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晨读经典

2015-05-30宁中孟王绪霞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大学生

宁中孟 王绪霞

摘 要: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华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象征的体现。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日益重要,国学的传承与弘扬已是时代的主题。本文将尽最大可能把国学热从学科的研究推向大众的文化普及,从学术走向生活,把纯学理的国学典籍知识探讨和活的精神文化指导的联系呈现于读者面前,故命名为《晨读经典——对创新性传播国学经典的思考》。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国学经典的“前世今生”。第一部分详细论述国学经典的起源发展,从四个方面进行总结:(1)从先秦萌芽到秦汉时的繁荣鼎盛。(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国人“救亡图存”的误解和盲从。(3)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国学在政治运动中的“命途多舛”。(4)从改革开放后到“十八大”期间,国学的复兴和重生。第二部分说明当今大学生对晨读经典的现状问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1)困境——当代大学生人文修养缺失的现状不容乐观。(2)出路-国学经典是精神寄托的永恒主题。(3)矛盾——国学经典学科发展滞后于现实文化的需求。(二)国学经典的“凤凰涅磐”。第一部分阐述革新除弊的具体措施,从国方面、社会方面、学校方面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说明晨读经典的意义。综上所述,《晨读经典——对创新性传播国学经典的思考》一文的实用价值主要是体现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弘扬仁义礼智信的中华精神,提升国人的人文修养。

关键词:晨读  国学经典  大学生  创新传播

★基金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40058

一、国学经典的“前世今生”

(一)寻根溯源——国学经典兴衰演变的历程

近百年来,国学的地位由意识形态的巅峰迅速滑落到低谷的境地,长期处于被否定被贬谪的生存境界之中。90年以后国学重新焕发生机,国学回到了理性思考的世界和哲学研究的话语之中,国学的生命发展之旅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

1.从先秦萌芽到秦汉时期的繁荣鼎盛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学术繁荣、学派竞出的时期。其时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急剧的变革,导致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和学术思想的争鸣,从西周初年的萌芽期到战国全盛时期。梁启超描述为“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如春雷一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炸裂,热石竞飞于天外。壮哉盛哉!”①刘歆的《七略·诸子略》明确列出九流十家。形成“诸子锋起,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成就了国学的元典时代,也是国学学术发展史上成果最为辉煌的时代。

汉初统治者慑于秦亡的教训,抛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崇尚黄老之学,汉初盛极。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到魏晋时期以何宴、王弼、等为代表的反正统哲学思想的出现,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建立,使哲学思想呈现出复杂的新局面。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国人“救亡图存”的误解和盲从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攻破了清王朝闭锁的国门,这给“地大物博”和“天朝上国”自居的国人敲响了警钟。伴随而来的是“西学东渐”思潮的兴起,西方列强运用经济、文化的优势,大力宣扬西方中心论,以此来削弱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于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价值体系受到国人的口诛笔伐,出现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鲁迅激进的国民劣根性批判,胡适和陈独秀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来,为了摆脱落后的局面必然要摆脱落后的思想状况,而这也必然预示着要拿“国学”开刀,另一方面如陈独秀在《东方杂志》34卷发表《孔子与中国》,明确提出:“在现代知识的评定之下,孔子有没有价值,我敢肯定地说有。”在激进的民族运动中是否会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泼脏水的时候,连婴儿同洗澡水一起倒掉”②呢?

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是在运用外来的文化经验和思想成果,导致国人对文化传统的忽视,力求建构一种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体制,实用主义及片面化的富强。在“西学东渐”的文化方针指导下,必然导致文化自信力的削弱和民族认同感的消亡,“国学”也在潜移默化的被忽视和淡漠,随着“集体焦虑”③和“苦恼意识”④在知识分子中的膨胀,不自觉的将“国学”与“落后”联系在一起,贴上了误解和盲从的标签。

3.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国学在政治运动中的“命途多舛”

极左思潮的泛滥,大众“薄古厚今”认识观念的形成,在“全盘西化”的影响下更加抨击国学的普世价值,极度的扩大了传统国学经典的“落后”面貌,以至于大众心中没有了“孔圣人”的崇高形象,反而是“孔老二”的模样深深烙印在民众的心底,将传统的光辉彻底抛弃。1950年中国开始了全方位的批判斗争,以政治批判的方式抨击学术交流,如对《武训传》、“胡风案”等的批判,到1974年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⑤斗争,孔圣人的形象被彻底颠覆,也把国学推向了死亡的边缘。到1978年学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改变人们了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但是那场革命在国人记忆里留下的创伤是无法消除的。

4.从改革开放后到“十八大”期间,国学的复兴和重生

自改革开放后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延续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艺术主张,国学成为了文化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出现了季羡林、钱穆、刘师培等国学大师。如1994年北大成立“文史哲综合实验班”⑥、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同年7月中国政府宣布在国外开设100所孔子学院,⑦宣传中国文化。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将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部分人因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国学”为口号谋利,甚至一些学者利用国学来装饰自己,打着国学的旗帜来“沽名钓誉”。当今社会是信息与技术的时代,国学的发展既是复兴也是重生。

(二)现状分析

1.困境——大学生人文修养缺失的现状不容乐观

大学生是文化象征的群体,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增大,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现了“负重”问题,并随之出现的是大学生为了应对就业问题,不断的热衷于实用主义、证书考试和技能学习,而逐渐减少了对人文学科、精神文化的培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以下心理现象比较凸显,大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挫折心理、抑郁心理,各占比例为20%、18%、10%。由此分析得出:其一,当代大学生为了摆脱心理困境,大部分学生尤其男生往往以酗酒、沉湎于网络游戏的方式来解脱心理患疾。其二,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往往缺乏心理应对能力,缺少人文精神的旷达和自我安慰,而选择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平之气。同时,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和吃喝玩乐,逐渐造成攀比和旷课逃学之不良习气。

2.出路——国学经典是精神寄托的永恒主题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未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但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必然会造成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甚至畸形,以及加剧心理压力。当大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是否会选择国学经典等书籍来寻求心理慰藉和释放精神压力?通过调查得知,有大约58%的人选择读书来缓解心理困境,在58%中选择儒、道、佛的比重分别为30%、18%、10%。调查分析看来,国学经典对改变大学生精神文化追求、文化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加强国学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矛盾——国学经典学科发展滞后于现实文化的需求

就当今社会发展而言,针对当代大学对国学经典的作用和意义及价值认识问题,我们做了相关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分析得出了相关数据:其一,有45%的同学认为学习国学经典对当今社会意义重大,48%的同学则认为学习国学经典对当今社会发展意义不大,5%左右的同学认为学习国学经典没有任何作用;其二,仅有30%的同学对中国文化持乐观态度,更多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国学经典持悲观态度,大约有25%的同学持失望的态度,50%的同学持焦虑的态度。

二、国学经典的“凤凰涅磐”

(一)革新除弊,国家、社会、学校携起手来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日趋重要,为了更好弘扬中华文化,我们必须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源,我们要牢牢抓住中华传统文化这源头之水,为我们提供不竭动力,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凝聚力。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国家方面

(1)改革教育体制机制问题,加强国学学科建设

面对“您觉得目前国学热在持续升温,还是渐渐冷却?”这一问题,觉得“不愠不火”的占38%,说明经典诵读的推广还不够深入。目前,经典诵读活动的机制还未建立,相关的保障措施未完善,从事此项活动的专兼职队伍尚未形成,活动经费筹措困难,直接影响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大都是高校教师、学生社团等依靠自身力量开展起来的自发性活动,从调研情况看,经典诵读未能有机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育教学督导等环节,缺乏制度层面的有力保障,缺乏机制的长效管理,因此极大地制约了高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我国传统学术注重综合性和创新性,而近代教育体制更多注重实用性,文理差异矛盾日趋加剧,影响和延误文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导致我国教育机制平面化和一元化;以至于不利于国学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调整文化建设结构,完善学校基础教育的课程安排

从调研中发现,近几年在全省开展的大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中,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此项比赛,投入相关的人力和物力去准备,尤其是承办每一届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的高校,更是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筹备。但是,从深层次来思考,活动表面上场面壮观、声势浩大,但在全校的辐射并不广泛,受益的学生也并不多,实际收获不大。其实,高校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应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持之以恒的实践过程中去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此来建构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境界。扬弃表面化、庸俗化等与传统人文精神背道而驰的思想因子。

(3)重视国学经典的普及,加大对学校教学的财政投入

大学的国学教育,要加大师资人才的引进、增加购买国学书籍资金投入。高校是国学研究的摇篮,国学院等的兴建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有利于国学的普世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2.社会方面

(1)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宣传效应

大众传媒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传播信息的作用,利用大众传媒,如报刊杂志、图书、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来学习经典,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推进国学经典的普及,利于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晨读

据调研,新乡学院88岁的颜景松教授,办了一个国学免费讲习班,带着大家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一讲就是23年。对国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他征得校领导的同意后,历时两年编写讲义,于1990年春开始在平原大学开办“四书五经”大讲堂,向老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免费讲国学,如《论语》、《诗经》、《道德经》、《楚辞》、《中庸》、《周易》、《大学》等文化经典。

(3)大量发展学堂、社团的文化吸引力

2008年12月21日至今,一耽学堂(河师大经典晨读)认真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人们思想道德修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自逄飞先生开创以来,在不同的公益实践活动中。学堂利用班会、早读、普通话课和礼仪课等时机,通过开展“百善孝为先”演讲比赛等方式,向学生说明不学诗、无以言的道理。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孝经》、《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使学生由不愿读到学会读、熟读,最后达到朗读背诵的程度。学生接受了经典,理解了经典蕴含的做人道理、道德内涵,明确了不学经典无以立足的道理。

3.学校方面

(1)将经典朗诵与时代趋势相结合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从秦汉至清末, 中华经典一直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最主要的课程内容。如《黄帝内经·灵枢》:“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孔子曰:“诵书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书,与古人谋。”⑧熟读精思,口诵心思一直是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法,经典也是最基本的课程。近年来,国内外基础教育领域,予以了焦点式的关注和更高的地位。现代教育制度建立之后,针对经典教育弱化的现象,朱自清先生早在1942年就从文化传承和国民教育的角度,重新强调了“经典训练”的必要性。近些年来,两岸四地更是掀起了中华经典诵读的新浪潮。1994年,台中师范学院的王财贵博士在台湾发起儿童读经运动,此举得到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支持,他还呼吁国人应重视文化断层现象,推动儿童中国文化导读。1995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冰心、曹禺、夏衍等文化教育界的老人提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中华经典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2)按选修课和必修课设置国学经典课程,纳入一定的考核

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⑨当今我们远离经典文学不仅会造成青年阅读和审美的衰退,更主要的是会造成心灵的荒芜和情操的低下,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现状,首要提倡阅读的国学经典,如《弟子规》、《论语》、《老子》等。其次将《论语导读》、《老庄导读》、《周易》设置成必修课。一方面因为他们小时候缺乏儒家蒙学经典的熏陶,需要补课;另一方面,儒家传统蒙学经典是儒家道德伦理观念最精炼、最通俗、最易记的表达形式,儒家传统蒙学经典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又体现了全人类的普世价值。1990年秋,《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⑩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3)搭建文化平台,发挥现代科技的积极作用

在前期调研中,课题组充分意识到在现今媒体社会中,有效利用各种校园媒体,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不同院校的特色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与传播。一要扩大高校经典诵读的阵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搭建平台,以校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站、校报校刊、板报等为载体,定期播送相关经典诗文,播放经典诗文的影像资料,发布经典诵读的相关活动(比赛)信息;开通QQ、人人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传播有关经典诵读的信息,大范围地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二要丰富高校经典诵读的活动内容。可根据不同类别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层次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二)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第一,经典诵读有助于学生的审美教育与人文思想教育。经典诵读可以读文入情,因情悟文,由文明理,让学生通过审美体验感悟人生,实现自我。经典诵读的核心是以德育人,因为每一篇经典往往都蕴含着一定的人文思想,让学生接受经典诵读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经典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写作能力。大量诵读经典诗文,除了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陶冶情操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大量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自己的词汇,正确的引经据典抒发自己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第三,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的记忆力明显增强,启迪智慧。“诵”绝不仅仅是“口”发音活动,它还丰富了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人的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经典诵读会让诵读者在反复诵读的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从而在对记忆力的拓展和优化基础上产生对学习能力的影响,起到开拓思维的效果。

国家语委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中华经典诵读,并加强中华经典课题的研究及中华经典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使中华经典课程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倡导并组织人们开展中华经典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普及工作,促进中华经典文化向全社会辐射。因为作为人类成员,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砥砺与精神家园。如其不然,国将不国,族将不族,民将不民。

中国的经典文化,特别是国学经典文化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对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和形式的创新,不仅可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人文修养,还可以将我国的经典文化在国内推广,吸引国外民众的加入,将中国经典文化推出国门、走向海外。这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同时诵读中华经典能产生强大的、无形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增强民族认同感。

注释

①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505/22/3518717_375041063.shtml.

② 胡可涛,葛维春.“国学现象”的理性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

③ 文雨.教育面临集体焦虑症[J].甘肃教育,2007(16).

④ 唐文明.中国文化的苦恼意识与现代中国哲学[J].孔子研究,2005(5).

⑤ 胡胜华.论“批林批孔”运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6.

⑥ 关万维.“国学热”今年有升温[N].深圳商报,2006-8-22(C01).

⑦ 张乐.中国要在海外建100所孔子学院[N].青年参考,2005-7-7.

⑧ 孟庆祥,等.孔子集语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⑨ (宋)欧阳修.文忠集[M].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

⑩ 《三字经》被选入联合国儿童道德丛书[J].河南教育,1994(7).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根植经典固本培元
传承中华文明 诵读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当代普及现状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