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写作之主位推进模式研究

2015-05-30赵华雪

关键词:语篇分析

【摘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核心,主述位理论又是研究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一大功能系统。本文拟通过对主述位理论的描述和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作文实例分析,说明主位推进模式、语义衔接及英语写作连贯之间的关系,并阐明主位推进模式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主位推进 语义衔接 篇章连贯 语篇分析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国际化人才素质指标体系研究:以重庆高校为例》(编号:2012-GX-157)。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01-02

1.引言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它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须合乎语法,并且语义连贯。这就要求语篇应有一个论题结构或逻辑结构,句子之间还要有一定的语义联系和逻辑衔接。语篇中的语段或句子都须在一结构基础上加以组合,最终达成语篇的“形连”与“意连”,即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语篇分析就是借助对语篇表层结构特征(语法手段、词汇手段)和深层结构特征(语义关联、逻辑关联)的描述和解释,寻找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内在规律性,并探讨语篇的各种功能。主述位理论就是语篇功能三大子系统(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之一。通过主位结构的分析,可以弄清句子的结构如何表达句子所要传递的信息。而主位推进模式又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语义意图及组织语句的手段,从而更有利于探索句子组合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本文拟通过对主位结构理论的进一步描述,将其模式运用于非英语专业写作练习的分析和解释,以探讨主位结构在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实意义。

2.主位与述位

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原先是布拉格学派创始人V. Mathesius提出的“实义切分发”(actual division of the structure)中使用的两个术语,后来M. A. K .Halliday借来用于其语义切分法理论。根据Halliday的理论,一个小句除了可以按句法结构划分为主语、谓语等语法成分之外, 还可以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划分为两个语义组成部分,这就是主位和述位。主位是小句的第一个成分,通常表达的是交际双方已熟知的信息,是发话人组织信息的出发点,句子就是按照这个主位展开的,被展开的部分叫述位。述位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或说明,往往是发话人要传达的新信息,即为受话人所未知的信息。主位和述位构成主位结构。

3.主位的分类

主位可以根据本身的复杂程度分成“简式主位”(simple)“多重主位”(multiple) 和“句式主位”(clausal)。

3.1 简式主位:简式主位或单项主位指句子中的主位成分只体现一种元功能(如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的一种),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功能单位。通常单项主位由一个名词词组、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体现。

1)The fat boy (T) / though t for a moment(R).

2)Slowly and quietly (T) / he pushed the door open (R).

3)For want of a nail (T) / the shoe was lost(R).

单项主位也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组体现:

4)Jack and the others (T) / paid no attention(R).

3.2 多重主位:多重主位是由多种功能成分构成的主位。它总是含有一个表示概念功能的成分,另外还可能含有表示语篇和人际功能的成分。如果这三种功能成分都出现在同一个主位中,其排列顺序为“语篇主位——人际主位——概念主位”。

多重主位中的语篇成分包括“连续成分”:yes, no, well, oh, now 等;“结构成分”:and,yet,so,even if,however和“连接成分”:therefore,in other words,as far as that is concerned 等。人际成分包括certainly,to be frank等“情态成分”和“称呼成分”ladies and gentlemen等。概念成分指的是“主题成分”(topical),这个成分又可以称为“主题主位”(topical theme),相当于主题——述题(topic2 comment)这对术语中的主题。主题主位是多重主位结构中的最后一个组成成分。如:

5)And (T1) sooner or later (T2) a ship (T3) will put in here. (R)

T 1、T 2、T 3 依次为语篇主位、人际主位、主题主位。

3.3 句式主位:当一个句子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呈并列关系或主从关系时,首先出现的整个小句构成主位,因而称为句式主位。而小句内部还可再进行主——述位分析。例如:

6)“If winter (T2) / comes, (R2) (T1)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R1)?”

4.主位推进模式

在连贯的语篇中,所有句子的排列都受到制约,而这种制约又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因为,人们在构建语篇时把许多有内在联系的句子连接在一起以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这种联系表现为从主位到述位的不断的渐进过程。捷克语言学家旦尼斯(F. Danes)指出:从句子成分的叙述价值看,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传达新信息。但是,从篇章结构来看重要的还是主位。主位担负着少量的信息负荷,这就使它成为语篇的重要构造手段。因此,每个语篇及其段落都可以看成一个主位的序列。旦尼斯把篇章中所有这些复杂的主位关系称作“主位推进程序”(pattern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并明确指出这种主位推进程序体现出篇章结构的框架。本人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作文为例对主位推进程序的四种最常见模式进行分析,以探讨主位结构在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实意义。

A.主位同一型 (亦称平行型或放射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 :

T1—R1

T2(=T1)—R2

Tn—Rn(=R1)

例如:My brother (T1) is in Australia. He (T2) has been there for six months. He (T3) is an engineer. He (T4) is working for a big firm.

又如:Nowadays, people (T1) prefer TV to film largely because they (T2) have less chance than their older generation to spend two or three hours in a cinema, they prefer a kind of entertainment which is freer.

上述例子中,T1=T2=T3=T4…Tn.这一模式中所有句子都以同一个成分为谈论的起点,所有的述位都对这个起点做新的论述。显而易见,其连贯性是很强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语篇较长,从头到尾只采用这一种模式,读起来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单调乏味。

B. 述位同一型 (亦称集中型:主位不同,述位相同) :

T1—R1

T2—R2(=R1)

Tn—Rn(=R1)

例如: Father gave him a present(R1). Mother gave him a present (R2). Uncle Jim gave him a present (R3). We all gave him presents (R4) for his birthday.

又如: People of nowaday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diet(R1). They are seeking the most reasonable diet structure which (R2) w ill do good to their health.

上述例子中,R1=R2=R3=R4…Rn。第一个例子中各句的述位完全相同的情况在实际语篇中较为少见,而第二例中述位与述位之间部分相同的情况则很常见。这种模式的使用可以使语篇产生一种结构上首尾相连,意义上步步展开,感觉上扣人心弦的效果。

C. 延续型 (亦称梯形: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为后一句的主位) :

T1—R1

T2(=R1)—R2

Tn(=Rn-1)—Rn

例如: An English teacher (T1) usually divides her time among three subjects (R1), language, composition and literature. Mrs. Coxs favourite subject (T2) is literature (R2) and her most exciting literature (T3) classes are those on the literature of B lack Americans (R3)

又如: Nevertheless, there are still a number of film-fans (R1) nowadays. They (T2) claim that as classical art, film is far more enjoy than TV.

上述例子中,R1=T2;R2=T3;R3=T4....Rn-1=Tn. 这种模式的主位推进呈梯形发展,后一句的主位承接前一句的内容或相关内容,内容环环相扣,承前启后,语篇思想表达步步深入。

D. 交叉型(前一句的主位是后一句的述位):

T1—R1

T2—R2(=T1)

Tn—Rn(=Rn-1)

例如: The play (T1)was interesting(R1), but I(T2) didnt enjoy it (R2). 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T3) troubled me (R3). I (T4) turned around and looked at them (R4), but they (T5) didnt pay any attention to me (R5).

又如: Bicycle is the most common means of transport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irst, most people are not rich enough to buy a car. Because a bicycle (T1) is not expensive, almost every family can afford it (R2). Second, 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and the traffic is heavy. Bicycle (T3)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small. A road which can only hold two cars side by side can allow more than ten bicycles (R4).

在上述例子中,T1=R2;T2=R3;;T3=R4....Tn-1=Rn. 第一例中第一个小句的主位the play变成第二个小句的述位it,第二个小句的主位I变成第三个小句的述位me,第三个小句的主位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成为第四个小句的述位them,第四个小句的主位I成为第五个小句的述位me。句与句之间主位、述位交叉推进,语义上首尾呼应,语篇连贯性显而易见。

依据徐盛桓提出的4种模式——平行型、集中型、延续型和交叉型并通过我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进行了分析和统计,发现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由于思想表达的复杂性,通常都是几种模式互相搭配,交替使用。而且,有的推进模式还呈跨句推进形式,正如胡壮麟所指出的那样,前句与后句不一定紧挨着进行衔接,可容许间隔。应当注意的是,这些模式并不能随意拼凑在一起,它们的使用受到语法结构、上下文衔接、修辞甚至语篇体裁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论使用哪种模式,最为重要的是要确保语篇的意义连贯。

5.主位推进模式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意义

英语写作教学一直以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弱的一个环节。传统英语写作教给学生的是对主题句的扩展和一些形式上的词汇衔接手段,如转折词、副词等,并未触及语言系统内部结构,致使大部分学生苦学多年仍写不出语义连贯、表达清楚的文章。而主位推进模式从词汇入手,通过主述位推进,教给学生的将是整个文章的布局谋篇。它将语言形式的演进与语言内部句与句之间意义的衔接紧密结合,进而扩展至对通篇文章主题思想的延伸和推进,最终完整准确地呈现详实的语篇内容。通过以上几段的分析可以看出,主位推进模式对语篇的分析深刻、透彻、且容易理解和掌握,留下的印象也较深刻。如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分析看待一段语篇,而反过来学生还可将这些方法运用于英语写作,这有利于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能否将主位推进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使其不仅停留在理论层次,而且发挥其指导实践的功能,必将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and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Longman, 1976.

[2]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3]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4]李玉梅. 《波丽安娜》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研究[D]. 齐齐哈尔大学 2013

[5]刘富丽. 英汉翻译中的主位推进模式[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5).

[6]林敏. 主位推进研究述评[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7]徐盛桓. 主位和述位[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2, (1).

[8]项名健. 英语科技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链定量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作者简介:

赵华雪(1987- ),女,汉族,重庆市永川区人,四川外国语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英语教师,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及语言测试。

猜你喜欢

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修辞结构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语篇教学探索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中美领导人演讲语篇对比分析
语篇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