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庄子》中的“也”字

2015-05-30孙静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虚词庄子

孙静

摘 要:“也”字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常见的虚词,主要有副词和语气词两种词性。该文依托于《庄子》,对其中大量的“也”字做了一个穷尽的分析。发现在《庄子》中“也”字并不充当副词,主要是做语气词,并且在充当语气词时“也”字多数是用来表示判断和肯定的语气。

关键词:庄子  虚词“也”  语气词

“也”这个字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在现代汉语中“也”字主要是作为副词为人所知。有时用来表示同样、并行等意义;有时用来加强语气表示强调;有时用来表示转折、让步;有时也用来表示别无他法。以上所举之例,都是我们平时常常用到的有关“也”字的用法,然而一般人可能尚未注意到“也”字在字典里还有语气词这一词性,这大抵是因为“也”字作为语气词一般只出现在古代汉语中,而到了现代“也”字在句子中已经逐渐失掉了这一用法。先秦散文是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的一批丰富资料,经过笔者多次审查,发现《庄子》中共有1684处“也”字,这着实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研究上古汉语中“也”字的用法。

一、 前人说古汉语“也”字

前人关于“也”字在古汉语中的用法也是多有研究,但诸家所言各有不同。我国语法学之父马建忠先生在《马氏文通·虚字卷之九》中对“也”字及其用法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助字①中惟‘也‘矣两字最为习用……愚谓‘也字所助有三:曰助句,曰助读,曰助实字,以视所谓三用者较为涵盖… …‘也字助句大抵助论断之辞气耳。……‘也字助读。其为用也,反乎其助句也。助句以结上文,而助读则以引起下文。其起下文也,所为頓宕取势也。……‘也字助实字。助字中之助实字者惟‘也字,余只助句、助读而已。而实字借助于‘也字者,不一其类”②。[1]我们不难看出马先生认为“也”字是典型的语气词,他所谓的“助句”、“助读”、“助实字”实质上是就“也”字在句中位置而言的,马先生进一步指出“助句”的“也”字主要是在句末用来帮助下论断的;“助读”的“也”字则与“助句”的情况相反,是在句中用来引起下文舒缓语气的;而“助实字”的“也”字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也”字在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后,用来表示强调之意,另一种是指“也”字放在除名词外的其他实词后。这时就和“助读”一样是用来表示停顿而引起下文的。虽然马先生的部分观点还待商榷,但这在当时已实属难得。

王力先生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中专设一节将“也”字和判断句一同来谈,他认为:“煞句的‘也字一般用于判断句句尾来帮助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2]此外,他还列出了由此引申出的其他几种用法,即用于因果句的结尾表示解说的;对说话人所陈述事情的真实性表示肯定的;用于表示命令的句子结尾的;以及在疑问句句末与句中疑问词呼应表示疑问的。对位于句中的“也”字,王力先生则是把《马氏文通》中分为两类的“助读”和“助实字”合为一类,即在句中用以表示停顿舒缓语气。王力先生区分了“也”字在单句中和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后的用法。但是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后的“也”字不仅仅局限于修饰时间,还用来表示停顿或引起下文等意义。就这一点来说,王力先生关于“也”的分析也是有缺憾的。

《康熙字典》对“也”字做出了三项解释:一是“语已辞”,并引了《说文解字》、《玉篇》和《广韵》对此加以解释;二是“发语辞”;三是用作姓氏[3]。

《词源》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解释“也”字作为语气词的四种分类:用于判断句尾,表示判断语气;用于因果句结尾,表示解释。用于疑问句尾,常与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相配合,表示疑问或反问;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4]《词源》中也有一小部分是解释“也”字的副词用法的。

除以上所举之例外,还有很多古汉语字典词典也都对“也”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其中认为在古汉语中“也”有语气词和副词两个词性的有《古汉语虚词词典》(2004)、《古汉语常用词词典》(2006)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1)等;还有一些则只给“也”字标记了语气词这一个词性,如《古汉语虚词手册》(1984)、《古代汉语虚词通释》(1985)和《文言虚词诠释》(1994)等。虽然各家所说略有差异,但我们可以肯定在古汉语中,“也”字主要用来作语气词。

二、《庄子》中 “也”字的词性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说理散文,大概成书于战国中期。经过反复的统计,笔者发现《庄子》中共有1684处“也”字。鉴于《庄子》中所含“也”字之多以及它不拘一格的文风,我们认为这确实是一批用来研究上古时期“也”字用法的绝佳语料。

笔者统计了《庄子》全篇的“也”字,发现《庄子》中的“也”字都是用作语气词性质的,全文并未发现有一处“也”字是副词性质的。如: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内篇·逍遥游)

(2)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内篇·德充符)

(3)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外篇·骈拇)

(4)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杂篇·徐无鬼)

(5)惜哉,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杂篇·渔夫)

例(1)中的“也”字用于陈述句句尾,“此小年也”是对朝生暮死的“朝菌”和夏生秋亡的“蟪蛄”的判断,“也”字在这里起到了帮助判断的作用,这也是“也”字在古汉语中的基本用法。例(2)中的两个“也”字用于句中,有的句子过于冗长,在句中用一个“也”字则有舒缓语气和引起注意的作用。例(3)中的“也”字放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后,表示停顿,引起下文,有解释说明的含义,前一分句用来表示原因,后一分句表示结果。例(4)中的“也”字用于疑问句句尾,受句中疑问副词“何”字影响带有了疑问语气,与“何”字在句中一同表示疑问。例(5)中的“也”字放在了感叹句末尾,有强化语气表示感叹的作用。显然,以上六例中,“也”字都是语气词性质的。

另外,笔者曾翻阅字典辞书,发现在“也”字的副词词性下所举之例,并无一例为先秦文章中的例子,多数为中古以后和现代汉语的例子。如:

(1)西向轮台万余里,也知乡音日应疏。(岑参《赴北庭度陇思家》)③

(2)由于兴建了水库,虽然一冬无雪,也没关系。④

(3)水库可以灌溉、发电,也可以养鱼。⑤

由此可见,在上古汉语中,“也”字只有语气词的词性,而“也”的副词词性大概是到了中古时期后起的。所以在《庄子》中我们看不到用作副词的“也”字,《庄子》全篇的“也”字应该都是语气词。

三、《庄子》中语气词“也”的分类

我们在之前已经稍带谈到了前人关于语气词“也”的分类,马建忠先生将语气词“也”分为“助句”、“助读”和“助实字”三类,王力先生则是将其分为“煞句的‘也字”和“句中的‘也字”。马先生和王先生都是按照“也”字在句中的结构意义对其进行划分。还有一种是以“也”字的语用意义为标准进行分类,如杨伯峻先生和何乐士先生合著的《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就是使用语气意义为标准将“也”字分为四类:“一、配合句义表判断、肯定语气;二、‘也用在陈述句中并列的谓语或分句之后,带有历数、列举的语气;三、有时配合文义表示解释的语气;四、在陈述句之中表示提顿,多用在句子成分之后,或从句之后。一方面表示语音停顿,一方面引起下文。”[5]综合众家所言,我们在这里将《庄子》中的“也”字细分为五类:

(一)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判断、肯定或解释语气,共有936处,约占总数的56%,例如:

(1)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内篇·齐物论)

(2)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外篇·胠箧)

(3)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外篇·马蹄)

这一类之下的用法也略有差异,首例中的“也”字都是在句末帮助判断的,而例(2)中“也”字是用在因果句中解释原因的,最后一例中的“也”则是用来陈述客观事实,表示肯定的。这些陈述句中,“也”字都是用在末尾的,《庄子》中“也”的这种用法占了一半以上,比例最大。

(二)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共有56处,约占总数的3.3%:

(1)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外篇·知北游)

(2)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内篇·养生主)

(3)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内篇·人世间)

以上三例中“也”字均是用来表示疑问语气的,可译为“吗”,“呢”,“也”或者不译。例(1)中的“也”字受疑问代词“何”的影响,也带上了疑问语气。例(2)中的前一个“也”字与疑问代词“何”相呼应,后一个“也”字与疑问代词“恶乎”相呼应,也都用来表示疑问。例(3)较前两例略有不同,句中 “也”字和语气词“邪”连起来表示疑问。像这种和其他语气词连用表示疑问语气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也耶”,“也乎”,“也与”和“也欤”也都是用在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的,虽然这几种情况在《庄子》中并不存在,但是在先秦文学作品中还是很常见的,例如:韩厥曰:“君知厥也乎?”(《左传·成公四年》)。

(三)用在感叹句末尾,表示感叹语气,共有44处,约占总数的2.6%:

(1)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外篇·天运)

(2)若是者,福以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也!(杂篇·庚桑楚)

(3)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内篇·人世间)

用于表示感叹的“也”字所占比例并不算多,不过这一类相对于其他几类则稍显复杂。首例中的“也”是较为常见的用法,即在感叹句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可译为“啊”或“呀”。例(2)中的“也”虽然也是用在感叹句句末表示疑问的,但是我们注意到例句中还有一个疑问代词“恶”,所以在这一句中,“也”字兼表疑问和感叹,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例(3)是一个感叹句兼祈使句,例句中的“也”和语气词“哉”连用兼表感叹和祈使。在古汉语中,除了和语气词“哉”连用外,“也”字也常和其他语气词连用,构成“也夫”和“也乎哉”等用以表示感叹,如: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晏子春秋》)。

(四)用在单句或复句的分句中主语或状语的后面,表示提顿,舒缓语气,共有186例,约占总数的11%:

(1)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内篇·养生主)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内篇·逍遥游)

(3)云将曰:“朕也自以为猖狂,而民随予所往;朕也不得已于民,今则民之放也!愿闻一言。”(外篇·在宥)

例(1)中的第一个“也”放在了时间状语“始”的后面,例(2)中的两个“也”字放在了由主谓短语“水之积”、“其负大舟”构成的主语之后,例(3)中的两个“也”则是放在了由名词构成的主语之后。从以上各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也”字的这一类用法非常简单明了,一般放在单句或复句的分句中主语或状语后,纯粹用来表示提顿,在句中有顿宕语气的作用,可以不用译出。

(五)用在复句的分句后或并列的句子成分后,表示停顿,引起下文,共有462处,约占总数的27%:

(1)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内篇·德充符)

(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外篇·秋水)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内篇·逍遥游)⑥

以上所举之例都是用在复句的分句后或并列的句子后表示停顿引出下文的,“也”字的这种用法也是相当常见的。不过这一类中又可分出两小类:前两例中的“也”都是跟在复句的分句后表示停顿,承接上下文;而后一例中“也”字则是用在并列的句子之后,连同前面的成分一起做主语或宾语。

四、结语

通过这1684个“也”字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庄子》中“也”字皆为语气词,可以分为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判断、肯定或解释的;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的;用在感叹句末尾,表示感叹的;用在单句或复句的分句中主语或状语的后面,表示提顿,舒缓语气的;用在复句的分句后或并列的句子成分后,表示停顿,引起下文的这五类。其中以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判断、肯定或解释的,用在单句或复句的分句中主语或状语的后面,表示提顿,舒缓语气的以及用在复句的分句后或并列的句子成分后,表示停顿,引起下文的为多数。纵然用于表示疑问和感叹的所占比例较少,不过在疑问句和感叹句中,“也”字的用法是相对丰富的。我们虽然不能以偏概全,拿《庄子》中“也”字的使用情况来概括上古汉语中“也”字的实用情况,但应该也可用来作为一条参考吧。

注释

① 《马氏文通》中的助字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语气词.

② 马先生还在“助句”“助读”“助实字”下做了更为精细的分类,可参看: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23-341.

③ 古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4:387.

④ 新华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982.

⑤ 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518.

⑥ 文中所引《庄子》中的例句皆出自: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参考文献

[1] 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23-339.

[2]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9:249.

[3] 张玉书.新修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书店,1988:13.

[4] 词源(第一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3.

[5]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846-849.

猜你喜欢

虚词庄子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
试论对外汉语虚词教学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虚词功能的羡余及其修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