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好低年级识字之路

2015-05-30缪美凤

关键词:主动性情趣识字

缪美凤

【摘要】低年级识字教学,新课标指出“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即把“认写同步”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降低难度”。 这样不但符合低中年级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同时也便于提高写字质量和让学生多读书,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本文着重从“激发识字兴趣”“寻找识字规律”“联系语文大背景,整体识字” 三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效果,稳步地走好识字之路。

【关键词】识字 情趣 主动性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65-03

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新课标1指出“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即把原课标中“认写同步”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2011年课标修订版2中对识字教学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改动 ,就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而言,修订版课标已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写字字数”的作法,显然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不但非常符合低中年级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同时也便于提高写字质量和让学生多读书。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我要说:想走好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之路,必须要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

一、变“要我识字”为“我要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内容感兴趣,那么他们自然乐意学,即使没有旁人的指导,他也会自觉去学,主动去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挖掘教材优势,营造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

我们现用的教材非常富有童趣。不管是语言还是内容都能吸引儿童。这为教师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我在执教《识字6》一课时,把课文的第一节当成一个景点,让小朋友去游览。然后说出有哪些景物,这样学生不再是简单乏味地认识生字,而是去记景物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大了,另外像第一册的《比尾巴》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出现,内容通俗易懂,语言琅琅上口,教师可以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带上一种动物头饰,融入文字之中,再鼓励他们把这些动物的名字记住,这样一些学生就兴致盎然地把它们记住了。

2.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标修订版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机会主动识字, 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在教学“秧”、“稻”、“糖”等生字时,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识字。这几样景物对于生长在乡镇的学生来说虽然不会陌生,可它们形和意的关联学生不一定能理解。所以我在出示这几个词语时附上相应的直观图片,学生就可以联系图片理解词义,加深他们的印象。我也曾经在一次培训会上见过一位老师把自己做的课件演示给我们看。那位老师在教学“口”字时,就把一张嘴巴慢慢演变成一个口字。这个过程深深地吸引了每位老师,那么学生能不被深深地吸引住吗?能不把“口”字记住并理解它的意思吗?

3.把识字与游戏结合,使学生学有兴趣

教育家卡罗琳说过: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我们可以识字教学于游戏。因为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如学习了合体字后,设计了一个游戏“摘苹果,找朋友”。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并读准了,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比如我们把一个个生字写在苹果中,挂在“苹果树”上,让学生去摘,这样会比一个一个认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在认读过程中,也可以把生字置于一节一节火车的车厢中,让学生开火车读。这些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达到更好的识字效果。

二、变“机械识字”为“规律识字”

汉字有它特有的构字方式。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发现、猜想等一系列研究活动,自主发现形声字的规律,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利用这些规律识记生字,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再者学生对汉字的造字规律有所感悟,培养他们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与强烈的愿望。

1.抓汉字特点,归类识字。

汉字的构字方法非常复杂,有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等。我们不让学生理解这些构字方式,但要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帮助记忆和理解汉字。我在引导学生理解“秧”和“稻”时,出示图后,引导学生发现它们和谷物有关,所以都有“禾”字旁。在引导他们说对“舰”、“塘”等字的有什么发现时,可能学生会发现“舟”字代表它的意思。“见”就是它的读音。“塘”字“土”代表是“土”做的,“唐”是它的读音,这样初步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规律。在第一册中曾学过一篇儿歌《日月明》。这篇儿歌中的生字全是会意字,有它的独特的构字方式。如“小土尘”、“小大尖”,这些生字的字形是由前面两个字组成,而字意则是前两个字和起来的意思。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发现这类字,找出规律,帮助识字。

2.主动探索,创造性的识字

多年来,传统的识字教学大都采用划一的、齐步走的方法进行教学,很少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人教版语文教材一个突出特点是倡导学生自主识字。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笔画、笔顺规则、常用偏旁部首、汉字的结构等知识,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识记汉字。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与学生互换角色,给学生留有自由识字的空间,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还有更好的记忆方法吗?”,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创造能量。实践证明,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有许多识字方法。如:

A.编一编: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有些汉字可以用编儿歌的方法让学生记住并理解其意义。

比如“日月明、小土尘”等等。学生就通过儿歌很容易把这样生字记住并理解其意义。

B.演一演:如二册《胖乎乎的小手》一课生字中有“看、着”两字,学生容易混淆。老师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分辨清楚。有个学生是这样记的:“把手放在眼睛上(目)就是‘看。并做出模仿动作,非常形象,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再问“着”字,已有不少学生把两个指头伸到头上去了。

C.画一画:汉字源于图画,一些看似平常的字,稍加一点工,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如三册《一株紫丁香》一课中的生字“休”字,学生先画了一棵树,又在左边画上了个人,边画边说:一个人走累了,就靠在树上休息。

D.猜一猜(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教“聪明”的经典片段):

〖教学片段1〗

师:每个人都有四件宝。如果学会运用这四件宝,就会变得聪明起来。这四件宝是什么呢?你们来猜猜几则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

生:是耳朵。师:对了。“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生:是眼睛。师:“红门框,白门闩,里边有个胖娃娃。”

生:是嘴巴。师:“白娃娃,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千万不能没有它。”

生:(在教师引导下猜出):是脑子。师:大家猜得都不错。“聪”,左边是“耳”字;右上方是两点,代表两只眼睛;右边中间是“口”,代表嘴巴;右下方是个“心”,代表脑子。这四件宝合起来,正好是个“聪”字。“聪”后面加个“明”字,是因为这四件宝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你们才会变得聪明起来。

其实,在孩子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我们鼓励他们用自己能接受的方法发现认识字形,并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给予肯定。得到肯定的孩子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满足中体验和创造着成功,之后就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再去“探索新知”。

三、变“孤立性”为“整体性”

过去采用一种“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读,再记字形,再说字意,这往往会导致耗费时间多,识记效果差的后果,更甚者会使学生对识字失去兴趣,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孤立识字教学,而应该把识字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整体相联系,突出课标所指出的大语文观教学。

1.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同步进行

我们知道儿童的言语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若单独划分出一个识字阶段,这与儿童言语发展规律是不吻合的,也是不相适应的。如果只从识字的序列入手安排教学,那么就会由于识字的局限,而导致儿童不能自由地通过书面形式从外界获取大量的信息,同时也不能向外界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这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及思维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阻滞作用。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只能是把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同步进行,把识字融入语文学习的整体之中,立足帮助儿童跳出识字的局限,解放他们的眼睛和双手,让他们在自由地获取和表达过程中学习汉字,在发展全面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识字能力。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7课《酸的和甜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课堂中有这样一个识字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2〗

师:故事讲了小动物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啊?它们在谈论什么呢?

生:小动物在谈论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

师:这就是“葡萄”,出示词语卡片:葡萄。

(老师一出示这个词,很多学生就纷纷举手,嘴里还不住地嚷着:“老师,我有发现,我有发现。”)

师(笑):咱们班小朋友真了不起,老师刚出示词语就有发现了。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1:它们都有草字头。

生2:它们都有撇和横折钩。

生3:都是半包围结构的。

师:是呀!这两个字只是里面部分不同,就像是一颗颗的葡萄。记住了吗?读一读。(正音“萄”要读轻声)

生:我还知道草字头的字跟植物有关。

师:你们说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齐说:葡萄。

师:(贴“葡萄”)这是一串葡萄(指着“葡萄”,出示“串”。)这“串”字像什么?

生1:像冰糖葫芦。两个“口”就是山楂,中间那一竖就是穿山楂用的竹签。

师:它还像什么呢?

生2:像羊肉串。

生3:像牛肉串。

师:恩,你们很会观察。被你们一说,还真像!这样我们很快就把这个字记住了。读一读。

师:这种用事物的样子来记生字的方法真不错。

师:你们能用“一串串”来说几个事物吗?

生1:一串串葡萄。

生2:一串串羊肉串。

生3:一串串冰糖葫芦。

生4:一串串珍珠项链。

师:请小朋友拿起笔,把“串”这个生字在田字格里写一写。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但过去我们的课堂过于严肃,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要。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语文本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那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

片断中“葡萄”和“串”有它们自身的特点,只要能抓住这些特点,找到规律,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便易于记忆。在教学这几个生字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生字的特点,以特点入手来突破难点。“葡萄”是形声字,而且考虑到这两个字不能分开使用,因此,没有把它们分开进行教学,而是整体认读、识记。学生以观察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生字有了大致的轮廓和印象。“串”是象形字,引导学生从像什么的角度去识记,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象形字”,却感受了该类字的特点,初步学会象形字的识记方法。而且,自然而然地就把“串”和一串串的事物的样子联系了起来。在记住了生字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识字教学中,如果能把字的形和相关的事物形象联系起来,就可以加深印象,丰富表象,促进记忆和理解。从他们的精彩回答中,不难看出,我们的孩子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识记这个生字的方法。我想,离开了文本,他们也不容易忘记这些有趣的汉字了。

2.识字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识字不单单在语文课上,因为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怎样才能引导孩子在课外、在生活中广泛识字,从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主动地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呢?请看人教版第二册《识字8 》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3〗

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青”的几个小伙伴(出示有关偏旁)。谁来说说它们的名字?(指名回答;教学竖心旁)

师:“青”见到了这么多小伙伴非常高兴,亲热地和它们一一照了相。

(出示不注音的生字:请晴清情蜻睛)

师:你见过它们吗?在哪儿见过?如果不认识,你能猜出它们叫什么名字吗?跟同桌猜猜这些字。

(学生自主学习)

师:现在谁来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全班小朋友听?(指名认读)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生:有的是我在课外书上读到后问妈妈的,有的是在教室里的图片上学到的。

生:我是在街上的牌子上看到的。

生:我是昨天预习的时候记住的。

师:小朋友真会学习!以后还要继续保持下去呀!

总之,我们在课堂上学了一些新的字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看一看。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认识生活中常碰到的字。可以在班级里创建“一间识字屋”,让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一些商标,广告语帖上去。学生学得有兴趣,又认识了很多字。再让学生用这一些生字说一说、写一写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事。这样识字融入生活中,生活为识字服务,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就能更好地完成《新课标》提出的识字要求。

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只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断地总结、积累和探索识字教学的经验方法,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避免了机械识记和死记硬背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从而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学生就一定会牢固地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让我们继续探索,走好识字之路,还识字教学于精彩。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黄小梅. 对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J]. 考试周刊, 2009,(06) .

[2]何凤娟. 创新识字教学四法[J]. 西江教育论丛, 2007,(02) .

[3] 张永强.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05) .

[4] 张茜.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 语文天地, 2009,(01) .

[5] 魏长青. 新课改背景下的识字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9,(03) .

[6]苏金禄. 识字教学的新探索[J]. 小学教学参考, 2009,(03) .

[7]张琳琳.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主动性情趣识字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