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015-05-30程联芬

程联芬

【摘要】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指示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精神”。第三次全会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的发展对自身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 小学生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68-02

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而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结合自身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而不良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教师要尊重每一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有享受成功的愉悦。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鼓励送给学生,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才能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勇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当听完学生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他的意见相同”。话虽简单,但是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是问之始,有疑才能提出问题,有疑才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动力,也才有创新的可能。所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应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策略。为此,教师应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点拨、启发、引导,促使学生质疑,发现并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产生求知欲望,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例如:教学《直线和射线》时,我先后让学生结合课题,自由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线是直线?什么样的线是射线?直线和射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活中哪些线是直线?哪些线是射线?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拟定了本节课的自学提纲。因为学生是问题的提出者,所以就能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氛围中。

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更需要通过活动、动手等方式来发展思维。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做中学。”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学实践能力。

四、 突出主题性教学、激发学生探索创新

创新总是和自主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教师,必须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观念,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越俎代疱,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提倡学生争辩与讨论,提倡标新立异,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点燃学生心中创新的火花。真正落实让学生自己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展、自主创新。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在教学过程中,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学生质疑问难,无拘无束的思考,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敢于创新的意识。

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创新教育的要求出发,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必须建立健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唤起他们的成功欲望。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其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要发扬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让学生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一些图画,让对方编应用题。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都积极参与,摆出不同的图画和编出不同的加、减法应用题。这样教学,学生既自主参与到学习当中,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要秉承一个“实”字,注重一个“效”字,从培养问题意识出发,多引导、多启发,让学生质疑,实施生活情境教学,加强动手实践操,发挥活动促思维发展的作用,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创新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岳丽芬.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学生之友.2011年06期

[2]张健.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1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