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3+1”模式实践教学探索

2015-05-30周锡武等

大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体系工程专业

周锡武等

[摘 要]实践教学是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3+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方案,着重介绍了该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保障等内容。

[关键词]地方土木工程专业 “3+1”模式 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009-03

地方院校是培养工程师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工程师的重要责任,是未来工程师的摇篮。[1]土木工程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2]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3+1”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地方院校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构建适应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亟待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土木工程专业“3+1”实践教学探索的必要性

(一)现行实践教学的不足

1.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长期以来,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育观念,以及以课堂教学效果为主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下,大部分专业教师多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学生多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课程的学习及考试上,对实践教学多为应付。对此,学生很难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社会的蜕变,学校也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3]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缺少产业界的深度参与,没有吸收产业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导致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相脱节。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依托,实践内容比较分散,实践形式比较单一,时间安排比较零散,没有很好地体现其课程的连续性,不符合工程的实际特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从实践教学环节来看,实验课、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缺乏整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环节没有形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科学教学体系,不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不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实践教学保障组织不够。部分地方高校因场地和建设经费限制,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的需求,仪器设备台套数少,使得一些实践教学被迫改为演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致使学生所学技能落后与于工程实际应用;教学方法不能因材施教,实践教学效果较差。校外实践教学一方面生产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导致实习基地相对匮乏;另一方面,学生在有限实习期内只能参与其中部分甚至某一道工序,无法全面了解施工工艺,实习效果不理想。实践教学时间安排零散,场地变动随意,使得实践教学多以参观走访替代动手实践,未能实现学生融于工程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提升的目标。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合理,基本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很好地评价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3];实践教学过程指导监控不到位,学生到工程实践近似“放羊”,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二)“3+1”模式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践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和功能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3+1”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3+1”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前3学年主要在校进行系统课程学习,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第4学年主要在校外结合工程生产、科学研究进行专业实践和毕业设计。“3+1”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拿出1学年进行集中实践教学,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有必要建立与“3+1”人才培养新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二、土木工程专业“3+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从2013级开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面向地方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应以企事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项目为背景,以工程应用为主线,高校和企事业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土木工程专业“3+1”实践教学体系必须遵循有机性、有序性和有效性原则。有机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相互渗透、协调配合、相互补充。有序性原则是将课程内实践与课外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连续层次分明的体系。有效性原则指避免实践教学内容重复或缺失,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3+1”实践教学体系应做到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步,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应具有前瞻性与系统性;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案要确保与社会、企业紧密联系,教学环节安排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实践教学内容应体现应用特色。[4]依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3+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我们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实践教学活动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每个模块实践环节都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办法,保证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渐进性、连贯性与完整性,较好解决了实践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学分要求

在培养方案中,建筑工程与交通土建两方向实践教学(含课程实训和课程实验)学分分别占总学分的35%和36%,具体实践教学学分详见表1。毕业生毕业要求最低学分为189学分,其中必须要有9个课外创新学分。

三、土木工程专业“3+1”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实践教学体系协同育人平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依据地方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外土木工程专业“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围绕“3+1”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与设计院、施工企业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深入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基地、实践教育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创新试验与科技活动等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平台。自2013年以来,各类协同育人平台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保障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为了保证“3+1”实践教学达到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保障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1.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优先考虑应用型师资的引进,鼓励和选派教师到社会各部门和大中型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和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2.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聘请企业、行业和高校土木工程专家,组成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估委员会,定期召开评估委员会对“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审;成立由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主讲教师为成员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小组,建立专任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制度,实施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导师制;教师考核采用“学生评教+教学指标量化”制,过程监督与检查多采用教学督导制、学生信息反馈制等。

四、结语

培养工科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当今高等教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为了更好地推进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新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注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性、实践教学的有序性及实施效果的有效性,同时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实施措施。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 参 考 文 献 ]

[1] 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51-60.

[2] 董倩,刘东燕,黄林青.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2(1):77-80.

[3] 彭国军.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6):15-17.

[4] 金生吉,白泉,等.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2):109-113.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体系工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