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21课 一见钟情与意蕴深远

2015-05-30刘建钰

广东教育·高中 2015年9期

刘建钰

【考纲解读】

“有文采”, 即根据语言环境的特点和表达目的的需要,尽可能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有文采必须从标题的拟定开始,只要是作文题目有“题目自拟”,考生就要好好利用这个自由,充分地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让标题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使它从千百个庸常的标题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样题分析】

(2015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讲述的是地下泉水默默蓄积,一遇机会便涌出地面成为喷泉的故事。材料分为前后部分,前半部分讲述的是泉水成为喷泉的自然现象与结果;后半部分则说明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前后两部分都在写泉水和喷泉,而又不限于泉水和喷泉本身,极富相关引申义与比喻义,也极易让人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类似情形与所含道理。

材料的重心是最后一句:“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显然,题目意图在于引导考生发现、关注那些隐藏在光环背后的默默付出,认识生活的本质。这是一个思辨性、比喻性题目,不能简单肤浅地就事论事。需要化实为虚、对比思辨、哲理性的话题转换,才能挖掘出材料的精髓。

本题的立意可以是:

①从“喷泉”的角度来立意。“喷泉”光彩绚丽,引人注目、赞叹。但“喷泉”的成功来自于地下泉水的长期默默蓄积,所以可立意为“成功者要懂得感恩”,自己成功了,不要忘记背后大批长期支持者和默默奉献者。

②从“地下的泉水”的角度来构思。“地下的泉水”比喻默默奉献的人物,正是这些平凡的人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奔涌向前。“地下的泉水”的确没有“喷泉”光彩夺目,但作为从事基础的工作者应同样感到自豪。由此可立意为“伟大来自于平凡”。

③从“喷泉与泉水”二者结合的角度来立意。要想拥有“喷泉”一样让人瞩目的人生,就得如“地下的泉水”一样积蓄力量,所谓厚积薄发,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④从众人“瞩目喷泉”“鲜有关注地下泉水”来构思。现实社会既需要英雄、伟人、名家更需要众多的默默无闻的、普通平凡的奉献者,而后者更值得关注、值得赞颂。因此我们既要为“喷泉”欢呼,更要为“泉水”点赞。

【高分捷径】

如果我們手中有一本杂志,大家回忆一下你首先看那些文章呢?任何人都不会从头到尾按顺序去读的,他一定会浏览杂志的目录,选择一些感到好奇的标题,然后翻到这个标题所在的页码去阅读正文内容。那些没有吸引力的标题总是放在最后,甚至在浏览一眼之后,有的文章就被排除在阅读计划之外。可见,一个好的标题相当重要。

高考作文的标题也同样重要,高考大纲里面的“文采”正是从标题开始体现的,所以考生要重视作文标题的拟定。一个好的标题要有下面一些特征:

1. 让读者一见钟情。

①新颖、醒目。新颖就是新鲜活泼,不落俗套,富有创造性。醒目就是含意深刻,富有启发性,使人看了能产生耳目一新之感。例如一些杂志标题,《推开总统的手》《要钱还是要命》《一个死囚的天价生命》等,对读者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②美和哲理的结合。一个好的标题要有一定的文学性,里面包含着深厚的哲理,这个哲理又是用文学的形式包装,让人看到产生美的感受和阅读的欲望,如《简单的快乐最奢侈》《批评就像洗个澡》《被人忽略的智慧》等。

③明确、准确。一般叙述性的文章标题要点明写作对象,如《背影》《济南的冬天》《记一辆纺车》等;议论性的文章要严格地控制在材料和写作的范围内,最好扣住话题的关键词,或至少与关键词有密切关系,要带有事理的倾向性。如《想和做》《理性和自由》《不到最后绝不言败》等。

④题文一致。所拟标题更重要的是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文章的内容,题文一致。如果审题出现偏差往往在文题上就会有所反映。

总的要求:作文的题目在围绕要求的基础之上,力求准确而不宽泛;新颖而不离奇;醒目而又得体。

好的标题还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和语病。

2. 意蕴深远。

文章的标题最好思想含蓄一些,既吸引读者又不把话挑明,让读者到文中去寻找文章的旨意。尤其是议论文,标题应该与内容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说标题就是论点的重复。近年来一些好的标题都是这样。如《海明威的双面人生》,意在正面勇气对人生的重要意义(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老规矩不老》,意在表明在北京一日千里发展的新形式下,依然要保留老规矩,老规矩包含着民族文化的传承(2014年高考北京卷);《大自然是人类智慧的母亲》,意在说明亲近大自然的重要性(2015年高考广东卷)。以上标题都没有把文章的观点显示出来,只是对文章旨意大致方向的提示。点而不明,使文章显得意蕴深远。

拟写好标题的一些方法:

①用好修辞。巧用比喻、拟人、对比、设问、双关、通感、对偶等修辞方法,可以使所拟的标题更加形象生动形象,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可以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可用比喻:《人绝不能是“双脚书柜”》,意在表明“智慧芯片”只是知识的存储,并不能转化成人的能力。人学习知识重要的是消化和吸收、最后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只掌握知识的结果。死记硬背不能运用到生活的知识是毫无意义的(2014年高考天津卷);《智慧,是一间寂寞的空屋》,给人诠释真正的智慧是什么(2015年高考江苏卷)。

可用拟人:《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辜负春光》《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修心如莲》,写一棵大树的坚守,也喻示着一种美德的传播(2015年高考湖南卷)。

可用对比:《生命短暂,青春永恒》,表明“年轻的生命可以变老,但青春的精神却是不朽的”(2014年高考江苏卷)。

②设置悬念。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题目来。如《夜半沉思》,沉思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是夜半沉思?它與“和谐造就自我”有什么关系?这些疑问都是悬念,引导读者到文中去找答案(2015年高考上海卷)。

③化用古诗名句、电影名、歌曲名。化用古诗词的,如《似曾相识燕归来》《一杯春醪寄余心》,其实就包含着“文如其人”的意思(2015年高考浙江卷);化用电影名的,如《一个都不能少》《开往春天的列车》,想说的就是“人们不要忽略弱者的存在”(2015年高考重庆卷);化用歌曲名的,如《敢问路在何方》,是对“路”这个话题产生的疑问(2015年高考福建卷)等。巧用古诗名句、影名、歌名的作文一直是给人惊喜的题目。

④逆向思维法。我们要克服思维定势,追求陌生效果,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如:《躺着,强者的另一种姿态》,就是针对“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而说的(2014年高考四川卷);《老规矩,北京不合时宜的旧衣》,就是在众多考生呼吁保留“老规矩”的时候,勇敢发声,反对老规矩。

⑤数字、公式入题。如《1+1>2》,是说“合作能够带来双赢”(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等。

明确了要求,掌握了方法,就可以试着给前文样题拟定标题:清泉的起航/千年积聚,瞬间喷涌/台前幕后,共筑人生/勇走平凡路/我地上泉,来报地下恩/一鸣惊人举世知/愿为一泓清泉/待蒲公英开满山坡/那一抹温暖的橘黄/心底的圣泉/于角落的微光/人生如泉/有积累才会有喷涌/千年积聚,谱写小溪如歌的行板,等等。

【写作误区】

①审题失误,拟出的题目与题目材料背道而驰。如前文样题,有考生片面理解材料,只抓住“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一句,就立意为:要想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就必须涌出地面,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命题为《我骄傲,我是喷泉》《做人就要高调》等。有时不全面理解材料,审题偏颇,命题也会出现体现出失误,如有考生看见“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所以重点写“抓住机会,促成改变”,因此命题为《抓住机遇才能成功》。

②拟出的题目切入角度太大,大而笼统,无话可写。如前文样题,有考生看见喷泉和泉水的区别,就感叹“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使同一事物的命运不同”,所以去写环境和条件的重要性,把作文题目命名为《环境和条件》。

③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再如前文样题,有考生命题是《忍受千年沉默的时光终成霎时的辉煌》《千年沉默,酿造中华的复兴之梦》。

④题目老旧,平淡苍白,毫无文学色彩和美感。有考生思想懒惰,总是套用老样式标题,毫无新意。再如前文样题,有考生命题就是简单的《小议“泉水”》《“泉水”赞》等。

【模拟练习】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的一个大婶的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大婶把他的一只鞋带解下来,擦好付了钱后再系上,一个细节瞬间让他悟出,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成问题——定是有人擦好鞋后不付钱跑掉过。在B城,他搭了5次出租车,下车前,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随身物品。最终,他把投资放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收到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