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

2015-05-30胡翠民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练习设计数学课堂小学

胡翠民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灵活的设计课堂练习来为知识教学提供辅助,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有针对性的展开后续内容的教学。教师在进行练习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体现趣味化原则,并且要多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策略

课堂练习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辅助功效,有效的课堂练习还能够极大的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并且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灵活的设计课堂练习来为知识教学提供辅助,这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练习的完成中也能够让教师很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展开后续内容的教学。

一、设计作业时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在进行课堂练习的设计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分层式的练习题往往能够更好的起到锻炼的作用。鉴于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并不是一个问题适用于考察所有的学生,这是教学在进行随堂练习时应当有意识地考虑到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分层式的作业练习来更全面的训练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同时,这样的练习题目也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学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习练。这样的练习设计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带给学生一定的激励作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习题,随后,可以让学生尝试一些更难的题目,这不仅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激励,这才是更为合适的课堂训练类型。在《圆锥的体积》这堂课的教学中,在带领学生探索了圆锥的体积后,教师可以出示三组不同深度的题目。学生在选择题目时首先要观察哪一组适合自己,学困生就可以选择较为基础的那一类题目,优等生则会选择有挑战性的题目。以人为本的练习设计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了每一名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能力训练目标。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时首先要遵循的原则便是差异性原则,这样才能够让班上每一个层面的学生的能力都有锻炼的机会,并且促进学生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

二、设计趣味化的课堂练习类型

在课堂练习的设计时教师同样应当设计一些趣味化的问题,这一点也很重要。不少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较为单一,这类题目通常很难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无法让学生感觉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乐趣。教师要尝试进行灵活的教学转变,可以多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课堂练习来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往往能够发挥更好的教学功效。既可以在题目的形式上有所变化,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生活化或者趣味化的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以在练习的内容上做出调整,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新颖多样、让学生觉得眼前一亮的练习类型,这样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实现良好的教学效用。如在《循环小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堂练习:1÷7=?,2÷7=?,3÷7-?这三个问题的结果既有趣味又有规律,会很好的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就会生疑,产生求知欲。课堂练习设计应新颖有趣,注意趣味性。教师应当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形式的新颖、生动、有趣,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教师还可以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当医生,设计判断题让学生当法官,设计操作实验题,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练习。这种趣味化的练习形式才能够更好的为知识教学带来辅助。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同样可以尝试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往往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展开更好的应用实践。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有很多不同形式,教师可以让问题和学生们熟悉的一些生活场景有直接联系,或者设计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来让学生们解决。这都是可以有的练习设计方式。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也要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不能简单的以是否得出最终答案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教师要看到学生在过程中的思考与表现,尤其是对于那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与分析问题的方案,即使没有得到最后的答案,这种思维也应当受到积极的肯定。这才是开放性问题在训练时应当收获的目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与多层面来理解与思考问题,这才是数学课程的教学应当实现的功效。

设计开放性的练习,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点与点之间距离”时教师可以出示问题,小明家离学校350米,小红家离学校550米,小明家与小红家之间有多少米?要求:每名同学独立思考,安静地解决问题。有的学生能够想出一种方案,有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则想出了多种方案。这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这样的练习,为学生学习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能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设计课堂练习时教师应当注重一些原则。首先,教师在进行练习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多层面的训练题目才能够让更多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设计课堂练习时同样应当体现趣味化原则,并且要多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够巩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与多层面来理解与思考问题,这才是数学课程的教学应当实现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黄晓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4

[2]刘净.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 2014

[3]姚永妃.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4

[4]李秀芬.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的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5]叶仁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猜你喜欢

练习设计数学课堂小学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和实践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