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淡肥瘦总相宜
2015-05-30宋光祖
宋光祖
摘 要:一个伟大的诗人的诗歌风格不可能是单一的。杜甫被后人称赞为“集大成”者,所谓“集大成”,正是对杜甫诗歌风格多样性的经典性概括。
关键词:杜甫;风格;多样性;沉郁顿挫;闲适自然;雄浑壮阔
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评价杜甫的诗“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这说的是杜甫诗歌风格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本是杜甫《进雕赋表》评扬雄、枚乘辞赋的词语,后人以之指杜诗的风格特色。何谓”沉郁顿挫”?清人吴瞻泰说:”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杜诗提要》)一般认为,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
杜甫是一位心系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诗人。他个人曾经遭遇坎坷,穷困潦倒,这种个人的遭际被国家动荡,民生疾苦,亲友凋零等所触发,便满怀悲情,忧思深沉而阔达。然而他所怀的仁人之心和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低回起伏。例如《梦李白二首》表达感情回环往复,亦真亦幻,把与李白深厚的友情表现的深沉低回。还有《自京赴奉先县永怀五百字》、《北征》、《壮游》等都是如此。所以说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
当然一个伟大的诗人的诗歌风格不可能是单一的。杜甫被后人称赞为“集大成”者,所谓“集大成”,正是对杜甫诗歌风格多样性的经典性概括。除了沉郁顿挫的主要风格以外闲适自然也是他的诗歌中一种重要的风格。
在经历了长安十年困居和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之后,在浣花溪边的成都草堂度过了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而这种颠沛流离后的安定更让他对此时的生活倍感珍惜,即使是最普通的农村景象也让他欣喜不已。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还有《江亭》、《独酌》、《漫成二首》等,这些诗把作者劫后余生尽情享受自然闲适生活的从容和优雅展现的淋漓尽致。
杜甫诗歌还有一种风格,就是雄浑壮阔。这种风格来源于杜甫伟大的抱负,爱国爱民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首《望岳》抒尽了作者对建功立业、达到人生巅峰的无限渴望。而《三吏》、《三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具体反映了这场战乱带给国家和人民深重的灾难。杜甫笔下的安史军队是:“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通过一支沾满鲜血的箭,具体地形象地反映了国家人民深重的灾难。“群胡归来血洗箭”好像一个特写的电影镜头,很具体很细致地反映了这场战乱带给国家和人民的灾难。
险怪奇拔也是杜甫诗歌的风格之一。杜诗中奇崛险奥、幽冷诡怪一格是由杜甫首创,险怪奇拔风格来源于他内心的崇高感。杜诗因其立意之奇,布局之严密曲折,笔法之收蓄沉稳而带来的波澜老成之感,这主要是就诗才而言。而我们发现,尤其在读诗人陷贼及为官时期的作品时,这波澜跌宕还建立在一种更为深厚的基础之上,那就是诗人的崇高感。这一时期,杜甫卷入战乱的旋涡,经历坎坷的仕途,他长期伦落下层,其遭遇已与普通百姓无异。他的诗作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最突出的是对个人渺小的承认。
杜甫诗中险怪奇拔的艺术风格,在词语的选用上,选用偏冷偏暗色调的词语;意象选择上,杜甫的诗歌意象除了细小柔弱和悲婉凄凉之外,还有一类鬼魂等超现实的意象。如“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又如“魅魅喜人过,文章憎命达,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泪罗”;再如《梦李白二首》中,将枫青、塞黑、浪阔、波深等梦境中的意象与落月、屋梁等实境中的意象连成一体,传达出朦胧恍惚的景象,是魂是人,是梦是睹,都觉恍惚无定,淋漓尽致地表现情感的纠结。
杜甫诗歌风格的多样性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遭遇,或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有关,当然也是其广博知识,丰富的情感,高超的技艺的表现,更是其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
时代的风云变化、人生际遇的跌宕起伏、思想的大融合、诗风的多样化、文学的发展规律以及杜甫的文学观等都是造成杜甫诗歌多样性的原因。唐代,尤其是盛唐,本身就是一个兼容并蓄、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时代,这种经济、社会下的文学必定不是一潭死水,这也就从源头上决定了杜甫的诗歌不是单一的、平面的,必定是立体的、丰满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社会思潮多元化,这也与杜甫诗歌风格多样化一脉相承。当然,诗人本人的性格、个人经历、社会政治的突变会左右、改变其诗风,使其诗歌呈现与他人迥异的特点,这就造就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主流,这并不与其诗歌风格多样化矛盾。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3]胡震亨.《李杜诗通》清刻本.
[4](清)吴瞻泰.《杜诗提要》.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