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企业外宣文本的翻译

2015-05-30杜召苓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目的论

杜召苓

摘 要: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从语篇重构、视角转换的角度探讨企业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误区,并以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进行实例分析,提出企业宣传翻译可行的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地达到有效推介和宣传的目的。

关键词:目的论  企业外宣翻译  语篇重构  视角转换

一、引言

国际交流中的外宣特指面向国际的对外宣传,主要以外国人为宣传对象,传播中国的真实情况,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先导与桥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宣传中国、树立形象”(丁代书 1996:53),企业外宣翻译作为其宣传重要的一部分,其翻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然而翻译质量的优劣极大的影响了企业更好地走出去的潜力。而语篇重构和视角的转换是企业的外宣翻译中容易忽视的几点,由此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对外的有效推介和宣传。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从语篇重构、文化宣传与视角转换的角度对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进行实例分析,总结出企业外宣翻译中可行的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地达到有效推介和翻译的目的。

二、外宣翻译文本的理论基础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Newmark, 1988)将文本划分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而企业外宣文本归属于呼唤型文本,其目的是向目标受众宣传企业自身的形象和推销企业产品。而在现今诸多的企业外宣文本中,以上功能常被忽略或被弱化,因此,译者在企业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应注重目的语受众的需求和心理,以及源语文本的特征,适当运用可行的翻译策略。

三、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翻译材料做实例分析与翻译策略

Vermeer(1996)指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结果的行为,而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完成; 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要位置。由此可见,翻译目的论强调译文应该在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其目的,从而选择适宜可行的翻译策略,笔者根据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翻译材料为实例,并结合翻译目的论,指出企业外宣中易出现的误区并提出如下的翻译策略。

(一)企业外宣翻译的语篇重构策略

作为呼换型文本,译者在进行企业外宣翻译时,应该依照宣传文本的特点,注重读者的中心地位,确保读者对译文的接受性,确保译文的可读性。汉语和英语两者有极大的不同,其表现为汉语重行和,而英语重意合(刘雅峰,2010)。语篇重构的出发点是翻译目的,重构后的目的语文本必须是在目的原则主导下的连贯和忠实(Nord 2001:12)。

例1:华能威海电厂三期2×680MW(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投产即实现满发、稳发,被华能集团公司认定为精品工程。

译文:Huaneng Weihai Power Plant Phase III 2 × 680MW Ultra-supercritical Coal-fired Unit was put into operation with full-load and stable power generation, and was identified as a quality project by Huaneng Group.

与中文企业的外宣思维不同,外语企业外宣侧重读者理性和逻辑思维习惯,由此在外宣翻译中,译文应当遵循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的思维逻辑。而上述的译文却直接采用了拘泥于原文的逐句直译法,没有按照上述思维调整语序,不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造成了逻辑混乱,无法为目标受众提供主导信息,消弱了吸引潜在客户的能力,正确的语序调整应为Huaneng Weihai Power Plant was identified as a quality project by Huaneng Group as its Phase III 2 × 680MW Ultra-supercritical Coal-fired Unit was put into operation with full-load and stable power generation通过此调整,译文更易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二)企业外宣翻译的视角转换策略

费米尔认为依据翻译目的和实际的需要,译者可以对原文本进行必要的调整,此外,译文应该符合翻译指令的要求(Vermeer, 1996)。翻译指令是根据译文预期功能、目的语读者等因素而做的综合决定,其通常由委托人所制定,由此在翻译企业外宣文本时,译者应依据其翻译的指令和目的来确定其译文的视角。而中文的外宣材料通常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表述,以烘托、营造出实力雄厚的企业形象,这与运用“第二人称视角”,以客户至上为理念的外语企业宣传资料形成了鲜明对比。

例2:山东电建一公司真诚期待同各界同仁,共谋发展,共赢未来!

译文: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No.1 Company sincerely looks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colleagu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seeks common development and pursues win-win future!

为体现目标读者的中心地位,激发其共同参与的欲望,引起其共鸣,可将上例中的第一视角的“山东电建一公司”改为第二人称视角,修改后的译文则为: welcome to cooperate with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No.1 Company, here you can rest assured of the common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brilliant win-win future. 由此,修改后的译文中,更好的注重了目的语读者的可接受性,有效的做到了企业的推介和沟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山东电建一公司电视片解说词的翻译中,译者应考虑到源语与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思维习惯以及视角的不同,遵循目的论的原则,采用语篇结构重构以及视角转换的策略,以有效的实现企业推介和宣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丁代书.浅析外宣与内宣的联系和区别[J].新闻界,1996(2).

[3] Vermeer,H.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Som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M].Berlin:Heidelberge,1996.

[3] 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2001.

[4] 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Prentice Hall,1988.

猜你喜欢

目的论
目的论视角下石油贸易文本中从句的特点与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西安高校简介翻译探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广告英语翻译探析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修辞手段在经贸新闻外宣翻译中的渗透
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商标零翻译研究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