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2015-05-30徐晓峰

健康人生 2015年8期
关键词:治未病五脏中医学

徐晓峰

治未病源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率先提出治未病原则,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的不断发展,治未病已有了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人口的老龄化和医疗负担的不断加重也给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医学强调的运动、心理、饮食、生活方式、气功等方面的中医未病养生理念对现代人们的养生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中医“治未病”思想

1.未病的3种状态

根据中医学历代医著的表述,结合现代关于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未病可分为三种状态:①无疾之身,即通常所说的健康机体;②隐而未发,即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中所说的欲病之病,指身体内已蕴含病理信息或尚处于发病的萌芽状态,在当代,应包含发病先兆、疾病高危人群以及亚健康状态等;③发而未传,已出现病理状态,尚未进一步迁延、发展,即在变化转归上既未有脏腑经络间的相传也未出现变证,对于将要被累及的脏腑来说,尚属未病。其内涵多被解释为“无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三部分内容。

中医学一般是通过问诊、抓住主诉作为突破口,以“但见一症便是”或采取“以方测证”的方法进行辨治和调摄,常能取得理想疗效,这是中医学治未病的一种特有手段。但对于多数尚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而又无征象可辨的未病,则应注重养生与预防。

2.中医未病养生理念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机体正气在抗邪防病中的主导作用,指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把预防和养生有机地融合在—起,如“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素问·上古天真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治未病首先应在疾病发生之初就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亦云:“上工,刺其未病者……故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这些未病先防、积极预防的理念,要求健康之人在平时就应注意保养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药王孙思邈也提出,“常需安不忘危,预防诸病”;清代医家陈根儒认为,“防其已然,防之未必能止;不如防其未然,使不能传之”。

二、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养生原则,是指实施养生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中医在长期的养生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探索衰老的机理,研究致病和导致早衰的原因和条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对于养生方法的制订、运用及其发展创新,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顺应自然

在自然界的变化中,存在着以四时、朔望、昼夜为标志的年月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所呈现的生长化收藏规律等。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之近乎同步的生理节律和适应外界变化并做出自我调适的能力。因此,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生,各种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节律有序而稳定,机体则处于阴阳和谐的健康状态;若违逆自然,则各种生理功能节律紊乱,适应外界变化和防御抗邪能力减弱,易罹患疾病。中医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根据四季变化以调养形神的原则与方法,并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要求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顺应其变化,使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变化节律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的顺应自然的防病养生之道。

2.形神共养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是当代社会的多发病。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保健在养生“治未病”中的作用。形,指形体,即脏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为特征的心理活动。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养形以全神,调神以全形,最终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某些疾病,如高血压、溃疡病及月经不调可能与情绪不良有直接的关系,而中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活动与五脏有密切联系,强调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害五脏,也就是说情志活动的失常,可以影响五脏功能,导致气机紊乱而发生病变。《黄帝内经》提出“和喜怒而安居处”,因此,中医养生“治未病”应从“守神”做起,只有做到心情舒畅、乐观豁达,才能气血流通,阴阳调和,身体健康。

3.饮食调理

这是“治未病”的上策。人体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饮食五味,而饮食不节又易损伤脏腑。所以,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一方面饮食以适量为宜,不可饥饱不均;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地调节饮食品种,使人体能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不可饮食偏嗜。因为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一定的亲和性,各有其气味所偏,长期的饮食偏嗜,就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或营养成分失衡,因此容易发生疾病。即使因身体需要而多食某些饮食,也要适可而止,不可过量或过久地偏食,否则会影响健康。食物、药物均有四性五味,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如偏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苦味辛味的食品以助阳气的生发,偏阴虚体质的人则可以多吃酸甘之品以养阴。

4.运动养生

平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使血脉流通,气机调畅,从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近年内,我国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老年病已呈年轻化趋势,青年脂肪肝患者的增加更是惊人,这些都与缺乏运动、过饱饮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所以,应该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要适当地选择和运用锻炼身体的方法,诸如《黄帝内经》所列举的导引、吐纳,也可以xuanze游泳、健身走、“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形式。运动养生要做到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应考虑季节、时间、年龄、体力及有无疾病影响等诸多因素,做到科学安排,量力而行,不可长时间从事某一种形式的劳作,以防止“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从而影响健康。

5.扶正避邪

因为疾病的发生涉及到正气和邪气两方面的因素,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邪气侵犯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首先要增强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中医认为,生命的体现是“气”,即元气,是构成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的原动力,具有抵御、驱除邪气,防止疾病发生,促进恢复健康的功能。所以,中医养生强调精气神的全面综合调养,以增强体质,扶持正气,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防止病邪的侵袭。如中医认为六淫、疠气各有主时,春风、夏热暑、长夏湿、秋燥、冬寒,总结出顺四时避六淫的措施来规避邪气。此外,要戒烟限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顺四时、慎起居,驱除邪气,提高免疫机能。

6.惜精固本

肾为先天之本,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保持肾精充盈,方能维护生命之本。中医将精、气、神合称为人身之三宝,故在养生中,中医学很重视保养精气以固先天之本。要达到养精的目的,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其一为节欲。所谓节欲,是指男女间的性欲要有节制。自然,男女之欲是正常生理需求,欲不可绝,亦不能禁,但要注意适度,不使太过,做到既不绝对禁欲,也不纵欲过度,即是节欲的真正含义。节欲可防止阴精的过分泄漏,保持精盈充盛,有利于身心健康。其二是保精,此指广义的精而言,精禀于先天,养于水谷而藏于五脏,若后天充盛,五脏安和,则精自然得养,故保精即是通过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其过耗,来达到养精保精的目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避免精气伤耗,即可保精。在传统养生法中,调摄情志、四时养生、起居养生等诸法中,均贯彻了这一养生原则。

7.综合调养

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了障碍,都会影响整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养生必须从整体着眼,综合调养。综合调养包括顺四时、慎起居、调饮食、戒色欲、调情志、动形体,以及针灸、推拿按摩、药物养生等诸方面内容。如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节劳逸以保其筋骨五脏;戒色欲、正思虑、薄滋味等;是指精、气、神的保养;动形体、针灸、推拿按摩是调节经络、脏腑、气血,以使经络通畅、气血周流、脏腑协调。药物保健则是以药物为辅助作用,强壮身体、益寿延年。中医养生从上述各个不同方面,对机体进行全面调理保养,使机体内外协调,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出现失调、偏颇,达到人与自然、体内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统一。

8.因人施养

不同的个体由于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所以,养生只有因人施养,方能有益于健康,达到养生之目的。如40-60岁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养生应注意静神少虑,切勿过劳,并节制房事。进入60岁以后的老年期,脏腑机能衰退,生理与心理适应能力减退,养生应注意知足谦和、老而不怠,加强饮食调养,生活起居有节,运动锻炼动静结合。就性别而言,女性有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特点,养生自当有所区别。人的体质又有偏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气郁之异,养生方法亦各有特点。另外,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又受所处地域环境的影响,故养生尚需考虑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充分利用有利于健康的各种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条件对人体的影响,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以达到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猜你喜欢

治未病五脏中医学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失眠与五脏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