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快乐音乐
2015-05-30董振涛
董振涛
随着社会经济变革发展,传统的学校音乐理论、音乐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出难以适应的状况旧理论的教与学位置关系、教材的局限性,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也不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一款新兴的快乐音乐思想,广泛的受到关注,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如何将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课的质量,学生的健康水平,能力的培养,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需要。
快乐音乐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的音乐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音乐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其根本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快乐的体验、感受音乐来促进健康,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一、中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学的音乐教育实施了新课标,突出了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淡化,进一步明确了学生是主体,把情感体验放在了比较重要的地位,明确了中学要采取快乐音乐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由于音乐教师长期从事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定式,加之新课标提出的时间较短,教师还没有完全消化,所以未能全面的掌握并领会新大纲精神及快乐音乐的内涵,以至一段时间以来在学校里出现了音乐课“越乱越好”、“越闹越好”“越开心越好”的教学。同时,也有些教师运用了部分快乐音乐的思想,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音乐作品,学生也的确成了主体,但是学生们在没有较多指导下,进行的音乐学习很局限,现在绝大多数的孩子,对港台的、流行的音乐非常的感兴趣,整堂课都是在欣赏这个歌星出的新专辑,那个歌星出的新专辑,且多数的课如此,这样学生的对音乐的体验也只局限在某种程度上,以至于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学生也学不到更广泛的音乐知识,其实这样并没有发挥快乐音乐的作用。为此,我想和中学音乐教师们一起探讨、理解快乐音乐的含义,并能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学音乐教学,合理运用快乐教育,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快乐音乐的必要性
传统的音乐教学大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音乐教师的教育培养,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积极性的泯灭。失去兴趣的学习,不能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不能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学生也不会进行有效的学习。快乐音乐十分重视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快乐音乐理论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兴趣和动机是构成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学生从事音乐学习的基础、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均不相同,教师只有最大限度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音乐课,教师在教唱《我的中国心》,先花了10分钟讲解乐理知识,然后又花了20分钟讲解作者、作品背景、香港澳门的回归以及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最后只剩下很少的时间学唱歌曲了。这一节课,初看起来似乎内容丰富,知识全面,形式多样,讲解透彻,能较好的体现教师的教授基本功,可是深想一点,就会觉得这堂课似乎成了知道讲解课。这样的课,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更别说从中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音乐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音乐本身的性质与价值。我们的音乐课堂应该是一个快乐的音乐天堂,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快乐。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快乐音乐的可接受性及应用
(1)兴趣式教学。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时的优先注意倾向和从事某种活动时的爱好倾向, 按兴趣的起因划分,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需要而产生兴趣,为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而对事物或活动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为间接兴趣。这两种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与训练都是必要的,它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训练,提高他们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习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没有间接兴趣,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目标和恒心。因此,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的结合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基于以上我认为,教师应该在上课前几天,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上课的内容,或者教师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选择上课的场地,例如:把舞蹈、游戏融入到音乐课上,把各类的乐器请进教室,让学生亲身的体会,直接的接触。灵活运用电化教育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创设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诱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这样既可以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也乐于接受从中学到了许多的知识。
(2)启发式教学。中学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一些必修的内容于学生来说,枯燥、难学,内容有些深度,想能够正确掌握有些困难,而且学生也不乐意去学,教师教起来也比较费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可带有强制性,应该运用启发式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要让学生自发的、自主的享受音乐的乐趣,自己领会并最终学到知识。例如:我曾听过《火车开了》这样一节课,老师把火车拉响汽笛,从远处开来,又从身边开过去的聲音录音,放给学生听,感受声音变强又变弱的变化效果,听完后,老师就问:同学们能听出声音的强弱变化吗?老师带者殷切期望的目光,带有启发鼓励信任的话语,激起了学生创新的欲望,他们跃跃欲试,想把自己理解和体会表达出来,结果,学生的声音感觉出奇的好,渐强减弱的变化唱的惟妙惟肖。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行为与身心发展也随之改变。学校音乐教育只有顺应潮流才能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现今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正是处在变革时期,培养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过去的传统音乐教学理论,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我要学生学”的被动模式,逐渐被学生主动积极的练习,“我要学”的快乐音乐新模式所代替,这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作为音乐教师应在各个方面提高自身能力及修养,逐步适应变化,找到合适的途径,并最终胜任岗位。音乐本身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通过快乐音乐达到教学目标和任务,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使得学生在活跃、愉快的音乐教学中身心得到发展,生活增添色彩。以上是我的一些浅知拙见,我非常希望和中学音乐教师一道,理解快乐音乐的内涵,研究、探讨快乐音乐在教学中的应用,更好的发挥快乐音乐的作用,以便完善自身,作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教师。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三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