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15-05-30曹琴
曹琴
摘 要: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历史教师都没有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去记忆知识、理解概念、领悟解题方法等,没有注重养成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也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历史教师培养的是祖国的未来,所以需要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培养,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爱国情感。
关键词:爱国主义;初中历史教学;关系
一、对爱国主义思想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中华民族具有吃苦耐劳和充满创造力的优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爱国主义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祖国。爱国情感正是由于学生对历史了解的不断加深而深化。
华夏五千年文明涌现了无数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创造了无数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且让这些璀璨的文化传承至今,其中涵盖了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同时也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气节。璀璨的华夏文明孕育出了无数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同时还有无数的经典名著、文物古迹流传至今,这些都是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资源。历史教师要给学生讲述各种丰富的史料,让学生沉浸在祖国的优秀文化中,逐渐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自强、自尊的心态,主动去继承和学习华夏的优秀文明并将其发扬光大。
二、借助历史素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教育材料,这些历史材料具备科学、真实、感人等特点。教师要通过各种生动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成长。
初中历史教材中,各种爱国事例不胜枚举。如大禹治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班超的投笔从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张骞的九死一生通西域、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他们的行为和人生观、价值观深刻地教育着现代的中学生。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最能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操的当属近现代史。中国的近现代史每一位青年都不应该忘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列强对于中华民族的欺凌和压迫,以及中华民族一次次地反抗,最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取得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让学生明白当前舒适的生活正是由一位位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三、借助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学
1.情感教学
海量的历史知识蕴含无穷的情感因素,教师的刻意引导让学生在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平等的关系,但是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明确自己的立场,在周密的课堂设计和丰富的语言感染力的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体会无数爱国志士在当时的心态和感受,从而加深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只有奋发向上,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
借助多媒体让各种实物以照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并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战国时期的历史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PTT展示秦朝的兵马俑、长城等,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技术已经非常先进,进而增强自豪感;在进行南京大屠杀的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照片和视频,了解当时的日本侵略者是何等残暴。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中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可以将知识的接受难度降到最低,同时培养初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所以直观教学是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
四、总结
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前准备的时候,需要尽量深入发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学事例,在此基础上,与当前时代的特征以及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融合,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最终实现教育和塑造初中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翠珍.形象思维与历史教学[J].成才之路,2008(16).
[2]郭正义.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J].吉林教育,2007(12).
[3]崔秀华.浅议历史教学中的形象思维[J].华章,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