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应成为多面手
2015-05-30陈连祥
陈连祥
摘 要: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书写绘画能力三个方面,论述了美术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创作;剪纸;翰墨
近年来,学校为教师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不但学习了教育教学理念,还为教师练就基本功创造了诸多条件,倡导每人有“一绝”。这使广大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提高。然而就美术学科而言,光有“一绝”是不够的。应在会作画的同时,潜心研究书写,能写好钢笔字,能用水彩笔绘画,也能用毛笔作画,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的楷模。
一、教师应成为创作能手,引导学生捕捉游戏场景,培养实践创作能力
儿童绘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年龄特点、难易程度各有不同。例如:在一年级美术课上,我让学生回忆向日葵开花的场景。先让学生说一说向日葵开花时,周围有什么动植物?(有蜜蜂、蝴蝶、蜻蜓,地面上还有小草、小花)天空怎么样?(瓦蓝的天空有太阳、白云)你在做什么?(举着带叉的树枝,让蜻蜓落在上面)你能把这个场面画下来吗?(分成小组,相互交流画法)
教师走向每个小组,指导学生,解决难点(人物动作)。也可在黑板上画出昆虫的样子及人物姿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一幅创作图画。
再如,在三年级美术课上,我先问学生:“课间十分钟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塑料飞碟)什么颜色的?(五颜六色的)你们几个人玩?(三个人)能说说玩法吗?(站着,手拿飞碟,举过头顶,一拉发动机关,彩碟就飞出去了。我们还比赛,比一比看谁的飞碟飞的最高最远)你们能把当时玩的样子画下来吗?”然后按小组活动,相互交流画法。教师深入小组,帮助解决人体动作这个难点。这样的绘画方法就是创作,没有图片,没有临摹,而学生的绘画情绪却很高。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能体现出美术教师的基本功底。教师走近学生,指导学生解决画画过程中的难点,培养了学生大胆创作的能力。
二、教师应成为趣味剪纸能手,让学生体验剪纸情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应在低年级教材中,渗透一些对称图形、百变花团等剪纸方法,目的在于:第一,传承祖国的民间艺术,为剪制复杂的图案奠定基础。第二,剪纸无论是做广告宣传,还是室厅装饰,都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令大众喜欢。第三,剪纸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剪纸教学曾陷入困境,其原因是师生缺少剪制工具,考虑安全因素,不提倡让学生购置这类金属工具,使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笔者建议,由美术教师向学校提出申请,购置一套小剪子。比如,全校班级人数最多30人,那么只需购置30把小剪子,可供全校各班使用,由美术教师专人负责,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监护下使用,用完后按原数收回。这样既有安全保障,又能使教学顺利进行。
剪纸内容,除教材样本外,教师应灵活掌握内容。比如,剪一只对称形蝴蝶,教师指导学生先将纸对折,然后画出半只蝴蝶的图案,再动手剪下来。一节课从引课到剪完,只需20分钟就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做什么,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准备。可以再剪一张连体蝴蝶图形,将一张纸“十”字形对折,画好一只蝴蝶图样,注意翼部连接,剪下来就是4只连体蝴蝶了。没有色纸可用白纸,然后放手让学生涂上颜色,也很美。
连体图形不一定都是对称的,关键是要找到连接点。笔者在剪侧体“雕”时,把纸叠成4令,只画出一只完成的雕的图案,留出嘴部和尾部的连接,剪完打开后就是4只完整的嘴对嘴、尾连尾的“连体雕”了。
高年级的剪纸要复杂得多,尝试人物、动物、花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剪制顺序,先难后易。如剪鱼,先剪难点的地方——眼睛、鱼鳞,后剪容易的鱼鳍及外围。要鼓励学生搜集市面上张贴的剪纸作品,或买一本剪纸的书稿,教师帮助复印,指导剪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板画、墙画展览或上级举办的少儿书画竞赛活动,让学生每完成一件作品就产生一种成就感、喜悦感。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剪纸行家。
三、教师应成为妙笔翰墨能手,鼓励学生尝试用笔,用墨,培养书写绘画技能
书法不仅仅是为教学而练,更是我们每个人自修的一个方面,是自我陶冶情趣的方式。学生要多揣摩书法家的名作,以楷书练习为主,楷书流畅后,再学习行书或隶书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美术教师要练就一手好的毛笔字和高质量的毛笔画。在课前范画引导时呈现给学生,如松、梅、兰、竹、菊,树、鸟、虫、鱼、花等。
教学时,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一笔笔勾画,掌握好浓、淡、干、湿的用墨技巧,以写意画为主。注重不同动植物的形态,如有风时、静止时植物的形态,鸟在飞翔及停落时的形态。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展现才华,使每一个学生都对学习感兴趣,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绘画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创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