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写作中比喻艺术的应用

2015-05-30陈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写作文学应用

陈敏

【摘要】比喻是文学写作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比喻可以充分表达写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既可以生动形象地表情寄意,又可以营造语言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比喻有多种表现形式,在文学作品中不同的应用方式将会给作品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本文主要分析比喻的特征并结合一定的文学作品实例来阐述了文学写作中比喻艺术的应用。

【关键词】文学  写作  比喻艺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61-02

一、比喻的主要特征

1.比喻是一种思维发散的方式

在文学写作中比喻的发散行为可以通过物、事、和人的多重关系来体现,通过象征、类比等形式来表达刻画和描述写作对象。在《礼记·学记》中曾有记载:“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其中的“博依”指比喻,推广到文学写作中,不了解比喻或者不善于运用比喻都不能很好地进行写作。在文学写作中通过文字将思想和情感表达成真切感人的文学作品,必须利用一些物、事或者人对象进行比喻来丰富文章。而进行比喻的这些物、事或者人对象和写作对象的特征必须有一定的相似性,再经过写作者的思维发散和选择,进而将感性与理性统一,并最终选择能够恰当表达写作对象特点,寄予写作者情感的物、事、人。

2.比喻体现了心灵的主导性

比通过比喻的利用可以充分展现写作对象的心理想法,因此有一定的心灵主导性。文学写作中的思想和情感主要通过选择恰当的物、事、人,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种写作思维方式以及比喻的应用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以宋代诗人苏轼的《卜算子》为例,这首词主要表达的是写作者孤独的思想情感。苏轼在这首词中以心灵的孤单为主导,选取了几个具有孤零、寂寞特征的物作为比喻,来寄托自己的孤单,尤其是本词的最后两句通过描绘孤鸿的生活习性及体现了孤鸿的孤单,表达了孤鸿的伟岸的性格特点,又暗示了自己孤傲的性格,通过比喻的思维表情赋意起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3.比喻与多种思维方式共存

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与多种思维方式共存,通过多种思维方式和修辞手法、表达手法的综合运用来描述写作者的思想。由于文学作品最终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写作过程中除了运用比喻之外,还有议论、说明、抒情等方式来丰富文章结构,完整地表达写作者的思想。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作者对“锦瑟”的描述中采用了比喻和象征的表达方式,这可以体现作者在写作中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在此处,比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法,还是文学表达的一种思维方式。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先进行实比,再进行虚比。实比可以直接表达喻体的特点,进而引入虚比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和美感,因此,比喻作为一种创作性的思维方式和多种思维方式共存,共同来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又带来一定的美感。

二、文学写作中比喻艺术的应用

1.绘形类比喻

(1)比喻绘景法

比喻类绘景法一般应用自然中的景物作为比喻对象较为广泛,例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川河流、天空云朵等。通过比喻将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有机地结合起来,情景交融,寄托写作者的思想情感。以朱自清的散文《春》为例,本文在文章的结尾处分别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通过这些人的特征可以强烈地表达出春天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无穷的活力,便于理解,增加了文章的美感个气势。再如曹雪芹的经典著作《红楼梦》中多处运用比喻来描述大观园,通过比喻绘景法,语言简洁形象,但是可以强烈地表达描述对象的特点,渲染文章的气势。

(2)比喻博采法

比喻博采法是连续应用比喻来清晰透彻地描述事物特征,并形成强烈的气势。这种比喻手法一般思维缜密,连贯深入地描述写作对象,并通过连续的比喻增强文章的磅礴气势。以白居易《荔枝图序》为例,其中关于荔枝的描写“叶如桂,冬青,体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瓢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白居易应用现实中常见的事物分别对荔枝的叶、花、果以及荔枝的形状、颜色、味道进行比喻,形象地将荔枝的特点表达地淋漓尽致,同时也是人们对荔枝有了更加形象的了解。

(3)比喻形象法

比喻形象法一般使用形象较为鲜明的喻体。虽然比喻都有一定的形象性,但是比喻形象法的形象往往更加鲜明,艺术效果表现突出,一般比喻形象法主要用来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刻画描写。以《杜十娘怒沉丰宝箱》为例,作者冯梦龙在文中分别运用“青山”、“秋水”、“莲萼”、“樱桃”作为喻体来突出描述杜十娘姣好的容颜。一方面可以细致形象地刻画出杜十娘的美貌形象,另一方面强烈的艺术效果也为下文杜十娘的悲惨命运形成强烈对比,文章的表达效果极佳。

(4)比喻摹声法

比喻摹声法主要是通过比喻将抽象难以直接描述的聲音刻画出来。例如,《琵琶行》一文中白居易对琵琶的演奏声音连续运用摹声比喻从不同角度把琵琶演奏时节奏迅疾、舒缓和音调的响亮、低沉以及感情的昂扬、悲凄运用“急雨”、“私语”、“莺语”、“流泉”表现地淋漓尽致。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多种多样,象征的内涵也是丰富多彩的。

(5)比喻说明法

比喻说明法,可以通过比喻将抽象晦涩的事物通过浅显生动的比喻来进行说明,是一种形象的说明方式,不但简洁易懂,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例如,文学作品《看云识天气》中对卷云、积云、卷积云和高积云的描述分别应用“白色的羽毛”、“洁白的绫纱”、“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棉花团”、“草原上雪白的羊群”进行比喻和描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每种不同云朵类型的特点,易于理解和记忆。此外,比喻说明一般用于对描述对象的刻画描述上,通常以物喻物,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表情类比喻

(1)比喻破格法

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方式,比喻也有一定的辞格。而现代在文学作品中对比喻的应用往往突破了辞格的限制,应用新颖的修辞格式,使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方式往往称为比喻破格法。比喻破格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第一,比喻延伸法。第二,博喻中各分喻互相配合。第三,比喻的画面别出心载。第四,本体与喻体直接搭配组成词。

(2)比喻夸张法

在文学写作中一般会应用夸张的手法来放大描写,强调描述对象的特点。而比喻和夸张两种修辞手法的结合使用,一般会对描述的对象进行夸张性的描述,导致描述对象极度扭曲而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主要的比喻夸张手法包括分明喻夸张、隐喻夸张、借喻夸张或借代夸张。

(3)比喻即兴法

比喻即兴法一般是指写作者根据身边的环境以及人物来即兴寻找描述写作对象的喻体,信手拈来、浑然天成,使写作对象更加亲切真实。例如《天山景物记》一文中将天山比喻成维吾尔少女,就是写作者从身边的环境中选择喻体即兴描述的。

(4)比喻多边法

大部分的比喻只是对写作对象的某一特征进行比喻刻画描述。而比喻多变法则是通过比喻来描述同一事物的多种特征,一般出现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例如“诗似冰壶彻底清”中“冰壶 ”比喻诗的特性冰壶般的清纯,是一种褒扬和赞美。而虽然同样是以“冰壶”为喻体,“冰壶见底未清”中的“冰壶”则是贬义词。由此可以看出,比喻多边法和事物发展与变化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5)比喻虚体法

虽然文学写作来源于生活,比喻的应用也是由生活带来的灵感,但是比喻不只是对现实生活的体现,有时也需要创造一些高于生活实际的虚体,来形象地描述写作对象,突出它的特征。再次以《老残游记》为例,文中“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等关于唱腔的描述中采用的喻体大多数都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托,由作者想象出来的,但是这样更加贴切地表现出了王小玉歌声的特点,回旋激荡,余音绕梁。

3.寓意类比喻

(1)比喻论理法

在文學写作中常常会遇到有些深刻晦涩的道理难以描摹的情形,比喻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比喻论理法通常将一组相关的事物作为喻体,将对深刻的道理通过喻体的描述和分析来进行通俗易懂的表达。比喻伦理法的引用在文学写作中既可以作为论点,又可以作为论据,改变了枯燥地进行道理说教的方式,增加了文章的吸引力和形象性。例如,鲁迅先生曾在《拿来主义》中就将文化比作祖传大宅来描述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区别。比喻论理法是一种将比喻与道理有机结合而又互相渗透的比喻方法。

(2)比喻寄意法

比喻寄意法是指写作者通过比喻来寄托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比喻的应用可以渲染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增加文章的表现力。比喻寄意法的主要特点是写作者可以通过选择与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相符合的事物,进而在描述此事物的过程中间接地体现和渗透自己的意图。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就可以根据其中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感受写作者的思想,并融入其中。比喻寄意这种比喻方式的运用必须选择恰当能够充分显示该事物与写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事物,只有两者相一致,才能和谐地以物寄情,以物托意。以《松树的风格》为例,在此文中作者陶铸以松树来比喻人类粉身碎骨的特点,并以松树的特点来比喻共产主义人士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进而抒发和赞扬共产主义的风格,巧妙地将自己的思想寄托在对松树的描述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学写作中经常应用多种比喻来形象生动来刻画描述对象的特点,进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比喻在不同的环境下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并能起到各自不同的表现效果。因此,在文学写作中比喻技师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在文学写作中恰到好处地应用比喻艺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文章的价值,所以必须深入了解比喻的特点以及应用的方法和情景,并在文学写作中加以应用,为文学写作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王萍.高校文学写作训练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语文知识.2011(03)

[2]邢海珍.论文学写作“理性”的表现形态[J].绥化学院学报.2006(01)

[3]冯广艺,加晓昕.谈比喻辞格四元素对审美张力的影响[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猜你喜欢

写作文学应用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