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015-05-30李龙光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品德多元化教材

李龙光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包罗万象:人文、自然、地理、法律等。作为这门课程的践行者,我深深体会到新课程的特点:关注儿童切身实际的生活,通过活动以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我深感其中的压力:因为,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综合课程的需要。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全方位调动,整体把握教材

新课程关注教学资源的变革。《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却很大。

以《品德与社会》第十册第六单元为例,单元主旨:向英雄的人民致敬。本单元需要学生动手收集屈辱历史的图片,文字等方面资料,查找过程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对人民的觉醒有了共鸣。可在课堂上,我发现只有几位学生查找到资料,大多是文字材料,图片的少之又少,这样怎能达到教学目的呢?课后,在我的脑海中反复浮现的是学生迷茫的眼神。想想吧,那些通过动手所获得的体验是多么的真切,而只能依靠文字所获得的知识是多么的枯燥无味。怎么办呢?

还是以《品德与社会》第十册第六单元为例,我通过师生互动,搜集、比较相关资料,引用史实,阐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意义:从历史图片中获得相关信息,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从绘声绘色的交流中,了解了孙中山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简要描述辛亥革命的时间及其影响,简要描述讲述五四运动的时间及其影响,列举中华民国成立开创的新的社会风气;在讨论总结中归纳总结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精神,从历史图片中获取相关信息,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样,学生对教材就有了整体的掌握。

二、多角度思考,优化教学结构

“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这就要求教师把功夫花在课前。多思考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力求让教学得到创新。

品德与社会课中的结构一般是激情、明理、导行。怎样使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呢?

1.情境导入

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是创造的“灵魂”。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故事,生活情境再现,演唱儿歌等生动活泼的方法,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2.晓之以理

品德与社会课本身情感色彩很浓。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把握好明理的切入点,以激情为载体,紧扣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同时,促使学生情感内化,唤醒良知,使其真正能辨别是非。这样的教学也就有了实效性。

3.导之以行

品德与社会课中激情是载体,学文是手段,导行才是目的。我们要重视把握这一落脚点,重视学文与导行的有机链接,充分重视每个具体事例的情景性、层次性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走出自己生活中的误区,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

4.总结谈话

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因势利导,要用画龙点睛的结束语深化学生的认识,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和良好祝愿。

三、多元化评价,提升自我效能

教学过程总是伴随着评价,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品德与社会》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日常评价。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不断激活学生的创造活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发展水平。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学生的教育成长过程中,学生自己、老师、学生家长及其他参与者,都有评价的权利与义务,所以,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势在必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给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温暖与幸福,也给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促进群体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群体性评价要求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发挥小组成员集体的力量。只有当小组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时候,才能获得肯定性评价。小组的成功,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人动脑、动手、动口,努力为小组赢得荣誉。

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1)学生成为真正的自我评价者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自我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的过程,是他们发表自己观点评价自己行为思想的过程;是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更是他们明晰观点自我教育促进品德内化的过程。

(2)师生之间协同评价促信任

为了使教学体现个性化,以真正张扬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真正成才,观察学生,了解学生,亲近学生,最终使师生成为相容的搭档已变得尤为重要。比如:定期问卷调查学生,你们喜欢老师的课吗?为什么?与其他老师相比,你们希望我哪些方面得到改善?你的父母对老师有何要求和建议?……这样的善待学生,师生关系怎能不和谐呢?

(3)双管齐下家校形成评价合力

评价不应局限于课堂。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促使他们由课内走向课外,加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促使家长们真正参与到管理孩子之中来。比如,教师、家长定期把孩子的表现填写在他们的《成长手册》上,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品质,真正促使他们巩固进步,弥补不足。

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猜你喜欢

品德多元化教材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