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5-30张媛
张媛
摘 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其中,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西部地区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拥有着深厚、独特的文化资源,因此,加大对西部地区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力度,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很多西部欠发达省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本文从文化产业对西部地区发展的作用出发,分析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作用;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表明,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更加依赖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引领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对文化的巨大需求,文化产业在今后经济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
一、发展文化产业对西部地区的作用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贫困地区人口多,贫困程度相对较深,要想跟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脚步,就必须探索出一条发展捷径,实现经济社会的超常规发展。众所周知,西部地区有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它不仅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窗口,更是西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鼎盛王朝的都城所在,可谓是民间、民俗、民族文化“百花齐放”。而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回报高、带动效应强等的优势,将成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的突破口和最佳选择。因此,加大西部地区独特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提供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撑
文化是经济的灵魂。经济越发达,越需要文化作为精神支撑。如果没有相应的精神道德境界,承载不了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存续。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灌输和渗透一种理性精神、创业创新精神,或者说如果缺乏一种精神动因,必然缺乏持久的动力支持。文化产业是基于大众文化之上的经济形态,它拥有广泛的受众;同时,文化商品通常是寓教于乐的,其传播远胜于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因此,借助文化产业能够推广可行的经济发展理念,塑造国民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增加经济的文化含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文化含量是经济质量的一种体现,文化创造的财富是能够永远保值增值的财富。西部地区主要是以旅游发展为主,其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如陕西的黄帝陵、甘肃天水的伏羲庙、半坡遗址等都在这里,保留时间越长,其价值越高。文化的渗透性和广泛性,使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融合性和开放性,它能与任何行业交叉融合。把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一、二、三产业之中,发掘传统产业中的文化因素,能够创造跨界性新生产业,如创意农业、工艺品制造业等,增强产业价值创造能力。
(三)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代表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向,是值得鼓励的消费类型。文化消费属于绿色消费,有助于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文化消费是一种间接人力投资,能够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和谐。事实上,人的消费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唯有文化消费才能满足无尽的消费欲望。我国西部属于贫困地区,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而文化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决定了其应当把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作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作为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很多西部欠发达省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纷纷提出若干年之后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这些文化产业类型有着“先天不足”的劣势,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资源利用不足
西部地区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宝库,其拥有独特的、民族性的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尽管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基础薄弱,但文化资源最丰厚,因此我们应努力促进西部文化产业的崛起,提高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却发挥好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资源优势认识存在误区,虽然我国西部地区是民族文化的聚宝盆,但其并不会自动转换成市场中的“商品”,需要现代生产技术作为支撑,若我们不能很好的利用好这一“聚宝盆”,将会造成资源的流失。二是文化产业结构传统单一,众所周知,西部文化中传统文化占的比例较大,同时也是西部地区优先发展的产业,从而导致现代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落后。
(二)资金投入不足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尤其是现代创意文化产业,其所需的现代生产技术等都需要大量且充足的资金支持。“十一五”以来,我国西部文化事业费用不断增长,但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其投入仍显不足,加上政府在财政资金投入上比较分散,从而导致无法形成对从事文化产业的众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文化品牌建设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当代市场经济中,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所形成的品牌效应不仅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甚至成为引领大众消费的潮流。“云南映象”、“大梦敦煌”、“西安曲江新区”等都是西部地区打造的知名文化品牌,但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出现了跟风现象,导致文化品牌难以突破传统,难以摆脱低端地位。
三、促进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是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尽管西部地区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但要想实现产业化转换,不仅需要引入创意、设计的力量,还需要通过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的设计,真正让这些文化资源“活化”成受当代消费者欢迎的文化产品。因此,针对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力度。西部地区主要是以旅游业为主,因此,依托西部当代特色旅游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力度,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捷径。例如,陕西拥有周秦汉唐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圣地延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秦岭山水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文化、大雁塔、楼观台和法门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关中民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等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景点旅游,红色旅游、民俗体验游、山水观光游,旅游文化产业、大型实景演出和大型地方特色演艺,促进文化旅游业飞速发展,已成为彰显陕西形象的名片。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西部地区各种资本和市场机制,建设文化园区,使之成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有效载体,从而实现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第二,加大西部文化品牌版权开发力度。文化品牌的建立与文化的深刻内涵是互相连接的,而且,西部地区很多文化品牌具有不可替代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传统和艺术内涵,本应得到有效利用,但实际上这些文化品牌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文化产业的“版权”是核心,版权的意义在于将一个独特文化品牌通过授权的方式,以不同文化产品形态为载体,实现多次销售、多次传播,产生多重价值。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文化产业的版权特点,将拥有的特色文化版权与东部地区开展广泛的合作,走版权开发和“外销型”的路子,把西部文化推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第三,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良好的融资环境、便捷的融资渠道是加大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项目投入和政策性投入为主,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用于项目启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文化设施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高技术化改造等。其次是加大融资力度,鼓励西部地区社会各界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和项目,支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收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资,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参考文献:
[1]潘玉娇: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洪蔚脍: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D]. 浙江大学,2012
[3]孟航: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之文化基础及道路选择[J].旅游研究,2013年第5期
[4]于艳君:全球化视野下的西部文化产业-兼论通辽市文化产业的发展[J].理论研究,2012年6月
[5]唐金培: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路径[J].西安财经学院,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