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要树立“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2015-05-30刘丽娜

关键词:实践创新中职

刘丽娜

【摘要】中职数学教育理念是否合适,教育模式是否正确,教学方式是否恰当。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能做的就是“以应用为导向”。尽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发挥最大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中职 数学教学模式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69-01

时常听到职校教师叹息:“职校学生难教”;“中职生基础真差”,甚至埋怨“扶不起的阿斗”;“对牛弹琴”等等,正因为这一声声叹息,降低了教师对学生的信心,甚至增强了学生的自卑感和厌学情绪。在这种恶性循环下,教师逐渐减少了对学生的爱心和关心,学生也逐渐增加了对老师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教学质量越来越差,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于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时常出现启而不发,引而不进,导而不行的尴尬局面,继而导致教师困惑,学生茫然。而当我们把这一切责任推到学生身上,一致埋怨学生基础差,水平低,惰性强的同时,我们是否有反思过: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合适,教育模式是否正确,教学方式是否恰当。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能做的就是尽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发挥最大的教学成效。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树立“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一、改进中职数学教学模式

1.以应用为导向。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区别在于中职教育是以应用为目的的教育,中等职业教学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需要将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中职数学必须突出其职业教育的特点,既要满足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开发智力和形成能力的功能,也要突出其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实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之目标。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中职校数学教师是从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师转来。很多教师仅仅注重了数学的理论教学,而忽视了数学教学的应用导向。古人说:“理念决定行为”,欲让中职教育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的数学人才,其数学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改进中职数学教学模式。

2.以生为本。传统的职业教育是“师本位”,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少主动性。我们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以生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和逻辑能力。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以激发兴趣为抓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中职数学教学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丧失。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严重导致学习数学兴趣不大、认识不到数学的实用价值,认为数学缺少实用性。加之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模式化,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想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果,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趣味数学的魅力,让数学课堂充满生趣。

二、要创新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教师不仅认真体会新课程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重要的是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1.新理念

针对逐渐变化的教育对象,“传统的教育理念”也不再适应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针对中职生的数学现状,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的要求已迫在眉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引导者以及具有各种能力和富有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教师应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质量观,从以前的“知识为中心”转变到“能力为中心”;应用多元智能的基本理念来评价我们中职的学生;应提倡开放的教学理念,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认识新事物,去认识并适应社会;应适度的抛开教材,拓宽学生知识点,鼓励学生发表独创性的见解。

中职数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学习其他专业学科,为了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实际应用而奠定基础,它是一门基础课。但是很多中职教师还停留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旧观念中,有些老师在上到数学书里面一些稍微复杂点的实际应用题时,如等比数列的分期付款问题,二次函数的商场或者工厂的最大利润问题,概率与统计的中奖概率应用问题,指数对数的增量问题等等,都会认为:“这些对中职生来说太难,不适合教,他们记住公式会代公式就不错拉。”就这样,课堂上不讲数学来源和应用,这样做完全背离了“创新教育”的理念,造成学生形成了“数学与生活脱离”,“学了数学没用,学了也不会用”的观念。

2.新设计

教师创新,关键是要运用到教学设计的创新上。而教师的新理念只是为教学设计提供创新的源泉。要想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成效,一定要在教学设计方面花足心思,以求在课堂上能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设计新颖化

教学设计是否新颖,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新颖的教学设计可以抑制学生注意力分散,保持其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进而有效地改善其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如我在开始讲《排列组合》这一章内容时,我先设计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做为整章的引入:“阿凡提的几个穷朋友在一个饭馆里吃饭,经常遭到了老板的嘲笑和戏弄,阿凡提帮他们出了个主意。一天,阿凡提带领他们又来吃饭,把钱袋摇的叮当响。饭毕,阿凡提跟老板说:我们以后就天天在你这里吃了,每天这样付饭钱太麻烦了,我们就一段时间结一次帐好了,这样,等我们这十个人又按照今天的位置坐时,再结帐,我们付双倍的钱。阿凡提是当地的名人,绝对不会赖帐,又听说是付双倍的钱,老板满口答应。可是许多天过去了,还是不见他们付钱,同学们,算算看,老板什么时候会拿到饭钱?”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积极探索去解决这个问题,投入到我的教学中来。

(2)设计兴趣化

中职教育提倡“抬头教学”,让学生自信地抬着头,兴趣盎然地听课并积极投入到愉快的学习中,兴趣是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皮亚杰也曾指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足以使工作具有趣味,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去营造轻松、愉快、融洽的教学氛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3)设计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要求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人人从数学中学到生活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要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足见新课程对数学实际应用的重视。因此我们教学设计应尽量的实际生活化,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

(4)设计专业化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明确要求,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文化课应当与专业课连接。所以教师因根据所教班级的专业,大致了解专业课的内容,以便适当地安排教学进度为专业课服务。如机电班学的课程有机械基础和电子电工,里面很多内容要涉及到三角函数,但是时间上与数学有些脱节,但专业课老师反应,不学三角函数很难教下去,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选取三角函数的内容先教,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总之,中职数学要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发挥教师最大的作用。无论哪个环节缺失,都会导致教学的整个过程失利。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奋斗,不久的将来,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中职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