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农历课程开发
2015-05-30李莉
李莉
【摘 要】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农历” 做为中国长期采用的一种汉族传统历法,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也开启了小学生走进中国传统、感受祖国璀璨文化的另一扇窗。小学农历课程开发,对于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对于学生视野的拓展、情感的熏陶,显得非常必要。笔者以二年级为试点,以苏教版三、四册课本为依托,通过农历盘点、课程设置、案例举隅等方面探究农历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历课程 传统文化 民族情感
一个微妙的现象就出现在我们身边:80后的我们过生日往往过的农历,虽然受地域流行、家庭习惯影响,以上并不能作为规律被执行。但是,现在的孩子们已经少有过农历生日的了?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农历、公历并行,无主次之分,但是农历正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而翻阅苏教版二年级的教材,一个个关乎农历的常识或作品涌动,牵动着纵横交织的农历脉络。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00后“朝阳”的期待,开发农历课程的想法在灵光一现的刹那,被语文教师的职业敏感牢牢抓住。
一、农历盘点——传统文化星光璀璨
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1]农历文化在我国进行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受民众心理的影响,小学生对农历文化的淡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成人,特别是教师,没有擦亮孩子头顶的农历天空。
就以二年级孩子经历的三册教科书为例,来仰望农历天空中的繁星点点。
1.二十四节气歌萦绕耳边
教育同行们非常熟悉的一本在职教师开发的晨诵课程——《在农历的天空下》就是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根据四季变化学习诗歌。[2]常老师对于课程的开发,充分利用了节气的串联作用,虽然大家对于“农历”“阴历”的界定一直不易明晰,但是节日歌的作用却人尽皆知。
2.传统节日“农”“公”辨析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一就为我们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以及对应的习俗。四个节日中只有清明节采用的是公历历法,不经意间就传播了一个尝试:中国传统节日大多以农历计算:比如元宵节、重阳节、腊八节。由此,学生对农历多了份神秘和亲近。
3.古诗佳作农历情结
从《春雨》《春晓》到《青松》《蜡梅花》,看似毫无关联的组合,其实暗含着农历情结:以季节为意象的“爱春”“惜春”之作,以松、梅为物象的寓情于物之诗,关照自然,顺应时序,对于学生了解农历天气、植物生长序列都发挥着重要的资源价值。
二、课程设置——综合开发全面素养
常丽华老师把“诗词、仪式、体验、自然”定为农历课程的关键词。[3]这种综合课程的开发,对于学生在诗词中亲近农历,在意识中熏陶民族精神,在走进自然、漫步农历天空提供了充足的精神体验、充实传统知识储备。现行的语文主题课程开发,应该铺就这样一条康庄大道,让学生借由农历的窗口,去广泛读书、接触社会,获取多方面的知识、技能,也注意到要交给学生一点必要的语文知识。[4]
三、案例举隅——现代学童养根润心
教学《24节气歌》,在密切关照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我没有遵照教参中的教学建议,将原先简单的“落实背诵”上升到“感知节气分布规律和季节变换,了解相应的农事或天气特征。”学生们在反复诵读后,结合12个月和24个节气,立刻发现了节气的分布。
1.横向联系,建立网络
接着,孩子们挑选自己熟悉的节气,并具体介绍。有的孩子介绍了清明,吟诵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有的普及了大暑小暑,并引入农谚“大暑小暑,上蒸下煮”;有的诵读“冬雪雪冬小大寒”便联系到“岁寒三友”和陈毅的《青松》……学生在横向拓展中加深了對节气的认识,也默默地建立了关于节气的知识网络,同样的方法还会拓展到语文学习的其它领域,对于学生,何尝不是一种积累,一种成长!
2.纵深拓展,深化认知
学生能熟练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之后,选取“季节”意向,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春节,以农历计算,象征着春天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吃饺子、相互拜年,传达新年美好的祝愿!那节气歌中,还有没有哪些传统节日?或者两个节日间有没有分布着哪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学生们查阅资料、请教父母的基础上制作了“节日与节日”序列图,在老师建议下改造为“传统节”的“飞行棋”,学生们两人一组,在投掷骰子的欢乐中或进或退,在分明的农历节中或痛快前行,或失意而返,但就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再一次亲近了农历。
3.多向拓展,活学活用
仍然以季节为主题,学生们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分组整理了各个季节的小诗,组内诵读。并向其他组发起挑战,在对比和感悟中,明确了不同季节,代表着不同的情感或心理,并反复揣摩,读出恰当的语调和情感。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农历课程开发,旨在打破课本界限,建立一种新型知识结构,让学生得以回归传统、浸润文化,并撷取课程学习经验为后续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文集4:我和传统语文教育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第237页
【2】常丽华.在农历的天空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华书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