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手工艺品设计使用中的艺术元素的心理分析

2015-05-30石慧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荷包剪纸作品剪纸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泥塑、荷包等,业已成为可体现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和心态的一种载体,艺术源于生活。其中,民间剪纸作为群体生活创造的艺术,是审美和交流感情的形式,它的外在的形式风格体现了内在的美和民俗心理结构,集中地表现了原始纯朴的美,它又在原始朴素的审美推动下,保存、继承和再生新的形式。在设计运用当中制作人独特的审美心理因素通过求真、求圣、求善、求美这四个心理特点充分表现出来。本文拟通过“求真”、“求圣”、“求善”、“求美”四个艺术元素与传统手工艺品的关系,剖析民间传统手工艺设计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获得对民俗生活的道德印证和价值确认。

求真心理

真,即民俗的理性观念,主要体现的是人与人在经济、技术关系以及行为逻辑上的关系,显然,这种理性观念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人生观有两个要点,一是强调人们必须完全服从于现实的社会关系,根除一切非分的物质追求和精神享受的欲望,“知足而常乐”。在伦理道德关系上建立起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几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二是重视家族繁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求圣心理

圣,即民俗的崇拜信仰观念,主要体现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是“天上”的人间,世俗的幻象。而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恰恰与民间信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因此具备了庄严与诙谐交织,娱神与娱人协奏,宗教与迷信混杂的文化特征。在传统手工艺品中所使用的题材、象征、意蕴、解读功用、流传以及风格等等,都与民间社会的信仰文化诸如神话、巫术、宗教以及其他各种信仰崇拜,有密切的关系。

自从宗教传入我国以后,宗教作为剪纸的主题,在剪纸作品中处处体现,如在佛教中,据记载菩萨是诞生于莲花之中的,并且长坐于莲华之中,随后在人们的创造性制作中菩萨的形象逐渐演变成娃娃,于是就有了莲生娃娃的形象。在我国还有一个神话传说,说的是宋代南洋乡有位剪纸手艺高超、聪明美丽的姑娘,一日她正在窗下剪纸,被路过的俗神元福主菩萨看中,向她求婚,姑娘遂嫁给了他,成了女菩萨。为了纪念这位剪纸高手,人们为她塑金身与元福菩萨供在一起,并挑选了一百名未婚的剪纸能手姑娘,用剪纸做成“百花帐”挂在女菩萨面前。现在我们看到的“坐莲娘子”、“坐帐花”大概就是这样沿袭、传承下来的吧,它寄托了中国女性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望。

我国学者季羡林曾预言:“国家、阶级先消灭,宗教后消灭。换言之,即使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宗教或者类似宗教的想法,还会以某种形式存在着。”可以预想,宗教和包括染织、泥塑、剪纸在内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也会相伴到永远。

求善心理

善,即民俗的伦理观念,主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对民俗生活的道德论证和价值确认。唐代诗人李远,曾写过两首歌咏剪纸的诗作。其中之一是《彩胜》,通过诗词描写出女剪纸艺人在剪纸创作中娴熟的动作,而且,还把主人公所创作的用于祝颂寿庆,祝寿星夫妇寿年无疆,岁岁逢春。

在剪纸这种民间手工艺中,从流传下来的各类作品中,我们极少能发现有那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气氛的。而是给人留下的总是一派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红红火火的场面。它们的乐观、诙谐,它们的刚健、热情,它们的善良、美好,如同和煦的春风、甜美的甘露、温暖的初阳,给人以生机与抚慰。

求美心理

美,即民俗的审美观念,长期以来,人们源于事物美丑所形成的观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再现。各类手工艺人按照自己对美的理解与感悟通过作品表达出来。

结论

求真心理表现在婚庆剪纸中其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希翼家庭成员或社会群体繁衍不息,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家业发达。如:“金玉满堂”、“榴开百子”、“宜男多子”、“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瓜瓞绵绵”、“鲤鱼穿莲”等等,这一整套婚俗剪纸,将人们表达美好祝愿的心情诉诸于剪刀和彩纸,吉祥幸福的艺术语言在审美体验中传达着爱的信息。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心态在民间传统手工艺设计中的直接体现。除了几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以外,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纳福迎祥,如民间常见的荷包,这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的玩具饰品,人们往往在荷包上刺绣荷花和鲤鱼,寓意“连年有余”刺绣上松树和仙鹤,代表“富贵长寿”刺绣上一对儿柿子,则象征“事事如意”。除此以外香荷包里边装有艾草、菖蒲、雄黄、香草之类的药品,包面上刺绣着“五毒符”,即蝎子、蜈蚣、壁虎、蟾蜍、蛇。香荷包是端午节的节令物品,人们为了防止各种毒虫的猖獗,侵害身体,相互之间便赠送香荷包,挂在衣襟或是帐钩上,以避除“五毒”。

求圣心理的表现在婚庆剪纸中体现为最常见的神形象喜神。喜神形象的较多,在婚庆场所悬挂和合二仙的图画,认为这个和合二仙的形象是许多地方人们所喜欢的一种喜神形象,有着“和谐好合”的象征意义。

求善心理在历代的剪纸作品中更比比皆是,我们总是能看到剪纸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偏积极的,人物刻画或刚健威武,或美丽姣好,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几乎没有发现剪纸作品里有表现悲伤的主题。在动物主题的作品中,动物的刻画可谓活灵活现,其中有幅老鼠嫁女,送亲队伍中的老鼠,造型、神态上让人忍俊不已。善良的剪纸艺人巧妙把人们憎恶的老鼠赋予了人性。

实际上,剪纸艺术作为一门历史发展悠久的艺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求美在其艺术表现特征上同样具有一些明显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共性。这也是求美心理在传统手工艺品设计运用中起到的作用,如在造型上,剪纸也讲究“意象”,重在表现神似,多用夸张、浪漫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理想形象,通过作品“抒情达意”,在婚庆剪纸中“中和”原则代表着儒家的世界观、方法论[9]。“中”是指事物的“度”量,凡事应适度,不偏不倚,不轻不重,恰到好处为适度;“和”则是指事物的和谐状态,是所追求的最理想的状态。以“中和”为核心的中庸之道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且也深深影响着包括剪纸在内的中国传统艺术,婚庆剪纸造型中对称、平衡、疏密等结构的运用,都是“中和”为美的审美意识在传统艺术上的最直接具体的体现,“中和”即是传统艺术表现的具体对象,又是传统艺术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也是婚庆用品设计中的主导思想。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作者简介:石慧(1981—),女,河南郑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间美术。

猜你喜欢

荷包剪纸作品剪纸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剪下个荷包样
绣荷包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季玉兰剪纸作品
戴荷包
于富业剪纸作品
剪纸
剪纸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