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所见的春秋时期儒家饮食思想
2015-05-30柴婷
柴婷
摘 要: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带着统治阶级的深重烙印,却涵盖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思想的一般状况,无疑代表了当时的饮食文化思想,对中国饮食思想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关键词:论语 春秋战国 饮食文化
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实,孔子在饮食方面的思想成就,也充分反映了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饮食文化。孔子有关饮食研究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乡党》中,他从饮食礼仪规矩烹饪原料的选择、食品的加工、烹调的火候、食品的营养与卫生标准以及进食过程中的食量、酒量等都作了详尽的记载。本文拟就孔子在《论语》中所体现的饮食思想作一些初步的考察。
一、饮食要讲究礼仪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日常生活中,向来都是注重讲礼仪、循礼法、崇礼教、重礼信、守礼义,这也是中国人的尚礼传统。讲究饮食文明无疑也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而国人对饮食文明的要求,首先是从孔子开始的。
孔子要求在饮食之时,应该按章循矩。先秦的祭礼、少牢礼、乡伙酒礼,在宰杀猪、牛、羊时,都要求有一定的割法,孔子吃肉类,但凡“割不正,不食”,古人在宰杀猪牛羊时,对其肢体的分解,也都有一定的分解方法,不是按那种方法分解的,就叫“割不正”,这是违背礼法的,所以,孔子不食“割不正”之肉。其次,孔子也非常注重伦理观念在饮食过程中的实行,体现之一便是充分尊敬同席之老人。其实,在现代的很多正式或非正式的用餐场合下,我们仍然是十分尊重年长之人,让长辈先入席就座。这其实也是对孔子饮食文化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扬。孔子说“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孔子和本乡人或者朋友一道喝酒吃饭,一定要等老年人先离开座位,然后自己才能离开。这纯粹是一种行“礼”的表现。另外,孔子也十分注意就餐时的环境和筵席的性质。“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意思是孔子在和家中有丧事的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从来没有吃饱过。这本身就是对于用餐周围环境和人的注重和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内在的“仁”精神气质。
总之,孔子的饮食生活和他的饮食思想,在那个时代无论是食品结构、烹调工具和烹调方法,还是饮食习惯和风格,都比较简陋和粗糙。当时人的平均寿命仅30岁左右,孔子却享有73岁高寿,充分证明了孔子饮食思想的正确性。孔子认为:“中人之情也,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逸,从欲则败……。”孔子不贪图口腹之欲的满足,相反还警惕自己安于贫顿“不足”,以使自己永远有“禁”,有“度”,永不“纵欲”,因而终生执著追求“仁”和“道”的真理。孔子在物质生活上安于简约淡素,不仅是基于他早先的经济条件和长期的生活态度,其根本还是在于一种思想境界。
二、节制饮食、适可而止的思想
这种思想还体现在《论语》的很多篇章中。孔子还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荣华富贵,而在于实践“仁”的道德,把自己培养成为仁人君子。在饮食方面,就是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孔子自己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同时他还要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觉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这也是孔子从其礼学、仁学出发,对统治阶层人物以及一般人提出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符合古今“修身养性”的养生之道。更是体现了他节制饮食,适可而止的饮食文化思想。
如他所说,孔子日常饮食的确是很俭朴的。《乡党》云:“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可见“盛馔”对孔子来说是难得的“牙祭”,并不是每餐都可以吃得到的。其实孔子并不是吃不起,而是在实际生活中节制饮食的结果,而且“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另外,孔子的“食无求饱”观念与传统医学中的“过食损寿,节食益寿”的养生之道也是不谋而合的。
三、科学而合理地搭配食物
《论语·乡党》云:“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食气,即谷食、饭料。也就是说在饭桌上的肉再多,也不要超过米饭的份量。的确,从现代饮食文化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简单的养生问题。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古代儒家的食礼中也反映了这一具体文化特征,而且农业文明下自然会以素食为主要食物。孔子要求人们在主辅食品的搭配上,要合理而科学,以主食为主。主辅食品搭配得当,能充分利用动、植物性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使人体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营养物质。
这种思想贯穿于春秋时期的士大夫阶层的饮食文化中,对于正餐和酱类的搭配的严密苛求也非常清楚的反映了这一点。在《礼记·内则》中,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多种正餐和调味酱相互搭配的例子。而孔子在《论语》中也着重提出了饮食搭配的重要性,尤其是正餐与调味食品之间的轻重主次与佐餐的地位。他甚至于认为“不得其酱,不食”,意指正餐必须要由合适的调味食品来配伍,而且对于给正餐调味的佐餐食品的“气”与“性”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即便是同一种主食的配餐酱料,也必须要严格地符合时令,春佐以葱酱,秋佐以芥酱。这不能仅仅视为是食材受时令所限而导致的结果,而是反映了春秋时期儒家倡导顺应自然的一种生态伦理思想的体现。另外,孔子还在《论语·乡党》中提出,主食吃完后,姜可以不立即撤下,但也不应食用过多。这种看法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也非常符合医学理论,生姜有温中回阳的功效,适量食用可以益气养体,但生姜也有发散的作用,不宜一次性食用过多。
四、主张饮酒要适可而止
春秋时期饮酒之风盛行,从这一时期出土文物中的酒器数量之大,形制之多,也可以反映出来。而孔子本人也非常喜欢饮酒。但饮酒有两点对于儒家而言是不可接受的,首先就是过度的饮酒往往对于伦理秩序是一种威胁与挑战。尽管酒精含量比较高的蒸馏酒直至宋朝才出现,但过量的酗酒同样可以使饮酒者造成逾越纲常的潜在威胁。另一方面,酒的酿造则是以粮食为原料,在农耕技术仍不甚发达的春秋时期,大量的酿酒则意味着对于粮食的浪费和置百姓生死安危与不顾。孔子在《论语》中对于有节制地饮酒的态度,也多是基于以上两点的考虑。对于前者,孔子在《论语·乡党》中提出了“唯酒无量,不及乱”的看法,主要是说“人们尽可开怀畅饮,喝酒不用限量,但不能因醉酒而使得行为逾越法度。对于后者,孔子则提出“不为酒困”,意指可饮可不饮,切不可将酒作为日常饮食中一个必备的组成部分,无酒不欢,嗜酒无度。孔子的这种观念也十分值得今人借鉴。
五、粗茶淡饭的饮食思想和虽贫犹乐的养生之道
春秋时期,精细化的饮食是士大夫阶层身份的体现与象征,是一种维系社会伦理的“礼教”,但这并不排斥儒家思想对于安贫乐道的勤俭生活的倡导。孔子在《论语·雍也》一篇中,对于其学生颜回的赞扬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认为颜回“箪食瓢饮”,从不贪恋物质生活上的满足,非常值得人们学习。孔子在《论语·述而》中也曾经感叹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也。”意指就算是粗茶淡饭,清汤寡水,没有像样的床榻,贤人也一样能够在这样的生活中体会到乐趣。孔子承认饮食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即所谓的“饮食男女,人之所大欲也”,但他也呼吁人们不要过于关注物质上的享受,而是应当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今天看来,这样的粗茶淡饭的饮食思想对于物质生活丰富的当下更具有现实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带着统治阶级的深重烙印,却涵盖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思想的一般状况,无疑代表了当时的饮食文化思想,对中国饮食思想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2] 史记·孔子世家[M].中华书局,1959.
[3] 史双元.文学作品中的饮食文化[J].教师博览, 1994 (10).
[4] 张立华.文学视野下的中国饮食文化探析[J].芒种, 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