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
2015-05-30王效为
摘 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类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既取得了成绩也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第二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力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七点:一是保持强烈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二是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三是保持健康情形和良好心境;四是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五是人格和谐完整;六是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七是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规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各类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既取得了成绩也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同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同,一种倾向是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泛化心理健康教育,把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一律归为心理问题,比如:理想信念缺失、爱国主义意识淡化、不遵守社会公德、盲目攀比、好高骛远等等。有的教育工作者甚至认为,每个大学生都有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唯一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进行心理咨询。所以他们经常不断的向心理教师反映各种问题,并以各种方式把所谓的“问题学生”介绍给心理教师,试图通过心理咨询这一“万能”的手段,解决大学生中的所有问题。结果导致心理教师负担加重,真正有问题的学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另一种倾向是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夸大思想政治的功效,有的学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人际交往障碍,无法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抑郁、厌世等,我们的老师还在苦口婆心地讲大道理、谈心、做思想工作,回避心理咨询,怕伤了大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的心理疾患加重,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即使后来采用了有力的治疗方法,也很难收到良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区别。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传授和学习,经过学生的体会和感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并外化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它是一个教导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的过程。而心理咨询是通过沟通技巧来开启心扉,实现心灵碰撞,因此它是一个进行自我反省,形成认同感,进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2 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专业性强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理念,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技术,而且还要经过系统和规范的专业培训,获得国家认可的心理咨询师资格。纵观目前我国各类高校,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有心理咨询师、思政课教师、党务工作着、学生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部分退休教师。调查显示:有的高校没有心理咨询师,有的万人大学只有一、二名心理咨询师,大部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不具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对心理咨询的目的、方法和技巧知之甚少,仅仅凭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会去解决大学生复杂的心理问题,不但收不到实效,还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有的问题学生鼓足勇气敞开心扉后,遭遇了庸医,结果不再相信心理治疗,回避问题,拒绝帮助,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由此可见,高校必须健全心理咨询机构,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定期组织培训,使他们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和方法技巧等方面胜任心理咨询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3 进行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渠道单一
由于师资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更多高校并没有开设心理咨询课程 ,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咨询课程,但该课程同其它课程一样,以课堂讲授为主,用考分来评价优劣,只传授知识,不解决困惑。有的高校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缺少专业人员,缺乏先进设备,心理咨询中心形同虚设。有的高校虽然购置了心理咨询沙盘,但使用率不高,因为很多心理老师重治疗,轻指导,使用心理沙盘就是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障碍,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指导和帮助。在这样的认识和理念导向下,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还停留在谈话、劝解这种低水平的层次,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目前高校必须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机制,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除以上问题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认识不足、保障不力、理论研究成果水平不高、缺乏规范的管理、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缺失家庭教育的配合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及个性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将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05).
[2]史济纯.陈玉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05).
[3]王运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2006(01).
[4]喻春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0).
作者簡介:
王效为(1962-),女,吉林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