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
2015-05-30胡利琴
胡利琴
[摘 要]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环境影响论、社会心理学的交互决定论、西方德育的隐性教育论等思想,系统阐述了大学生诚信道德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并基于文化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形塑功能,从校园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视域,论述了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一般机理。
[关键词]文化视野;大学生;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9 — 0155 — 02
一、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
文化是一定社会或民族通过长期的历史实践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财富、制度规约、生活习俗、语言思维方式、行为举止等复合体,它不仅包括生产工具、建筑物、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大众传播工具、服饰品等物质形态,也包括人类为减少利益冲突和协调社会矛盾而主动制定出的规则体系,如政策、法律、管理规章等,还包括通过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表现出来的文学艺术、科学、道德、哲学、宗教以及社会风俗和行为举止等。故此,文化的存在形态,可以具体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从宏观上讲,人及其社会都是文化的产物,文化造就人;从微观上看,文化具有规范、价值引导和模塑的功能。
文化的规范功能。文化作为“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整体”,不仅包括语言、技术、工具,而且包括思想、信仰、制度、风俗习惯、礼仪等,可见,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为社会成员提供的规范要求,明确具体,而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精神文化所包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宗教情感、民族性格等”,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准,也就是说,处于一个社会文化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以及各种行为规范会对该社会成员的思想产生教化,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效用。显然,不论是制度文化提供的硬规还是精神文化提供的软规,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规范的作用。
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文化作为一定的价值体系使人形成十分明确的价值需求和取向”。价值观作为人的思想灵魂,往往在无形中支配着人的行为,因为社会成员对世间事情所作出的好与坏、对与错、善和恶的判断,是基于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以及自己已形成的观念、价值取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社会或民族价值观念是通过文化传导给社会个体的。因为文化所蕴涵的社会价值理念和原则,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是与非、利害、意义等一系列判断标准,并通过社会教育和集体意识的渗透而让人们形成是非感、荣辱感和正义感等等。
文化的模塑功能。个人的思想观念、态度倾向、价值标准以及理想与信仰等,深受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亦可称社会文化的教化和濡化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文化的教化和濡化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成员人格的形成过程,其对人格定向具有重大作用。一定的社会或民族的文化一经形成,这种文化所蕴涵的价值思想就会对生活其中的社会成员,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或改变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
二、文化与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在关联
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发展与其生活的文化密切相关,在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形成过程中,文化以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促进其信德的形成。社会文化对大学生诚信道德影响的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论,阐述了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品行形成发展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人对环境也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观念及、品行的形成,必受到其所存在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所蕴涵的价值观念,也同样是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社会存在”。
其次,社会心理学对人的心理、品德、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研究理论,揭示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所具有的普遍制约性。人的任何心理和行为活动,都是发生在一定生活空间中各种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而形成的动力场驱动的结果。因而,诚信制度的健全和公正的处罚以及诚信的社会文化氛围,则是影响大学生诚信道德观念接受、态度倾向形成和行为定向的重要因素。
再次,隐性课程教育理论,隐性课程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以及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等,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内容指涉。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强调以物质文化形态来开展教育活动,通过构建物化环境而达到教育目的;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重视精神文化载体的建设,侧重通过文化传承或价值认同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而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则重点关涉制度的教育内蕴,力求以制度约束达到规范性的影响。无疑,隐性课程教育理论所揭示的教育程式具有普遍的意义,它预示,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教育,不只是正式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显性课程”的宣传教育,更要很好的发挥好在大学生生活环境中潜在价值信息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最后,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极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孔子非常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的教化作用,认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其暗喻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因此,培育大学生诚信之德,需要充分挖掘社会文化环境的效用与价值,重视适宜于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文化机制的构建。
三、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营造诚信道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充分表明了校园文化在道德教化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显然,在完善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文化机制以塑造和培育大学生的诚信道德人格中,营造大学生诚信道德发展的校园文化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首先,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重要场域。校园文化应当说是大学生最常接触的外部环境,校园文化不仅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环境,而且还是他们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重要场域。校园文化既包含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还包含勤学笃实、严格自律、诚实守信等人文精神。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实践中,既能够不断地强化自身的诚信道德认知、信念以及塑造诚信道德人格,同时也会影响在校园这个大家庭共同体中的其他人诚信道德观念、品质的形成,实现同辈群体之问相互学习教育的效果。其次,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实效。校园是培养大学生成长的外在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诚信道德价值取向,它通过广大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大学生群体内部的相互影响,最终表现出的是诚实守信、严谨治学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风貌。最后,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诚信的道德习惯。良好道德习惯对于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至关重要。但是,道德习惯的养成并不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大学生们长期的道德生活实践,而良好校园文化则是大学生诚信道德习惯养成的沃土。具体来说,良好的校园文化,增加了大学生的道德体验,强化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坚定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信念。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大学生道德的内化和外化,有利于养成诚信的道德习惯。
(二)构建健康发展的网络文化
大学生虽然思想活跃,具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力,但网络文化价值信息的良莠并存及其庞杂性,易使大学生受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和侵袭,以致频发失信行为。可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观念和品行的影响是不置可否的。显然,如何有效地规避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培育大学生诚信道德发展的网络文化就显得尤为迫切。第一,网上问题在网上解决。在这里我们将网络文化称之为“网上文化”,由“网上文化所产生的问题,首先应该是在“网上"解决。在网络文化的内容方面,需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管,尽量避免大学生接触到不良的网络文化价值信息。二是用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网络文化,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控制不良网络文化,仅仅依靠监管是不够的,还必须配之以积极向上的文化内容,使优秀的网络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第二,网上问题网下解决。网络的参与主体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接受并非是完全被动的,它还受大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所以,在“网下"对大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巩固和改造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健全规范的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流行标志着新的生活时代的到来,它既创造了时尚、个性与休闲,也造成了迷茫、失落与无序。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如不能得到优秀大众文化的引导,其诚信道德乃至人格发展都会发生偏差与异化。无疑,健全大众文化的规范与引导机制,则成为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大众文化培育方案,促进大众文化有序发展。在大众文化良莠不齐的背景下,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育方案是必要的,对大众文化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二,完善大众文化审查监督机制,有效防止不良大众文化的泛滥。当今的大学校园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如若完全打算将不良的大众文化阻隔在校园之外,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为应对这一局势,政府必须从整体上着手,同时积极发挥广大群众对大众文化的监督作用,真正遏制不良大众文化的传播。第三,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合理方法,培育大学生的文化鉴赏力。价值澄清理(ValUeSC1arification)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这种方法是对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特别是是单纯的灌输方式进行质疑而产生出现的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方法。具体来说,一方面促使大学生认真思考大众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想价值,从而对那些不良的诚信道德文化进行识别之、批判之;另一方面促使大学生在展现、交流、分享、、省察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过程中,培养其公民道德人格,进而自觉抵制不良大众文化腐蚀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吴继霞.诚信品格的养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4〕杨朋朋.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