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中国画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考
2015-05-30刘燕舒易团
刘燕?舒易团
本文主要从国画家现状和国画作品发展现状两方面来论述中国画目前存在的问题。文中对国画家在创作中的心态、习惯、思想和绘画技法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阐述,并对当今国画作品的题材、笔墨、构图和整体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意在表明当今中国画走创新改革之路是明智之举。
中国画的现状
中国画, 这门古老、传统而又典雅的水墨艺术,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的国粹。中国画在中国艺术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亘古时代发展到如今,中国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了众多的绘画类型。近现代中国画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对这个时代的中国画家而言,他们面临的不但有已然头绪千万“古今”问题,而且包括亘古未遇的“中西”问题,不但要解决纯粹的艺术问题,还要面对复杂的社会情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画绘画问题的探究越来越深入,众多艺术家们围绕什么是中国画,怎么去发展中国画。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状,更好的去理解什么是中国画,怎么去探索和发展中国画,对未来中国画的发展取决定作用。我们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新的生活,对于事物的美和恶有了一定的了解。社会结构的巨变,造就了艺术风格的多远和价值判断的不同角度。在艺术的创新上,有了真实感受。然而,创新的尝试,成了国画界的共同课题。在多数画家的创作思想中,创新的探索和追求,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当大家放眼观看当今中国画的创作现状,就不难看出目前中国画界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画家认真思考,下面笔者主要从国画家和国画作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必要的解决措施。
国画作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式
1.题材方面
中国画创作,题材的选用非常重要。革命历史题材、乡村景物、民族风情等先辈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为后人树立了典范。然而面临今天的生活, 世道已经与30年前完全不一样了。不仅是社会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变了,更严峻的是人们眼睛所能见到的视觉感受已经大大改变了。但很多的画家还继续画那些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重复的老题材。我想原有模式的中国山水画是目前在年轻人中很难引起欣赏共鸣的一类画,很多年轻人根本体会不出马远夏珪在“残山剩水”中所表达的意境。
所以现代中国画最需要的是在表现题材上的拓宽,寻找前人从未涉及过的方向。总之,对于每一个从事中国画的画家们不要死抱着过去的老题材不放,应该去努力开掘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题材,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作品产生。
2.笔墨方面
放眼当今中国画坛,很多画家们用笔用墨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方法上。介子点、铁线描、披麻皴等仿佛已深入人心,不敢随意突破。“笔墨”的鉴赏标准也是依托于前人经典作品所建立的创作手法和审美成规之上。大多数的画家陷入了传统的束缚中走不出来,好像在画面中不使用这些用笔用墨的方法,就不是中国画一样。殊不知,人们的审美标准早已发生了变化,面对高速公路、摩天大楼,传统的“六法”、“九皴”、“十八描”这些陈旧的笔墨形式实在无力负载这一切。
“笔墨当随时代”!的确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变化,只有符合时代需求的笔墨形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我想用笔用墨技巧当随灵敏思维和现实物象而变化,当随新型材料的出现和使用而更新。只有这样, 中国画的笔墨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3.构图方面
中国画艺术在构图中将诗、书、画、印融合在一幅作品里,同时在作品中注重疏密关系、虚实关系。使绘制出的作品画面丰富、意境优美,独具东方艺术的特点。
也许正因为这些传统的构图方法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导致了现在的很多国画家们走不出来了,国画构图基本还停留在形式或概念的模仿上。同时由于国画构图领域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缺乏与时代相结合的自我创新。 很多作品要么是对国画传统构图的完全否定,要么是不加选择和消化的照搬西方的平面构成,导致了当下国画的构图存在缺乏革新和整体混乱等问题。
我想对于国画构图,需要有一个吸收和再创造的过程,适当借用西方先进的构成理念,又巧妙结合中国画独特的意境表达。以独特的造型语言来弥补目前中国画构图上的不足。
总之,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 用以往的定势和习惯去表现当下的生活,无疑是对中国画发展的阻碍。那么中国画能否走向世界, 能否被世界人民所理解和接受,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画家认真的思考!
(作者单位:四川工商学院—原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作者简介:刘燕(1983-),女,硕士研究生,四川工商学院(原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