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紧扣话题与化实为虚
2015-05-30姜振营
姜振营
【考纲解读】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上要求作文“符合题意”,这个“题意”是什么?试卷上有一句话是对“题意”最好的解释,即“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一则作文题目,“材料内容”就摆在那里,它是固定的、明显的。但“材料含意”却往往是游离的、甚至是隐含的,它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把这个游离、隐含的意义明确出来是审题的难点之一。
【样题分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作文题目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成,人物、事情、原因和结果明明白白。但考生要写什么,审题时的落脚点却不是像故事本身一样明显。想从材料里面直接选取某一个词语作为写作时的话题关键词已经不可能了,那就有必要对材料做一番完整的分析。
故事中出现两个人物:修船工和船主。
每个人物有一个行为:修船工在给船刷漆的时候,顺手补了船上的一个小洞;船主后来就给了修船工一个大红包。
还有各自对行为的解释:修船工认为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不值得收取报酬;船主认为这个行为救了孩子们的命,应该给予报酬。
这样看来,一则材料实际上包含了两个话题。
如果仅仅停留在材料的表面,只考虑两个人的行为,发掘不出材料里面潜在的意图,写作就会无从下手。所以必须对材料中实际的“行为”抽象处理,也就是把话题中“实”的东西进行“虚化”。在这则材料中,就是要找这些行为所代表的精神、品质。
兩个话题能提炼出两个不同的话题关键词:修船工顺手补船的行为表现出一种与人为善的良知;船主给修船工一个大红包的行为表现出一种知恩图报的品质。
对材料中的行为,也可以进行更多的“虚化”思考。修船工的与人为善是一个“顺手”的行为,虚化为一个“小”的行为;救了几个孩子的命,虚化为“对人有巨大作用的结果”。材料话题因此而明朗: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善举,也会给别人意想不到的好处,勿以善小而不为!他没有想到获取什么报酬,看到“漏洞”就补上,“漏洞”放大到社会背景上,应该是一种社会责任心。
船主由绝望到感激的情感变化,都与“钱”有关。孩子划船去海上的时候,船主心中的“漏洞”依然存在,因为他知道自己没给别人补洞的薪酬;当孩子平安归来时,才知漏洞被人悄悄补上了。“补漏洞”可以虚化为“善行”。把“善行”与“钱”联系起来思考,题意也会很明显:尽管他想用金钱来报答,他更应该懂得,善行真的与金钱无关!
【高分捷径】
“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就是抓住话题,提炼关键词,并作相关的联想。有时候,这个词语是明显的,有时候需要分析概括。
1. 抓住话题就不会跑题。
“抓话题”就是找准材料中的叙述对象。“材料作文”必然会给一段材料,我们就细读这段材料,弄明白材料里面包含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并根据其中的前后变化,加以概括总结,归纳出这段材料的中心,再把这段材料的中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这一句话或一个短语就是该材料的话题。如果材料中有“激起了更多角度的讨论。”“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等词句,那个“争论”“思考”的对象就是该材料的话题。例:
(2014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材料中出现的人、事、物比较多,不仔细分析一下就乱了阵脚。人物有:你、老大娘、刘禹锡、外国小女孩等;事情有:背物理公式、背唐诗、说出唐诗的出处等;物有:智慧芯片、书本。这些因素哪个才是审题需要的?
这时需要考生对诸多因素加以分析,“背物理公式、定律”是有了智慧芯片以后才有的行为。同样,老大娘背唐诗、外国小女孩说出《乌衣巷》的出处,也是智慧芯片帮的忙。所以,“智慧芯片”才是本题的话题关键词。
2. 话题词语又分为虚、实两种。
“实”的话题词语就是话题词语限于自身含义,没有过多的解释,这类题目相对简单。“虚”的话题词语,就是分析概括材料所得出的话题词语,不限于脱离语境的常见含义,还有它结合语境所引申出来的目的义。
化实为虚是就探究“虚”话题词语的目的义,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理解过程。材料中一些要素进行由实到虚的转换,主要方法就是概括和联想。概括就是把对材料中的一些行为进行归纳,从而得出恰当话题关键词。联想就是把材料中的人、事、物放到社会和人生的背景上去由此及彼地思考。
上面例子中的“智慧芯片”只有一个意义,算是“实”的话题词语。但“背物理公式、定律”“背唐诗”“说唐诗出处”等实际行为要归纳概括:它们只是在复述所谓的“知识”,并不能让人看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抽象出“知识”“能力”之后,再和“智慧芯片”连起来,本题要讨论的话题就明确了:智慧芯片是知识的储存,但不一定让人理解并运用知识。
再如:(2015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帮忙。飞禽说,你没有翅膀,于是拒绝了。大树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这则材料类似于一则寓言。包括很多话题词语:大树、飞禽、走兽、翅膀、腿、果实。审题时不可能停留在每个词语所代表的自然意义,必须化实为虚。那就把它们放在人生和社会背景上思考,才能明白它们各自代表的目的义。
“大树”没有翅膀、腿,又想去各地去旅行,代表着某一种没有条件还想去实现理想的人;“飞禽、走兽”不愿帮忙,没有太多深刻的含意,只是突出了大树的困境;“翅膀、腿”可以转化成实现理想的“客观条件”,“去旅行”应该是“实现理想或梦想”。“果实”可以是某种爱心、也可以是有价值的思想。这些虚话题转换以后,连起来就是:理想还要靠自己去实现,或美好的思想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而传播等。
3. 注意储存词语来替换那些“虚”的话题词语。
在概括或联想的时候,需要考生有丰富的词语库。有些词语意义很接近,需要考生小心甄别。
在上例中,大树没有翅膀和腿,有考生就把这个特点与飞禽和走兽进行对比,联想到“缺陷”“残缺”,又把甜美的果实理解成“美”,因此材料的话题就变成:残缺也是一种美。显然是偏离了题意。此处大树没有翅膀和腿,是它自身的特点,只是一个客观条件的限制,与“残缺”没有任何关系。
【写作误区】
在抓话题、确定话题关键词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以下错误:
1. 肢解材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由于材料出现人、物、事件、行为等过多,考生不能整体理解材料,抓住局部内容胡乱猜测,就会找不到关键词,偏离材料的真实意图。
在上面列举的2014年天津卷作文中,有考生看到“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一处,就认定了这是讲“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影响”,论述“科技改变着人类”或“科技的發展对人类是一把双刃剑”;有考生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就论述“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2. 推理过头,暗中换掉材料中的话题。
分析材料,就要紧扣话题来进行。如果在话题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推理,把最后的结果作为写作时的话题,实际上也是偏离了原来的话题。
还以2014年天津卷作文为例,有考生不是对材料内容比较、概括,而是对材料进行推理:有了智慧芯片,人类就可以拥有所有知识;有了所有知识,人类就不用学习;人类不用学习,就不再需要教师。因此,题目就定为“论教师的重要作用”。
3. 置换词找不准。
在实际审题时,很多考生遇到的困难是,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语表达题意。对“实”话题词语进行虚化处理时,如果置换词找不准,随便应付,审题就造成偏差。这是跑题、偏题的源头。
【模拟练习】
下面两节诗歌的内容是两位诗人在漫步中看到花后的不同反应:
[甲]我凝神观注: [乙]裂开的墙缝中有一朵花,
矮篱上 我把你从墙上摘下,
荠菜花开放。 连根捧在我的手中。
这两节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