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015-05-30邢凤玲申琪张恩铭陈宝文

文化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院校现状

邢凤玲 申琪 张恩铭 陈宝文

摘 要:本文探讨新时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一)高职教育地位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比较重要的形式,它在中国教育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从国家教育政策上看,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兴起和发展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二)高职教育优势

职业院校比一般本科生更有就业优势。有报道称,高职的技术人才的待遇比普通白领和高级蓝领的待遇还要高。国外也出现了此类问题,像日本,法国等国家由于国家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技术类人才严重匮乏。所以说高职生在就业方面更有优势。

(三)高职学生管理弊端

一些高职学校是从中职学校、专科类学校以及技术类三本转化过来的,很多学校还沿袭着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形势,所以高职学生管理改革刻不容缓。高职学校的管理还得从学生入手,了解学生现阶段的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方法。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逐年重视,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但成立时间短,学生管理工作研究成果较少,多数还是照搬中专或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缺少成型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二、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高职学生管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本科高校开始不断扩招,职业院校生源素质也逐年下降,学生管理的困难程度绝大部分取决于学生素质的高低。另外由于学生管理队伍力量相对薄弱,专职辅导员数量过少,兼职辅导员的教学任务繁重,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在当前形势下管理学生,是大多数职业学校所面临的问题,这项工作不仅决定着的学校秩序的好与坏,也与学校未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当前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的生源类型层次复杂,素质下降

随着近几年各个高校的扩招,本科学历教育已逐步由解放初的精英教育发展为全民教育。一些公立的高职院校招收学生困难以及部分民办高职院校濒临倒闭着实的证明了这一点。学生数量的减少导致高职院校对学生选择的余地大大减少,为了生存,一些文化素质、思想道德较差的学生也进入了校园。高职院校的生源一部分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学生,有技校毕业生、中专毕业生、职高毕业生以及五年高职毕业生等。生源素质下降这也是学生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

(2)纪律观念淡薄

被成绩所“淘汰”下来的学生多数进入了高职院校,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带来很大的隐患。高职学生存在自控能力差、纪律观念淡薄,诚信尚缺,缺乏自信,没有较强的奋斗目标,缺乏集体意识等问题。这些学生在初高中都会被班级定位“差等生”,尤其在纪律和卫生这俩个基本方面表现的较为明显。

调查发现,高职学生逃课现象严重,缺勤率在10% ~ 20%左右。迟到的现象更为严重,高达20% ~ 50%。请假离开率过高,平均每班5% ~ 10%,学生吸烟屡禁不止,打架,偷窃现象时有发生。大多数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宿舍卫生状况较差,被褥不整理,地面经常不打扫,气味难闻。

(3)学习目的不明确

现如今,“90后”的他们出生在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物资极度丰富,多数学生不知道贫穷是什么滋味,而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而导致他们缺少艰苦环境的洗礼,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习热情不高,只有少数同学学习较为认真,大多数同学以混的态度应付上课。有的班级学生上晚自习,大部分人为了应付点名,上课玩手机、睡觉,一直到下课。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对上大学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来上大学;不知道大学毕业后去干什么,处在迷茫状态下的大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就会无所事事,对大学生活产生反感的情绪,从而就会犯下种种错误。

2、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2006年9月11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开始实施,对高校辅导员进行了明确的定位:“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同时还要求高校辅导员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角色综合化是我国辅导员的一个显著特征,且日常管理工作是基础性的工作,因此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的辅导员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1)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更有些人认为辅导员工作在学校的地位低,种种原因导致了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很多人做几年之后都想着转行,高职院校在招聘辅导员时标准较低,对所学专业、沟通能力、知识能力的要求,较为随意。学生管理工作群体很大一部分人是不适合做学生管理工作或辅导员工作的,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非常努力的工作但问题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

(2)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不足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不但要求辅导员政治心理素质过关,还需懂得学生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而高职院校大多数辅导员专业不对口,对学生所学的专业也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不能对学生更好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正是这些问题制约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着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另外,高职院校辅导员配置时间短,并且大部分都是从本科院校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缺少相关经验,工作时遇到问题解决的并不是尽如人意。

(3)辅导员工作的影响因素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专职辅导员也只占少数,多数的辅导员既承担专业课的教学,又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而且有很多辅导员都是专业的骨干教师。虽然兼职辅导员在专业教师在专业引领、就业指导方面占一定的优势,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及时的管理。这部分人不仅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授课任务,还要完成学生日常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等事务,同时面临学生管理各个部门的考核,体力、心理上往往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而且相关部门没有给予辅导员岗位足够的重视,对于辅导员工作的鼓励政策、管理制度方面有待改善。

(二)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的成因分析

随着高职院校管理的完善, 管理学生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这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困难。因此,我们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找准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的原因。

1、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信息渠道,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集体观念淡化。独立或小群体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更注重通过各种手段维护个人利益。部分的学生务实态度使他们越来越功利起来,无论参加班里还是学校组织的活动都多多少少的渗透出功利色彩。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专业定位不明确。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素质原因,相对本科院校管理要严格,但很多的学生表现出的是排斥,他们认为学校管的太多,没把他们当成大学生来对待。所以这也是高职院校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2、辅导员非职责范围的事务增多

高职扩招造成学生的教学资源尤其是辅导员队伍相对短缺,当前辅导员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不仅要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做好学生就业规划指导又要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协助教务处传达各种教学事项,帮助财务处催缴学费,甚至还要带领学生打扫校园卫生、冬季除雪等等,还要应对各方面的检查,只要学生有问题,首先问的就是他的辅导员是谁。

辅导员工作的不可量化性和工作时间延续的不确定性,使他们的工作负荷不断加重。角色的多重性导致多重的责任,过大的压力让他们感觉到精疲力尽,影响到了他们本身的工作和职业的规划发展,导致他们开始应付一些职责和非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最终导致他们降低对自身工作价值的认同。

3、管理者缺乏服务意识

高职教育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而且学校的各个部门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学生既是教育管理对象,又是学校服务对象,学生管理工作应当寓于服务工作中,没有好的服务就没有好的育人环境,当我们总是在报怨学生素质不好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学生,作为学校管理者,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管理教训的多,服务的少,固化思维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在当前国家的大形势面前,高职学生管理同样要接受严峻的挑战。

总之,落实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解决学生与管理者角色冲突的矛盾,探索更加实际、更加明确的工作方法,促进工作方式的转变,强化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在未来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所有教师和管理者应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浅谈我国高职学生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2]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探讨研究

[3]关于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4]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职院校现状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