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5-05-30瞿志俊等
瞿志俊等
[摘 要]简述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就业现状及需求,同时阐述了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并从数控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详细阐述一些体会和做法,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培养技术技能型高级数控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高技能 数控技术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146-02
一、当前数控人才的需求情况
随着我国现代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数控加工设备的应用日趋普及。[1]当前,数控岗位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数控操作工人,这类人才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就可具备操作的基本能力;二类是既懂数控编程和工艺、操作、调试又懂数控机床的维修及改造的人员,这类人才可以通过应用型本科培养,知识全面,属复合型人才;三类是数控技术研究和开发人员,主要由研究型本科院校培养。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上述三类数控人才有不同的要求。通过调研发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架构比较完善,对数控人才安排和需求上均按研发、工艺编程、操作、维修等方面进行明确分工;而大量个体私营中小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比较精干,各种技术岗位人员数量不太多,更加需要精通数控编程、数控操作、调试、数控维修和数控改造各个方面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数控人才。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存在着个体私营中小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而我们培养的数控人才主要是面向这些企业,所以我们急需培养既掌握数控理论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高技术技能型数控应用型通才。
二、高技能数控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
面对当前数控人才的需求情况,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的是区别于中高职院校培养的数控技能操作型人才;我们则提出了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培养技术技能型高级数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具备数控机床的综合应用能力,精通数控编程、数控操作、调试、数控维修和数控改造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措施
(一)科学的理论课程教学
1.课程目标及规划
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技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交叉技术,而要培养企业欢迎的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学校时就应当掌握该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比如有的学校直接开设“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这门课,而之前没开设电器控制、PLC控制等相关课程,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对有关电气维修部分缺少必要的基础知识,感到学习困难,丧失学习兴趣。因此,科学合理地将多学科知识与专业应用有机结合及优化教学计划,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
2.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于应用型本科来说,学校培养的是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应用型”,不能简单理解为“操作型”。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要秉持“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的思想,在保证教学内容充实、知识点足够的情况下,应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删除理论性较强、难懂且在生产实际中无用的内容。所以,我们要进一步优化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使其更能适应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3.教学方法
(1)诱导式教学
所谓诱导式教学就是在开设专业课时,通过课程的内容创造一种实际问题情境,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独自地分析问题。特别是在刚开课时,首先要介绍课程的重要性,对后续课程的影响,以及对将来进入社会工作应用的作用,这样首先给学生一种紧迫感,然后就要介绍与本课程内容相关且生活中常遇到的工程实例,从而一步一步让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互动式教学
课堂应当有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这样的课堂环境,要利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互动会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听讲,让他们在愉悦中学习,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学生的到课率。
(3)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以教师板书及语言讲述相结合的方式,在知识更新加快、学时压缩的情况下[2],如果再单纯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话,课堂效果不佳。特别在讲授数控专业课的时候,需要用到很多复杂的图形,如果只是靠在黑板上把图形画好,再进行讲解的话,既要花费大量时间,又不易于学生理解。所以,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实现多媒体、板书及语言讲述相结合。将课堂上的关键知识点、图形等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课堂绘图时间,而且能给学生营造一种立体、全面、动态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强化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教学
1.加强校内实践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具备相应的技能,必须重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的课时比重,保证技能教学的时间。同时还要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结合,可将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结合起来,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针对“数控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等专业课程,设计合理的操作性、综合性实验项目;针对实验项目编写科学、合理的实验指导书。
充分利用数控实验室,针对实验设备,带领学生充分理解消化,熟悉实验设备,不断加强工程训练中心数控实训,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加强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应用,充分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比如斯沃数控仿真软件是一个很好的仿真软件,该软件可实现屏幕配置且所有的功能与FANUC工业系统使用的CNC数控机床一样,提供与真正的数控机床类似的操作面板。所以,在操作实际数控机床之前,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数控实验室先操作这样的软件,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数控编程、操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控操作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实际操作时的安全性。
2.加强校内技能认证培训
为了充分提高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编程与维修维护等的基本技能,提高在社会工作中的竞争力,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不断加强学校开设数控中级工和数控高级工的培训,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确保取得数控技能证书。培训的过程中,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加强现场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而且还要不断补充理论知识,因为科学的理论知识会指导我们更好地进行实践,真正有利于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教学。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不但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所以,需要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拥有教师系列职称证书和工程师系列职称证书。加强双师结构的建设,应当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走出去”就是实行教师企业锻炼制度,安排教师利用假期时间深入企业一线学习企业高新数控设备的操作、工艺分析、设备故障诊断和排除等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优化,使教师真正具备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请进来”就是把企业一线具有丰富数控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企业技术骨干或行业专家请到学校来承担教学任务,充实教师队伍,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以此把企业最新数控方面的技术、方法、知识、工艺带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从而确保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同时指导校内教师,帮助校内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融合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融合,不断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工作,通过现场企业老师的科学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数控机床实际编程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同时加大课程与实践场所的匹配性,为课程改革提供基础保障。同时通过与企业进行经常性的技术交流,吸取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需求,优化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能力目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法,不断培养出企业需求的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结束语
我国迫切需要大量既掌握数控理论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区别于中高职院校培养的数控技能操作型人才,因此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内应用型本科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加强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融合,完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 注 释 ]
[1] 于玲,董林福,赵艳春.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价值工程,2013(18):225-226.
[2] 孙业荣.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数控技术课程教改与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11(1):164-166.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