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运用

2015-05-30肖孝群

关键词:学科信息技术语文

肖孝群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38-01

由于小学生的心里和年龄提点,在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中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短时间内的积极性很容易调动,而使学生长时间的、经常处于积极状态是很难办到的。因此,需要驱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始终保持比较高的集中程度,对新知识的学习、对教师的讲授表现出了一种渴望,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索取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主动式自主学习,并且这一切都在一种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完成。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就成了当前学科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采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可以帮我们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工具性简单应用,而是由于信息技术融入了学科教学,使学科整体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推动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整合意味着学科教学理念的变化,意味着学科教学体系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学科“教与学”方式的变化。整合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它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相互作用、主动调节、相互渗透,建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一个新的理想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有效进行体验、探究、合作、接受性学习创建良好的条件,从而使信息技术有效地为教和学服务,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整合是一个积极的协调过程,不是被动的纳入,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各个要素积极地有效地相互作用、主动协调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从而优化教学,整体提高教学效益。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整合在学校工作中主要体现

(一)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单一的以文本表示知识的形式。使用网络和多媒体创建主动学习的环境,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整合

学生充分借助信息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式的学习。

(三)是信息技术与小本培训的整合

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运用最新教育技术的能力,为教师终生学习、持续发展创造最便利的条件。教师素质不断的提高将为学习的发展、乃至教育事业的兴旺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广阔的学习空间

《语文学科标准》倡导“大语文观”,要求语文教学走出课堂,注重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死扣书本,烦琐地分析课文的沉闷局面,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重视发展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有效地运用已有资料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的能力,促进学生用自己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理解课文,拓展广阔的学校空间。如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教学案例:一名高级教师郭老师上《海底世界》,这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学完这篇课文后,学生对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在广阔的天空间放飞梦想。老师因势利导,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一个“海底世界”知识展览。课后,他们忙开了,有的去图书馆,有的去上网……一周后,展览会如期举行,有的制作手抄报、有的制作电子小报、有的当“导游”……孩子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个个真正成了自主学习的探究者,在探究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真正地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外在的学习动机不能持久,只有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才能真正使学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种学习动机是持久的,甚至是永恒的。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是在于呼唤、激励、鼓舞,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生氛围,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知识,在不断的进步和成功中获得肯定。例如:我校语文老师吴老师在上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巴金《海上日出》时,紧紧把握住本课看图学文的特点,充分利用媒体,巧设多张幻灯片,再现海上日出晴天时的生动画面,先是一张“天空一片浅蓝”的景象,再是“天边出现彩虹”,最后,“在海水相接处出现太阳的小半边脸,红红的,一纵一纵地向上升。”引发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观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看看、读读、讲讲、议议,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与过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得以提高!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网络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认知导向获取满意的信息,接受多数量、多元化的教育。同时,学生还可以充分自主地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如:吴老师上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迷人的张家界》时,凭借网络的优势,让学生上网查寻有关张家界旅游景点的资料与图片。在交流时,学生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素材,有的学生说出了张家界各个方面的资料,有的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此时,网上提供的信息已经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文的自主学习之中。经过这样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实验和探究,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的上课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部分同学能认真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并积极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和大家交流。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阅读等语文能力也在整合中得到了较大提升。另外,学生的阅读兴趣高,阅读面广,阅读量大,大部分学生每年的阅读量远远超过了《课标》提出的要求。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能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资源的开发、资源库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使教育资源更加丰富,资源应用更加频繁与合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研究活动也将激发更多教师参与到整合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积极反思,扬弃现有的整合策略,创新更有实践意义整合理念和方法,增强整合的活力,不断提升整合的效率。

以上几点策略只是我自己在平时的实际教学、研究工作中的一点点收货,由于受到研究水平、资源、经验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文章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对一些问题虽然有所探讨,但还缺乏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例如在策略的具体实施途径等方面,还需要本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和归纳。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信息技术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学科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胡佛有句名言:“儿童是人类最珍贵的天然资源。”让每一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为了这“珍贵的天然资源”的茁壮成长而努力吧!

猜你喜欢

学科信息技术语文
【学科新书导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