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接受理论角度探讨Moment in Peking中民俗文化传输的翻译策略

2015-05-30华文婷吕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林语堂

华文婷 吕乐

摘 要:从语言及翻译学角度来看,林语堂的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属于一种翻译,虽然该小说的文字形式是英语,却不同于其他的英语作品,其取材于中国文化,对中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成功地将中国民俗文化推向了世界。接受理论强调的是译语读者在译文中的地位,在该理论框架下,作者将引用书中的实例并结合中国民俗的实情来分析该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传输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Moment in Peking  林语堂  民俗传输  翻译策略

一、林语堂与Moment in Peking

Moment in Peking是我国著名的双语作家林语堂用英文写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不仅是一部描述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下几个大家庭起伏命运的历史小说,而且还是一部用英语娴熟地介绍旧时中国民俗文化的风俗小说。全书是以中文思考而后以英文写就的,其中涉及大量“国俗词语”的英译处理。[1]林语堂的文化身份决定了那些体现中国文化特征的人物、事件、场景及意象最初在他脑中是只可能以中文的形式呈现的,也就是说这部作品是中国人用流畅的英语讲述的中国故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2]因此,从语言及翻译学角度来说,Moment in Peking就具备了翻译因素,该作品的英文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汉译英的翻译过程,其目的在于向西方传输中国的民俗文化,为中西文化搭架了沟通的桥梁。

二、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即“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提出的。[3]该理论将以往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研究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读者身上。也就是说,文学翻译中如何选择翻译策略并不是译者随心所欲的行为,译文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接受能力也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而译本的价值也在于是否实现了读者对译本的接受和理解。

三、归化和异化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直都面临着异化与归化的选择。施莱儿马赫曾提出:“只有两种翻译方法。译者或是尽可能保持原作者的位置不变,让读者去接近原作者;或是尽可能保持读者位置不变,让原作者去接近读者。”[4]归化和异化是相辅相成的翻译方法,任何人想在翻译上取得成功,都应善于兼用这两种方法。林语堂在创作Moment in Peking时,正是采用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在接受理论的框架下充分运用了这一翻译策略,既传输了中国文化,又考虑到了读者的感受。下文将运用Moment in Peking中的实例进一步地探讨接受理论下文化传输的翻译策略。

异化(Foreignization)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中的异国情调。[5]最典型的例子就是Moment in Peking中对“冲喜”一词的翻译。

例:Second, because she believed in Tsinghai, or confronting an evil by a happy event, in short, having the wedding while the boy was ill. [6]

第二,她相信冲喜,在病中给儿子完成花烛之喜。[7]

此例中,林语堂采用了异化中音译加注的方法。异化能让西方读者体会到独特的异域色彩,给读者一种新鲜感,但考虑到接受理论下的读者感受,作者又对“冲喜”进行了详尽描述以增强西方读者的接受性,便于西方读者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这也正是该作品的魅力所在。林语堂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所以林先生在书中大量的使用了这种方法,如“粽子”异化为“tsungtse,these were solid tri- angle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stuffed with ham and pork or black sugar and bean flour,and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and steamed”,既保持了中国的传统食品粽子的传播的原汁原味,又使西方读者对粽子有着无限的向往。

归化(Domestication)是以目的语文化为主导的翻译策略,即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8]

例:The message expressed profuse thanks to Mr. Teseng for this great favor, never to be fully required if Mr. Yao became a dog or horse in the next incarnation to serve him. [9]

曾先生的大恩大德,姚思安来生做牛做马也难报还,真是千恩万谢。[10]

此例中林语堂将“做牛做马”归化为“became a dog or horse”。在汉语文化中,这句话是用以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其中“牛”象征着勤劳与忠诚,而带有“狗”的句子通常含有贬义,比如“走狗”等。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狗则是温顺的宠物,是人心灵上的伴侣,从“lucky dog”等词语就能看出“dog”在西方文化中的正面意义。为了遵循可接受性原理,顺应西方读者的文化心理,应选用“dog”一词来表达正面意义,因此作者在表达姚思安对曾家相救木兰的感激之情时采用的不是“cow”而是“dog”一词,这是用英语中约定俗成的具有相似意义的词语来归化翻译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Moment in Peking的英文创作经历了语言和文化的双重转化,映射着中国文化的翻译,是地道的中国产物。[11]在创作该作品时,林语堂有选择地采用了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传输策略,充分考虑读者感受,表现出了可接受性及其文化传播的价值,既弘扬了本土文化,又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预期的令人满意的文化传输效果。

参考文献

[1] Robinson,Douglas.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2002.

[2] Lawlence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1 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5.

[3] 林语堂.我怎样写《瞬息京华》[J].宇宙风,1940(5).

[4] 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 .中国翻译,2004(2) .

[5] 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 2001, (1).

[6] 陈建宪.论民俗与文化的关系[J].民俗研究,1992(4): 1-7.

[7] 林语堂. Moment in Peking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8] 张振玉.京华烟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林语堂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探访林语堂故里
纸与墨,传奇人
——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感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林语堂“无为”翻译观探析——以《老子的智慧》为例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