己的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随着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途径的不断增多、形式日益灵活化,志愿服务对公民意识培养的推动作用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志愿服务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载体与实践机会。当前,随着志愿服务内容的不断更新、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服务要求的不断深化,迫使大学生志愿者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学习借鉴他人和社会的有益经验。因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观察力、辨别力和理解力,树立大局意识和工作全局观念,锻炼团队合作、人际沟通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品格、发挥创造才能、提高人生境界。

二、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思考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着诸如志愿服务管理无序、参与动机功利化、资金筹集困难、缺乏法律保障等问题。⑤虽然这些问题短时间内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但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地方高校,有必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三级联动的志愿服务机构。学校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心,负责全校志愿服务的宣传、咨询、招募、培训、管理等事宜。下设多个二级项目管理办公室,定期结合日常项目和专项项目开展工作。各二级学院设立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心,在完成校级志愿服务活动的规定动作外,结合本学院专业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培育志愿服务品牌。各班级或团支部设立志愿服务工作团队,指定联络员负责与校院两级志愿服务组织的协调工作,实现志愿服务与自愿服务的有效结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推进志愿服务教育进课堂。把志愿服务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中,通过课堂主渠道传播志愿服务理念。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专门成立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教研室,负责全校志愿服务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为进一步培育志愿精神、普及志愿理念,一些高校先后在公共课程“形势与政策”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增设志愿服务教育模块、在通识课程“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设置志愿服务实践模块,在全校开设“志愿服务理念与文化”“志愿服务实践”等选修课程。

三是开发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及专题网站。通过信息管理平台,集志愿者注册、服务、管理、培训、考评一体化,实现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的快速沟通与良性互动⑥。依托志愿服务专题网站,大力宣传弘扬志愿服务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与先进事迹,营造学先进、比奉献的浓厚氛围,搭建交流志愿服务心得、学习志愿服务技能、获取志愿服务机会的网上窗口。

(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激励及相关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是志愿服务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为调动和保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高校可采取如下措施:建立志愿服务档案卡,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关情况记录到就业推荐材料和毕业生信息库,供用人单位选聘参考;设置志愿服务“校长奖”,定期对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优秀集体、优秀个人和优秀服务项目进行评比表彰,激发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把志愿服务纳入团员推优入党、奖助学金申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评优评奖工作体系,使表现突出者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二是做好经费筹集工作。设立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基金,广泛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组织等,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志愿服务资金募集机制,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来源,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发展。同时,强化和规范志愿服务资金的管理,严格财务和审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建立政策权益制度。高校可结合我国相关法律和法规,制定《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条列》《高校志愿者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从志愿者管理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日常管理、权利义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加强志愿者权益保障,免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后顾之忧,让其开心快樂地参与服务⑦。例如,有的高校为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购买社会保险,“奉献”不再变“风险”,保证了志愿服务的工作质量。

(三)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和项目建设

一是加强社区服务基地建设。高校可通过与相关社区建立共建或合作的志愿服务工作站,如科普服务站点、“四点半课堂”服务站点、文艺共建服务站点等,引导大学生进社区提供可持续的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服务站点的设立可根据社区居民、中小学、敬老院等的实际需求和高校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共同开发确定。

二是巩固农村和西部地区服务基地建设。这类基地多为团中央或团省(市)委为支持部分地区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招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志愿者流动快、数量少,但志愿服务的意义深远。高校志愿服务组织部门应加强与上级组织部门和服务地方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倡导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项目,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三是开发高层次的志愿服务项目。大学生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高校应积极发挥其专业优势,推进产学研用结合,重点建设一批大学生热衷参与、能体现大学生智力优势的志愿服务项目,如社区健康保健服务项目、环境污染与保护项目、食品安全服务项目、法律咨询服务项目等,组建环境保护、健康护理、食品安全等专业化义工队伍,引导其运用环境保护与治理、医疗保健与预防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

四是拓展境外志愿服务渠道。志愿服务无国界,国外志愿服务活动起步较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实践中,大学生赴国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还比较少,高校志愿服务组织部门应深入挖掘这方面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启动大学生志愿者国际交流计划,争取在国外设立1~2个志愿服务基地,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境外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加强与国际公益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15.

②钱嫦萍,孙秀慧,陈立俊.角色理论视野下的高校志愿服务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11):93.

③肖湘愚,李茂平.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60.

④宋乔李.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17.

⑤徐子恒,王为正.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124-125.

⑥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1(3):53.

⑦宋喆.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实践困境与现实对策[J].江汉论坛,2014(10):135.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高校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