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育理念创新中的理性选择

2015-05-30朱江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理性主体理念

朱江

教育理念创新,对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在教育理念创新过程中,准确把握创新理念理性选择的根本属性,自觉破除主观意识中的思想防卫,努力营造多元创新生态,对教育理念的形成、优化进而推动教育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教育理念创新理性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理念创新对教育实践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来源于教育者对教育实践规律的认识和推动,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终端,处于理论教育向社会实践过渡的重要阶段,推动客观的、理性的教育理念创新对实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理性选择的意义

经济学的创始人、苏格兰学者亚当·斯密认为,人的理性就在于他能够在对各种利益的比较中选择最大的利益,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自身最大的需要。可以说,亚当·斯密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形象的阐述了社会人的行为,即人在社会行为中始终选择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教育作为国家行为,具有高度的国民性、公益性,其思想、观念、制度及体系构成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国民需求,因此单纯的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教育理念的形成和教育行为的实施,显见偏颇。但是,如果站在社会学角度,那么亚当·斯密的理性选择理论对推动教育改革、尤其是教育创新理念的萌生、形成和调整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二、理性选择的基础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奠基于西方,大学基本理念、制度和职能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创新、形成并加以拓展。由于教育理念的形成是以实践为基本属性的,无论是“洋务运动”时中国现代大学雏形的形成,还是“改革开放”以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都蕴含并体现教育理念创新和变革背后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由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起步较晚,教育思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体现为“西风东渐”,是建立于依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学习型创新,作为教育思想体系构建核心的教育理念创新更加突出表现为外源借鉴性。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时代高速发展,教育理念的创新也越来越体现为建立在高校内在追求和发展探索基础上的内源自发性。无论是外源借鉴还是内源自发,其产生的多元途径直接作用于选择的主观性,构成了教育理念创新过程中理性选择的存在基础。

三、如何做好理性选择

(一)准确把握理性选择的内在属性

1.理性选择的实践性

高校作为教育的承载主体,面临着思想多元、信息多元而逐步丰富的理念创新资源,在可借鉴或选择的众多创新理念中,体现选择的理性是以实践作为唯一衡量标准。一是准确理解教育过程中人的决定性作用。教育的过程是思想、文化、知识传承创新的过程,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受体,人都是第一性的,因此创新理念的选择必须以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和成才特点为前提,理念的创新才具备指导性、实践性。二是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的职能。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成长是社会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接、交融的阶段,其地位和功能是重要的,同时也是有限的。教育理念创新的目的是提升教育的延展性,这种延展性体现为受教育者的潜力开发与积累、自我更新意识及能力的萌发与形成,因此对创新理念的选择必须内化于高等教育的职能存在。

2.理性选择的多元性

高校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聚合体,教育理念创新的需求是多元的、来源是多元的、模式是多元的、内容也是多元的,多元化的创新构成决定了理性选择的多元性。其多元产生的原因是人由于社会分工和成长过程的差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需求是不同的。创新理念的实践于教育管理者来说,更多体现为教育体系、教育模式的变革与深化;于教育实施者来说,教育理念的创新更多体现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更新;于受教育者来说,更多体现为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吸收与贮存。由于人在主观上对不同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序列,因此符合选择主体需求的理念更易被采纳,如果这种选择的根源是实践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那么就是理性的。因此,在面对教育理念创新中,要客观认识创新理念的形成背景,尊重不同群体的选择方向。

3.理性选择的延续性

创新理念选择的延续性来源于同质选择中首次选择的正确,形成于有效实践结果的累次叠加,而经实践反复印证有效的选择偏好易在主观上形成为思维定势。虽然理性选择范式的基本理论假设是:人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同时人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但实际上选择主体更乐于按照已有经验、思维定式固化选择方向和行为方式。基于此,在面对众多可供选择的创新理念中,始终保持理性选择的根本是理性思维的养成,这种养成来源于对有效实践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主观批判。因此,在教育理念创新中,除不断巩固和保持创新意识的存在外,还应不断突破固有的思维习惯,才能筛选出最为符合发展实际的创新理念。

(二)自觉破除主观世界的思想防卫

教育理念的创新如仅体现为理论层面的创新,伴随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步淡化认识的差异,但其只要作用于实践层面,其必然体现为教育实践的变革,这种变革无论是教育体系、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的改变,在客观上不可避免的偏离于部分成员的主体认识,甚至损害其自身利益,往往会被认为是创新主体强加于决策受体的强制性变革,进而会激发主观意识中的防御本能,体现在客观行为的惧怕与抵制,这种抵制反作用于创新主体,往往导致选择理性的削弱甚至背离。因此,教育理念创新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求同存异的原则。求同存异是正确处理创新理念实践化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创新主体要允许理念创新过程中不同声音的存在;另一方面,在尊重个体基础上,要正确认识抵制背后存在的理性,要通过寻求创新过程中价值的契合谋求共同意志的回归。

二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是推动理念创新实践化的根本手段,“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物的发展始终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因此无论是理念创新的程度还是创新理念的选择,甚至在创新理念实践推进的过程中,都应充分考虑创新受体主观意识的趋同度和可承受度,一方面,通过循序的原则逐步发现、修正偏离实践的理念漏点;另一方面,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步削弱、同化受体的防御心理。

三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与时俱进是理念创新的根本属性,体现的是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内在关系,还体现创新主体和受体伴生于时代进步而同步发展的利益述求和心理需求,更应体现高校自身的发展思路与规划、特色和传统、目的和途径。

(三)努力营造理念创新的多元生态

由于理念的形成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每个组织成员既是创新的受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因此每一个创新的理念都是组织个体通过教育实践过程整合出的思维亮点和认识突破,体现着组织成员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个体追求,虽然个体理念的差异性存在直接影响或制约于整体理念创新的同步性,但由此构成的多样化、多极化创新生态,一方面,可以填补创新体系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创新理念选择的理性覆盖,同时,整合、同化后的个体创新对整体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助力作用,因此营造并保护好理念创新的生态多元对于拓展选择途径、比对创新质量和维持创新动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营造多元化的创新生态,一是主体目标的强化和创新原则的确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组织、引领和实践者,通过思想引领、意识作用甚至行政干预的手段强化理念创新的目的指向,这种指向作为高校未来发展的主体预期,即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律,还要体现高校组织成员整体的利益趋向,因此多元化创新生态的构建要服从、建立并服务于高校现阶段建设任务和远期发展规划。二是首创精神的激励和创新意识的培育。多元化创新生态的构建在体现目标指向的同时,彰显着同一目标下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与整合,组织成员作为教育理念具体化的实施单元,更易在实践层面感知并完善创新理念的运行效能,尊重并肯定个体的创新选择和实践评价既可突出组织成员的价值实现,又可以通过强化个体的创新认识不断丰富教育理念的形成层次和实践内容。三是共体形成和个体创新的协调与统一。主体教育理念创新,来源于多数组织成员对个体教育理念创新的认同和趋合,因此即便在同一目标指向下,创新的生成途径、实践模式及功能认识都可能因为个体差异存在而不同甚至对立,因此除突出高校在发展方向、体系构建、教学组织等宏观领域的主导作用以外,還应明确组织成员在教学模式选择、教学内容更新等微观领域的主体地位,突出创新的适应性、包容性和层次性,才能建立稳定的、理性的、和谐的多元化创新生态。

总之,教育理念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创新理念的实践化过程就是高校发展的过程。高校作为社会化的组织,在面临思想多元、利益多元的情况下,对多元教育理念的包容和选择很难有确定的理性标准,只能将创新的理念融汇入教育实践,通过时间进行检验。因此,处于占据思想主导地位的高校,必须“保持教育理念创新的开放性、警惕性,浓缩大学利益相关者的集体智慧,以敏锐的触觉感知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在思想交流、批判与反思中不断赋予大学核心理念新的内涵”,才能探索出符合内在需求、凝练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高和荣.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2]刘献君.适应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4-11.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联资助课题,课题编号:1123-2。

猜你喜欢

理性主体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