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骚扰电话的方法研究
2015-05-30王萌
王萌
【摘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设备日益普及,中国也成为了手机持有量的大国。移动终端除了传统的语音通话用途外,还被广泛地用于上网、收发邮件、短信等数据通信,已成为现今社会的必需品。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骚扰电话也愈见频繁。因此,为了防止陌生号码的打扰,绝大部分手机都有一个来电黑白名单功能,然而黑白名单的设置会将认识的人但号码是陌生的重要来电给屏蔽掉,从而导致被叫终端用户始终无法被联系上。因此,用户需要更有效的方法以实现对骚扰电话的识别与阻止。针对譬如“响一声就挂”的电话,出现了利用延时提醒的方法来有效的避免骚扰。并且还可以通过电话呼叫的特征来进行识别,例如,根据响铃的时间,呼叫的频率等进行判断。本文主要介绍有关识别及防止骚扰电话的专利技术分支的概况。
【关键词】 手机 电话 骚扰 防止 识别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移动终端来进行比如电话、短信的通信。然而,在当前移动终端的通信过程中,存在大量骚扰电话以及少量让人深恶痛绝的恶意诈骗短信与电话。由于在中国,移动终端实名制的推行较为不完善,上述问题更为严重。。
二、防止骚扰电话中国专利申请的技术分支概况
通过阅读所筛选得到的专利申请可知,防止骚扰电话领域中国专利申请的技术创新点主要集中在设置号码列表进行比较、呼叫特征、语音识别、延时提醒、身份验证以及举报情况等方面。
2.1 设置号码列表进行比较
目前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手机客户端防火墙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骚扰电话拦截的需求,例如当呼叫进入时,提取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确定预先建立、且与所述被叫号码相对应的电话号码簿,判断所述主叫号码是否属于所述电话号码簿,若是,则正常接通,否则不接通或给所述主叫号码发送模拟被叫号码占线的忙音。
2.2 呼叫特征
目前,由于电信运营的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这样就经常会出现某些不法厂商或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漏洞进行话费诈骗的现象。
通常,由于多数语音通话服务的接听是免费的,于是经常有手机用户会收到这样一种来电时间极短的来电呼叫,这种呼叫几乎无法及时接听,最后会以未接来电的形式存储在用户的手机中。
由于回拨这种电话收费的金额比较高,往往会给用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提出了通过获取新进的未接来电的铃音播放时长信息以及来电时间信息,并将所述铃音播放时长信息以及来电时间信息分别与相应的预先设置的铃音播放时长阈值及正常来电时间范围进行比对,当所述铃音播放时长信息小于所述铃音播放时长阈值时,和/或,当所述来电时间信息不处于所述正常来电时间范围时,将所述未接来电作为恶意来电进行屏蔽。
2.3 语音识别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制作的SPHINX系统率先实现了语音识别中非特定人、连续语音、大词汇量的识别技术。而在国内,中文的语音识别取得很大的进展。把网络通信,语音识别等技术综合应用到防电信诈骗领域中,从内容上切实分析电信电话诈骗的准确率相对较高。
其中一些专利,提出了当接收到电话呼叫,在通话过程中将通话内容进行录音,提取声纹信息、或者提取其中的关键词,通过与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比较,判断本次通话是否为电话诈骗。
2.4 延时提醒
在人们享受移动通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骚扰电话的困扰,如一次振铃电话骚扰,对方希望通过回拨骗取话费或实施其它欺诈行为。
如何针对该类骚扰电话进行预防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其中一些专利提出了采用了延时提醒的方法,即当移动终端在接收到呼叫时,移动终端启动延时振铃的方式,在设定的振铃延时后开始振铃,如果在设定的振铃延时内呼叫方主动挂机,本次呼叫结束,移动终端不进行振铃,如果在超过设定的振铃延时后呼叫方未挂机,则移动终端开始振铃,进行正常的通话流程。
2.5 身份验证
根据呼叫者的身份进行验证从而实现对骚扰电话的避免也占有一定比重,例如在身份信息数据库中设定与被叫方相关联的验证码,通过通讯系统接收由主叫方输出的输入码,并将其与所述验证码相比较,生成验证结果,根据所述验证结果确定是否接通主叫方和被叫方的通讯连接。
三、小结
本文通过对防止骚扰电话专利技术的研究分析,进行了各技术分支划分,并针对各个技术分支进行了分析比较,便于了解目前移动终端对骚扰电话进行防止的主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