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文学习的外延落到实处
2015-05-30甘克梅
甘克梅
学好语文的关键是生活,在生活中切身体验、得到感悟并获得提升。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语文。语文的外延即生活。
那么,如何把语文学习和我们当下的生活融合起来,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一个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结合语文自身的特点恰当用好身边的生活资源,如:影视、网络等现有的或潜在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那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还能开辟出语文教学的新途径。我试着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网络探寻,积知增识
语文的课堂模式和教学思想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最显著的进步在于“满堂灌”“一言堂”正逐步退出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学习课堂方兴未艾。在课堂改革如日中天,大步向前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困惑。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轨迹,局限于“三点一线”的枯燥苦学,使得学生严重缺失了本应有的生活体验,使得他们对学习之外的自然、人际等等方面少有甚至没有生活的体验,更少有感悟。在新信息技术革新的时代,城市化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些浮躁,人们对自然、对人性、对情感的朴素情感丢失严重,这给学生语文的学习也带来些许难度和困惑。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初中课本中的阅读教材与当下流行的穿越或玄幻小说带来的吸引力相比显然不够自信。但是我们可以试图探求结合学生的自身现有条件做些积极的研究于引导。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学生上网的热情比上课的热情高得多,那么利用好学生的“网络情缘”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一次考试中,一部分同学发现,对病句的某些错误类型不知道如何下手。那么,在学生问怎么办的时候,我除了讲解一些病句的常识外,还要求学生回家上网自己查阅资料。学生一听来劲了:上网?怎么回事?我则适时提出三个要求:1.查找中考考试的病句类型并加以归类;2.如何分析语病,总结出几条技巧;3.找几个题目根据你的自学所得进行适时训练和判断。再如:在学习文言文时,遇到“不惑”这个词语时,那么古人在对不同年龄阶段,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稱谓呢?又如:在学习古代诗词时,我会常安排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的诗词鉴赏累文章加以阅读;在学习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小说后,我们大略了解了莫泊桑小说的特点,那么我们可以再去研读莫泊桑的其他小说,看看其特点有没有体现?
在课堂上的“网络留白”,再加上适时的检查,既为同学们健康积极上网提供了保证,也让学生的兴趣结合文本利用好网络增长了他们的知识,更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二、亲身实践,体验感悟
没有生活的体验和感悟,那么何来作文的“活水”?何来对文本的恰当的理解和把握?鉴于此,参与必要的一些实践活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必要途径。
中考作文写作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即写我所见,写我所闻,写我所思,写我所悟。有独特感悟的文章,优秀莫如马步升的《绝地之音》。没有作者的独特个性的生活体验,哪里来《绝地之音》之“绝”?刘亮程的《寒风吹彻》没有作者对生命、对处境、对人情、对自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和感知,那“寒风”哪能够“吹彻”从而吹进读者的心里,宋学梦《柳叶儿》作者没有刻骨铭心的饥荒年代的生活经历,怎会看懂体会出柳叶儿苦中带涩的滋味。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我常常结合语文阅读教学或者作文的教学,设置一些实践活动,由简单到复杂,有个性体验有集体活动,小如包水饺,挖野菜等享受劳动的乐趣;大到模仿远古人类“钻木取火”感受远古人类的艰辛勤劳和劳动智慧;参加田地耕种,体验劳动的辛酸苦楚;让学生从电视机、电脑前走进田野、拥抱大自然,体悟大自然的美,甚至攀高山、观大海感受其雄伟、博大,回归自然和内心的本真。有了以上体验,无论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还是领略阅读的魅力,体悟作者的情怀和对作品蕴含主题的理解均会有相对于没有生活体验来得更契合、更深刻。
三、影视欣赏,对比提升
毋庸置疑,影视作品为了更直观地凸显人物在某种程度上对文学原著作了一些改编,其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表现有优有劣。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同学们的影视兴趣更浓于课堂。那么如何适当引导,能够恰如其分地利用好这样的资源呢?
如,同学们学习阅读分析《水浒》中的人物形象时,利用学生假期,我则布置学生观看《水浒》连续剧中某个人物相对集中的剧集,然后把这个人物在剧中的表现出的形象和文学原著中的形象进行比对,写关于这个人物的影评,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剧中的人物表演提出修改意见,试着要求学生对某个片段或细节重新演绎,拍微型剧。观看之后再做评价和建议。这样,学生对这个人物及相关情节则有了深刻的甚至是不可磨灭的印象。学习语文不再是负担而成为主动探求和积极参与了。在读《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时,我们都做了类似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和效果。当然我们在做影评时,也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做些书评。
在生活中,增加语文的知识,培养语文的习惯,提高语文的素养等方面还有很多的途径和高明的方法,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不断进步的瞬息万变的快节奏的当今世界,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恰当利用资源,开发资源,创造性的把生活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我想,语文写作中的虚情假意,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现象会有所改观;阅读教学中的对作者的情感倾向、对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理解会更深刻更贴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均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