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自行车通勤文化与未来设计趋势

2015-05-30杭东

中国自行车 2015年8期
关键词:行车设计

杭东

通勤是指从家中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通勤是社会化生产的必然现象。近年来由于越来越严重的城市交通堵塞,雾霾天气的增多,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于自行车的关注。骑自行车上班不但低碳环保,还有助于身体健康。了解我国自行车通勤文化与未来设计的趋势,对于我国的自行车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通勤是指从家中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通勤是社会化生产的必然现象。近年来由于越来越严重的城市交通堵塞,雾霾天气的增多,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于自行车的关注。骑自行车上班不但低碳环保,还有助于身体健康。了解我国自行车通勤文化与未来设计的趋势,对于我国的自行车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国自行车通勤文化分析

自行车最迟于1868年前传人中国,但传人时正值满清时期,因而它与中国的初次相遇并不美好。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崇洋心理渐次取代了“天朝上国”的观念,自行车才从奇技淫巧变作文明奇器,成为中国人心中文明、先进与富有的象征符号。20世纪20年代以后,自行车在中国社会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踏车而飞的中国人,上自王公贵族、富商巨贾,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无论男女都包含在内。末代皇帝溥仪甚至为了自己骑行自行车的便利,而锯掉了数百年来横卧在紫禁城宫门中的二十余处门槛。当年自行车甚至还被认为是女子“最适当的运动”,近代中国最早骑行自行车的女性包括教会学校的女学生等。到了20世纪30年代、40年代,我国的女中学生、女大学生、女报贩、女职员、电影女明星等,也都纷纷加入到自行车骑行的队列当中。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是我国自行车行业的辉煌时期,我们熟知的永久牌自行车和凤凰牌自行车就是当时知名的通勤自行车,无论大小城市、农村乡镇,许多人为拥有一辆永久牌或凤凰牌的自行车而感到自豪;亦有许多人则为了买到一辆永久牌或凤凰牌自行车而千方百计。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些先行富裕起来的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家用小汽车,从此我们的城市生活交通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多的人开始拥有私人汽车,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把轿车用作通勤。

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由于家用轿车拥有量的逐年增加,国内的自行车需求量实际上下降了,即便是“永久”、“凤凰”名牌自行车也失去了往年的辉煌。但是城市通勤车的设计和生产却始终没有停止过,我国生产的自行车产品很多都销往了海外。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交通拥堵程度的加大,节能减排加强环保的紧迫性日趋突出,将自行车作为我国城市主要通勤车的课题又被摆在了人们的眼前。全国大中小城市都开始了修建自行车公共设施的工程,一些小城市的地方政府已制定了公共自行车的采购计划,而自行车道的恢复和建立将成为许多城市发展交通的一个长久项目,由此也推动了自行车出行的持续浪潮,预计这一浪潮的持续时间将至少延续10年。

自行车设计趋势

目前自行车设计趋势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形式的多样性

随着工业设计的日益成熟,极简主义的未来派风格在自行车上也会有所体现,如自行车车轮没有轮辐现,是为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阻;躺式自行车的设计也日益增多,一方而能减小风阻,另一方面能增加人在自行车前进时的舒适感。还有挂载式白行车的车型设计,整个自行车没有传动装置,骑车人被挂载在自行车的车架下面,全靠人通过两脚加速滑行。这种设计方式属于追根溯源后的变异,当年自行车被发明时,骑车人是坐在车上靠双脚滑动前行的。以上几种多样设计说明了一点,自行车设计师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人”是否在“骑”车的形式,而是更多地展现了车型的多样性。

2.空间的高利用性

自行车的载人载物特征从自行车发明开始就至今。除了延续和提高传统货架(衣架)、车包(车梁包、车驮包)、侧斗、后斗、前斗等空间属性的利用性能外,手电组件、指南针组件、手机等科技产品的固定组件,也日益增多。

3.新科技,新材料、环保材料的运用

如碳纤维材料、竹材料制作的白行车,利用太阳能、仿生技术的自行车相继问世并逐步推向市场。又如利用自行车的磨电花鼓为手机进行充电;内置芯片控制与个人手机终端联系,为骑行者提供GPS导航,骑行者设置终点之后,自行车的内置芯片控制自行车的提示转向灯,帮助骑行者指向等。

4.多功能性

①全地形白行车:很早之前人们就开始探索多地形自行车,比如水上自行车、滑雪白行车等。随着工业科技的进步,设计师利用模块化设计原理,为普通的自行车制造相关的组件来满足不同地形的需求。

②便携结构:早在19世纪初,折叠自行车就已出现并在军事上被首次运用,迄今为止折叠自行车仍有广阔的使用范围。便携结构的白行车设计正在朝更小、更方便折叠,直至可穿戴的方向发展。

5.传统设计的延续性

传统设计的延续体现在人们的怀旧意识上,当复古和怀旧成为当代的一种流行风格,在服装业和建筑业都有所表现时,自行车制造也不例外,它作为一种“恐龙”式的交通工具,已经存在有上百年的历史。当代的白行车设计师与过去的设计师正形成一种“历史对话”,他们运用新材料和技术保留传统的细节亮点及设计特点,通过改良白行车的性能来向前辈们致敬。这种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自行车设计,在目前市场上已大受骑行者的欢迎。

6.人性化

1)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根据人体身高,利用仿生技术制作,能自动调节高度的白行车适合了不同身高的人群。

2)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当现代人对生态的渴望变成了一种心理层而上的需要之后,已出现了将一些体型矮小的植被种植于自行车之上的设计。如自行车的便携花盆,它设计放置于自行车的车架等闲置空间之内,既不影响骑行,又增强了自行车的细节美观,将人文关怀设计融入白行车骑行之中。

自行车行业的现状与前景

目前在世界上,欧美包括日本的自行车研发设计仍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省则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地。近两年来,因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效应的影响,消费者对代步型的自行车需求正不断增加,对休闲和专业型的自行车需求则有所减少。而由于出口订单大、周转快的特点,国内大、中、小自行车厂都将生产重心放在了国际市场上,形成了重出口轻内销的理念。然而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当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选择将自行车作为环保、方便的出行代步工具时,我们国内的自行车制造企业却尚未做好战略调整的准备。故而能否及时做好市场调研,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及时生产出适合国内市场,满足国内自行车用户生活、工作需求的产品,必将是我国自行车制造企业生存发展的又一契机和严峻考验。而自行车由代步工具向休闲健身方向发展亦是必然趋势,因此我国自行车生产企业应积极应对,抓住时机,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占领高端市场。

猜你喜欢

行车设计
行车减速机传动轴断裂的失效分析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雾霾天行车安全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夜间行车技巧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