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大自然

2015-05-30陈淑英

关键词:课外书对象评价

陈淑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81-02

【案例背景】

现在的学生大都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中,平时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不多,对大自然的了解不够。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组教材是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专题展开的,其中还安排了一次“走进大自然”的综合性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奇妙的大自然很感兴趣,于是我向学生提出建议,开展“走进大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一致表示同意。因而,我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分组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激励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的能力和分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提出可以通过采访的活动方式收集更多的资料,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但因之前学生还没进行过采访,对如何设计采访问题感到困惑,因而我设计了这堂设计采访问题方法指导课。

【案例描述】

(一)案例导入

1、谈话激趣。

师:这段时间我们开展了《走进大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知道有几个小组的同学都准备去采访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有些同学还关注了新闻报道中的采访,打算学习采访的方法,是吗?

生:是

师:一次完整的采访一般要经历前期准备、现场采访、信息整理三个阶段,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采访就是现场的采访了。在做现场采访前都要做前期的准备,而制定采访提纲就是前期准备中一个环节。(课件出示采访题纲,明确采访题纲的结构及内容)设计采访问题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问题设计好了,采访就成功了一半。为了让同学们在接下来的采访活动中能顺利收集到更多有用的资料,本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如何设计采访问题,好吗?

生:好。

2、案例导入。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来观看“了解南村镇中心小学学生阅读情况”的采访视频。

(二)方法指导

1、明确学习任务。

观看视频,并找出视频中的小记者采访的目的、对象以及采访问题。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组1:小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了解南村镇中心小学学生阅读情况。采访对象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们找到的采访问题有:1、你对什么课外书最感兴趣?2、你读过哪些课外书?3、你每天的阅读时间有多长?

组2:我们要补充,我们找到的采访问题还有:你认为哪些课外书适合小学生阅读,为什么?

组3:我们还要补充,第4个采访问题是你读过的课外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3、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采访目的、对象及采访问题,并引导小结设计采访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学生齐读采访问题。

师:如果我拿这些问题去采访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你觉得合适吗?

生:不合适。这些问题的采访对象是学生。

师:由此可见,我们设计采访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1:采访不同的对象,我们要设计不同的问题。

生2:要设计适合采访对象的问题。

师:对,要“确定对象,因人而异”。(板书)

师:同学们再来看看这几个问题,它们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呢?打乱它们的顺序好吗?

生1:不能打乱顺序,这些问题是从易到难的。

生2:我也认为不要打乱顺序比较好,因为这些问题是逐步深入的。

师:你们实在太了不起了,我们设计采访问题的时候也要做到“由浅入深,讲究层次”。(板书)

(投影出示一组采访问题:1、你看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吗?在哪里看的?2、在你看过的书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3、你爸爸妈妈看课外书吗?他们为什么看课外书?4、你的课外阅读情况如何?)

师:同样的采访目的,同样的采访对象,你们认为我设计的采访问题好,还是刚才视频中的采访好呢?为什么?

生1:我认为刚才视频中的问题好,因为老师您设计的问题好象跟采访目的没关系。

生2:我也认为视频中的问题好,因为你设计的问题就算真的去采访完后,还是不了解“南村镇中心小学学生阅读情况”,问了等于白问。

生3:老师你设计的第4个采访问题如果是问我的话,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师:所以,我们设计采访问题的时候还要……

生:能达到采访目的。

师板书“紧扣主题,具体有效”

4、小结设计采访问题的方法。

生齐读。

(三)练习巩固

1、小组根据活动小主题设计确定采访目的及采访对象,设计采访问题。

师:咱们知道了设计采访问题的方法了,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完成一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你们小组本次活动的主题,确定采访目的和对象,并根据刚学的设计采访问题的方法,设计3到5个采访问题填在采访卡上。(投影出示学习提示)

2、教师巡视并指导。

3、小组内讨论并整合采访问题。

4、小组汇报,组间交流评价。(投影出示评价提示)

(四)认知建构

1、修改完善。

根据组间的评价意见,小组内讨论交流,修改本组的采访问题。

2、分析评价、教师点评。

抽取一个小组修改后的采访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教师作简单点评。

3、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评价。

4、布置课外活动:课后尝试运用自己设计的采访问题进行模拟采访,并把遇到的困难记录下来,下节课一起交流现场采访的技巧。

【案例分析】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大自然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扩大视野、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借助这次“走进大自然”的主题活动,让孩子通过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等方式进一步地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开阔视野,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本节课就是在活动关键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现而设计的一堂设计采访问题方法指导课。本案例通过“案例导入”、“方法指导”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初步掌握设计采访问题的方法,通过“巩固练习”“认知建构”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设计并完善采访问题。让孩子们通过自主、合作、交流、展示、评价等方式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

【反思建构】

(一)、重视指导,提高活动质量。

在“方法指导”环节中,学生观看视频前,我出示了学习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为合作学习作好铺垫。而因为有了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学生都能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大大提高的学习的质量。在“巩固练习”环节中,让学生设计采访问题前,我也出示了学习提示,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而在评价前,本人也出示了评价提示并进行了评价示范。结果学生在对同学进行评价时都能从“问题是否适合采访对象”,“是否做到由浅入深,讲究层次”等方面作出式较深入的评价,而不只是停留在“声音够不够响亮”等表面的评价了。因此虽说在活动中要让学生自主、创新、体验,但正确的示范、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二)注重评价,激励发展。

没有评价的教学是不完整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改进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促进了活动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所以本人让多种形式的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中。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位平时课堂中常开小差的孩子非常认真地看着并记录着,我及时表扬了他的进步,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他更积极主动了。在学生汇报自己小组设计的采访问题后,本人出示了评价提示,让其他组的同学根据评价提示进行组间评价,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又为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设计的采访问题提供了依据。最后的课堂评价,通过自评的方式,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表现,找出差距并及时调整,使学生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课外书对象评价
神秘来电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爱看课外书的我
课外书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