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2015-05-30陆永健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

陆永健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政府针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重要指导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还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文章以此为背景,对职业学校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结论对促进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业学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17-01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许多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我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就业理念。这不仅能提升人们的创新创业能力,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这一背景下,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就成为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导向。

一、当前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明显

在现在的职业学校中,一般都会安排一些与创业有关的理论课程,并且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也得到重视。虽然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学到与创业有关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很难将创业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因此,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增设一个实际演练的平台,让学生们在这里充分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这不仅能强化个人的创业实践能力,还能深化学生对创业理论知识的认识,为学生在毕业以后的就业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二)缺乏配套的创业支持体系

对于初入社会的学生来说,创业无疑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为他们大多时间在学校,不仅没有创业资金的支持,也没有在社会中获取的实践经验。现在部分学校已经制定了自主创业政策,学校会在学生创业过程中给予创业的学者一些创业资金,但仅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学生在实际创业的过程中虽然比较缺乏创业基金。

(三)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

现在很多学生都习惯于应试型学习,他们很少用脑子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的新奇事物。学校在教育方式上也未改变,都停留在知识与技术教育上。这样的学习态度与教学观念导致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实践生活中的经验。我们应该意识到创新来源于生活,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平时多留意生活中的细节。想在毕业之后进行创业活动,就要明白只有创新才能发现商机。所以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学生应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就意识到这一点。

二、职业学校创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改进对策

(一)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显然只重视理论教学的学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学校需要在教育模式上进行深刻变革。这里的变革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学好理论课程的前提下,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反过来又巩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取创业经验和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二)完善创业援助系统,鼓励学生迈入社会

职业学校是学生迈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级教育机构,但是学校相对于社会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学习环境,由于处于这一封闭环境,学生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难以适应社会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建立完善的创业援助系统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 完善创业援助系统,不能仅停留在对学生创业的提供资金支持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技术指导,特别是帮助他们了解相关的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规划,避免由于学生的认知的局限性造成创业挫折或失败。此外,通过完善创业援助系统,也能够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三)强化校企合作,为学生争取更多创业机会

部分学校已经实施校企合作,大都是利用假期时间让学生参加一些实习。这一活动不能能加强学生对真是社会的认知能力,还能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得到强化,拓展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校企合作还可以让企业在这批学生中选择相对来说较优秀的学生,为企业注入新活力。因此校企合作对学生、学校与企业来说都是互惠互利的,所以建议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促进人才培养。

三、结语

各大高校应意识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应给学生们注入创新创业意识。学校在教学环节上也应根据时代所需作出相应的调整,主动改革,勇于创新。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出一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獻。

参考文献:

[1]张鸿铭.努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乐园[J].浙江经济,2015,08:6-7.

[2]天津经济课题组,曲宁,娄雯,虞冬青,孟力,张丽恒,仲成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J].天津经济,2015,05:28-35.

[3]杜刚,李亚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5,14:174-175.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
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