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5-05-30李秀芸

理论观察 2015年9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区域人才

李秀芸

[摘 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重大责任和必然选择。传统大学通过培养人才间接服务社会,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学与地方建立直接的合作联系。现实中由于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以及服务能力上的不到位等等诸多因素,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效能并不十分明显。要解决这些问题,立足地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平台,才能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合作共赢。

[关键词]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 服务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9 — 0159 — 03

一、引言

地方高校是相对于国家部属高等院校和中央直管高校而言的,类型上涵盖普通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地方高校一般为省(市、自治区)属高校,有的为地级市(州)属高校,部分由地级市财政拨款,部分属省级财政拨款。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对提升我国国民受教育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科学研究的职能也发挥得比较出色,相比之下,服务社会的职能发挥得却明显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强服务意识,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校地直接广泛合作成为一种必然。这既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给高校自身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二、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1.服务区域经济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从大学职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学为社会服务是一种国际性趋势。最早的大学诞生于欧洲中世纪,当时由于受君主和教皇的控制,其职能比较单一,唯一的职能是教书育人,为政治、宗教储备人才。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学在严格封闭的环境下运行,与社会发展很少联系,因此被形象地誉为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这种情况在19世纪初由于柏林大学的创办而得到重大突破,基于普法战争中德国的战败,时任教育部长威廉·洪堡适应德国振兴文化的需要提出了“学术自由”“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等新的大学理念,由此形成了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高等教育也相应变革,其职能由原来单一的人才培养扩展到包含人才培养、科研和为经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其中每项功能的产生都把高等教育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了一步,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正如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所说:“社会塑造了大学,大学也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1〕西方发达国家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发展的实践进一步表明,大学把服务社会作为核心理念,通过积极地用研究成果回报社会和工商业,能同时进一步提升自身存在的价值。比如美国,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林肯总统签署《莫雷尔土地赠予法》开始,其高校就已将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确立下来,并逐步发扬光大。通过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经济的广泛、密切联系、互动,一方面高校帮助区域经济创造了获得了显著的收益,较好地实现了其社会价值。从农业到工业、制造业等各个行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科技快速进步,许多的社会难题也得到了及时地解决。另一方面,美国高校通过依托知识应用这一途径也实现了自身的良性发展,由于企业和社会的大力资助,其办学经费、科研经费大大增加,经费充足了,教育质量也进一步得到提高。比较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遵循着教育发展规律,我们国家也不断调整制订不同阶段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比如2008年8月国务院主持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作出了2012-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需求预测,其中对高校的发展明确规定,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

2.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才特征各异,客观上要求应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塑造。高等教育除了培养高精尖研究型专业人才外,绝大多数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求生存”。地方高校往往是其所在区域的教育文化中心,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和资源优势:一方面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学科资源、试验设备资源及信息技术资源,而地方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许多急需解决的疑惑和难题,客观上为地方高校提供了科研课题、人才培养方向,二者如果能优化组合,就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形成现实的生产力。高校可以解决资金短缺和研究课题难找的现实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实现较强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和“985”和“211”等国家直属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大多处在区域中心城市,面向基层、面向一线,便于直接对接市场。其教学对象可以直观感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由于有着相似乃至相同的文化背景,便于与当地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可以为地方创造出新的产业文化;可以及时感受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机动灵活地进行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也是地方高校的特色所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只有百花齐放,多样性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健康进步。

3.区域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已逐步形成因不同自然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和地理位置因素等而发展成的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但总的来说,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粗放式增长明显、高层次人才资源匮乏、高新技术含量不足……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的引导、引领和支撑。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一是人才,二是科学技术,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国民素质提高的关键。一方面,地方高校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体,其运转支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重大。虽然大学收入来源多元化,但维持其日常运行需要购买的必需品和服务等的支出却主要发生在本地,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可以带来税收等,由此对地方经济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与侧重培养学术型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国家直属重点大学相比,前者更多属于教学型大学,其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也按学科设置专业,但其培养的人才更多侧重应用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宝贵资源,只有培养大量合格的适用人才,才能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方面,地方高校义不容辞。

三、当前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很大程度体现在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满足或多大程度满足社会的需求上。从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不难看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主体的地方高校,更应该加强社会服务方面的总结和反思。当前制约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有效发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存在着片面性。情况之一,一些地方高校对开展社会服务存在模糊乃至错误认识,服务意识淡漠,不愿积极、主动、深入研究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其中有的固步自封、盲目清高,认为地方高校是当地最高学府,潜意识中存在旧知识分子身上那种高高在上的自满倾向。有的担心出现失误,认为只要把教书育人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社会服务有畏难情绪。也有部分教学科研人员,认为社会服务投入精力过大,也没有多少经济效益,不如多写点论文和专著,评个职称来得实惠,因而不愿花精力服务社会;情况之二,人才培养中过分强调理论考试,目标模糊宽泛,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课程安排上往往强调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缺少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第三种情况体现在,一些地方高校不管自己处于什么层次,什么水平,都朝着高精尖发展,或热衷于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院校发展,增设学科,越新越好,设置专业,越多越好,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上述种种观念程度不同存在着,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影响了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工作的开展。

2.服务水平与市场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人才培养方面:一些地方高校服务定位不科学,盲目照搬重点大学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雷同,培养的人才规格单一,学校和社会之间难以形成匹配的供求合作关系;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错位,教育质量不能契合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像对中学生一样,眼睛只关注理论学习成绩,仅仅强调专业和学业,忽视市场,忽视其应用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技能的培养环节,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高不成,低不就”,理论根基和科研能力不如重点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能胜任生产一线工作需要,这也是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问题的根源之一。科学研究方面:从现实看,高校和社会之间缺少直接的合作与联系,科研转化率低,产学研三者之间脱节。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虽然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不少,被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也比较多,而且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问世,但科研转化率低的状况非常严重,与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许多科研选题脱离市场需求,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许多所谓的研究成果都是闭门造车而成,都是基于晋升职称或高校学术评估的依据需要,不主动了解产业需求,不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致使大量科研成果闲置或成为垃圾,企业却缺少技术的普遍现象。

3.服务依托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有深刻认识,但如何对接地方发展,不仅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经验,尤其缺乏相应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的支持环境。首先是缺少健全的供需信息沟通机制。由于地方高校与政府、企业间缺乏有效沟通,供需之间不能形成及时的信息传递。导致政府和企业的需求信息难以在第一时间传递到高校,高校的各种优势资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利用和整合。其次是对开展社会服务缺乏有效的组织性和系统性。政府层面,对地方高校的引导停留在号召和呼吁层面,政策导向不明,法规控制相对薄弱,没有相应的领导机制和归口部门对此加以引导和推动。地方高校自身层面,社会服务形式大于内容,缺乏统一领导,往往是校内某个单位组织、甚至某个教师、学生单兵作战,组织协调方面比较散乱,形成不了上下联动整体。联合攻关项目少,社会服务整体效益不高,远远体现不出优势资源的效用价值。种种体制、机制的原因致使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职能发挥得明显不足。

四、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几点对策

高校融入社会,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旺盛,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将会越来越得到强化。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是科学发展,人民满意。如何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立足地方,关注市场,提高服务效能才是高等教育的生存之道。

1.树立服务观念,端正服务心态。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一流的理念才能办成一流的教育。当前,地方高校需要转变的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落后的教学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那种固步自封、保守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及“满堂灌”、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观,不仅制约着教育的现代化,也影响了人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渐成熟,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区域经济发展日趋凸显,许多重大而又现实的课题迫切需要和高校的联手合作。地方高校在培养高精尖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方面缺少优势,其本身是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建立的,只有着眼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坚定服务社会的价值导向,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突出地域性,才能办出特色,才能在激励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2.关注市场需求,提高服务层次、水平。办学目标、定位只是基于对学校自身各种主客观条件的认识由此提出的发展目标及方向,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地方高校最需要关注的因素应该是市场。相对于“211”、“985”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学校,地方高校的比较优势在于其地方性,因此为地方培养大量的适用人才是其切入点和立足点。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战略,集中在教学和科研的某些点上形成突破。一是注意实用型人才的养成。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培养人才尤其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高校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职能最重要的一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了多层次、多样性特点。相对于理论型(学术型)人才来说,应用型( 包括技能型) 人才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社会需求的大多数是应用型人才〔2〕。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大,必然造成区域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差异。考虑到所在地区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地方高校可以从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加以调整改革,同时强化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多样化和应用型,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人才规格和质量的需求。考虑到社会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特点,高校专业设置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地方高校也要同时做好人才需求预测,设置学科专业要有一定前瞻性,设置的专业既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能着眼长远发展的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避免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产生的短期行为。二要紧紧围绕服务地方区域发展,确定若干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开展针对性和对策性研究,提升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科研成果必须通过产业化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一方面,科研成果要进入社会。通过开展有偿的咨询服务、各种培训、教育等途径,让科研成果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和关注;另一方面,产学研一体化。知识经济时代,科研成果要在实践中得到吸收和利用,产生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通过产学研的一体化来实现。

3.拓展服务平台,优化服务环境。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地方高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为规模的扩展,还表现在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快速变化,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地方高校要加强服务职能,提高服务的效益,必须丰富其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拓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的平台,优化服务社会的内部环境。首先要加强服务社会方面的宣传,树立责任意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解决广大教育、教学人员及科研人员对社会服务的认识程度和水平问题;其次要建立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出台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鼓励政策,为广大教职工主动走出“象牙塔”,积极服务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第三,建立社会服务的管理机制,加强统筹,制定规划,开放办学。可以设立高校地方服务与社会合作的基金,引导有重大意义项目的开展。也可以针对用人单位的个性需求,与其合作办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委托培养。开门办学为有效整合产、学、研各方面的优势力量提供了可能。地方高校通过开门办学,可以进一步丰富其办学内涵,凝练其学科方向,培养办学特色。广大教职工可以将科研扩展到企业的车间、社区,通过教学与服务的统一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教学与服务的互动,大学生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这也为社会输送了“下得去,用得上”的合格人才;依托高校的开门办学,区域经济社会也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实现高校、社会、大学生三方共赢的重要举措。

五、结语

总之,关注并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是地方高校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要想成为名符其实的社会“服务站”,必须解放思想,拓宽办学思路。地方高校只有在自身的各种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社会的财富、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实惠过程中,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才能有更加鲜活而强大的生命力。

〔参 考 文 献〕

〔1〕 刘绍怀.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活力探讨〔J〕.思想战线,2008,(06):1-5.

〔2〕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03).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区域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