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的计价单位
2015-05-30韩鲁伊
韩鲁伊
中国人肯定都知道,计算一个东西的价钱是以人民币的币值做单位的,比如这个东西值100元,那个东西值85元……可是,在我姥爷眼里,人民币却不是计算价钱的单位。姥爷从不说什么东西值多少钱,而是把那个东西跟馒头比。
姥爷刚到我们家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了好多东西。回家后,姥爷问我:“花了多少钱呀?”我一愣,心想:姥爷问这个干吗?我一头雾水地回答道:“花了×元。”姥爷的脸上瞬间晴转阴,比四川的变脸戏法速度还快。他痛心疾首地“碎碎念”:“早知道要买东西,就交给我去批发市场买好了。这多花的钱可以买多少个馒头呀……”
在那之后,只要一买比较贵的东西,我就会开玩笑似的对姥爷说:“姥爷爷(我都管姥爷叫姥爷爷),我们花了×元哟!”姥爷的脸立马就拉长了。还没等他开口,我就会接着替他说:“哦呀,这可以买几百个馒头哟!”姥爷总是被我弄得哭笑不得,“嘿嘿”地笑着。
由于太过节省,姥爷老被我妈妈“教育”:“挣钱就是为了花,你最后守着一堆钱也没啥用,还不如快快乐乐地花掉,买自己喜欢和需要的东西!”可是,节省的观念在姥爷的思想里已经根深蒂固。刚开始,姥爷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后来,他受不了妈妈的唠叨,居然开始改变了,有时候还会主动买“奢侈品”呢!“馒头、馒头”的说法渐渐地也少了。偶尔,我想和姥爷开玩笑,就会在买完东西后告诉姥爷花了多少钱,然后问他可以折合成多少个馒头。虽然姥爷已经有所“觉悟”,但他还是改不了“换算”的老毛病,依然紧锁双眉计算着。
渐渐地,我发现,姥爷虽然不怎么计较“馒头”了,我却变成了以馒头为计价单位的“小财迷”。有时,家人介绍买的东西怎么好、花了多少钱,我就会习惯性地说:“哇,可以买×个馒头呢!”
馒头呀馒头,有谁会知道,你在我家还有另外的含义呢?
北京市海淀区石油附小六(1)班
创新解读:长辈的勤俭节约是大家常写的主题,但很多同学的写作方式都比较类似,一般都是把自己的浪费和长辈的节约进行对比。本文却从一个独特的“计价单位”着手,首先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计价单位不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姥爷会有自己的计价单位?),接着用“馒头观”赋予作文幽默感,把一篇讲述传统美德与现代观念发生碰撞的作文写得妙趣横生。原来,写传统美德,也可以写得这么有趣!
创新实战:在面对“奢侈品”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文中的姥爷喜欢用馒头来衡量,有的人则喜欢用衣服、大餐、玩具等来比较。你身边的人都有什么样的“计价”习惯呢?请你留意并记录一下吧。
________的“计价单位”是:________,他常说:__________。
________的“计价单位”是:________,他常说: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