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有效课堂教学下历史课件的研究

2015-05-30廖洪峰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5年9期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课件新课程

廖洪峰

【摘 要】新《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正热切呼唤新课堂的亮相。“学为主”已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因此,教师设计和制作历史课件时应该结合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历史课件

随着多媒体课件在历史课教学中的日益普及,多媒体教学,以自身的优势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着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的变革。因此,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授课非常普遍。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海涅语),新《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正热切呼唤新课堂的亮相。“学为主”已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因此,我认为在设计与制作历史课件时老师也必须相应地落实“软设计”操作。这就是说,教师设计和制作历史课件时应该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人为本,关爱教学双方,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既方便教师演示,又方便学生自学。那么,如何在课件创作中体现新的课改理念呢?

一、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这是20世纪各国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学世界中,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并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互为补充,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課件的设计也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社会,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

案例 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以史为鉴,因此,多媒体课件设计时采用“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设计《触摸和感悟历史——改革开放30年的沧桑巨变》进行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社会调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课前把学生分成服饰组、饮食组、居住组、交通组。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去制作调查问卷,询问家长、老师等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图片。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便于学生寻找资料、发现资料、合作学习。这是学生很容易能做到。通过对资料的整理、交流、讨论,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是正确的、英明的,确实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生活的巨变亲身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历史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历史就在周围,生活中处处有历史,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案例 播放flash动画 邓小平革命的一生。通过flash多媒体课件展示邓小平丰富的史料,设置一个历史化的教学情境,突出历史学科的教学特色。

在了解了邓小平前半生不同时期革命经历后,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并启发学生采用史论结合、小组相互讨论的方法,结合思考提示,(历史感悟:最让你感动的邓小平的品质是什么?请结合史实来说明。)认识邓小平个人的性格特点,考察他在革命历程中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主要史实,并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这个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讲出一些观点和理由,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因给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发现、分析、整理出了更多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创造思维能力的锻炼。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过程教学,才能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落到实处。新课程要求,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在关注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中,要把能力和创新凸现出来。

面向新标准新教材的历史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应蕴含上述理念。

案例 导入新课过程中采用歌曲导入法:播放视频歌曲《走进新时代》,同时,多媒体演示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和一些有关30年改革开放后发生巨变的图片。然后点击歌词,“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指的是谁?”学生回答的同时多媒体演示邓小平图像和不同的人对邓小平的认识的文字资料,并提出问题。

讲授新课过程中:首先、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出自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情况(背景、时间、重要人物、内容、意义)。接着、多媒体演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原始视频资料,让学生带着问题专心致志的观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观地感受这次隆重的会议。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形成视听冲击,走进历史情境。然后、还展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评价的史料。

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新课程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案例1 多媒体课件设计时采用 “ 面对面 ”交流的形式,设计《触摸和感悟历史——改革开放30年的沧桑巨变》进行探讨。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课前把学生分成服饰组、饮食组、居住组、交通组,引导学生展开社会调查。

案例2 为了加深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探索,引导学生激活已有知识和经验。

总之,为了更好地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标,学习课改精神,多多领悟新课改的理念,在制作和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需要下一番功夫,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融入到多媒体课件中去,这样,多媒体历史教学课件才能真正发挥她应有的价值,历史教育才能亦将青春永驻。

猜你喜欢

十一届三中全会课件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邓小平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从建设“工农兵”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崛起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