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路军血战平型关

2015-05-30姚忆江

党员文摘 2015年9期
关键词:聂荣臻林彪八路军

姚忆江

毛泽东同意

在平型关打一仗

八路军辖115、120、129三个师,其中115师由红1、3军团和陕南红军第74师组成,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

“知天知地,胜可乃全。”林彪深谙孙子之道。战前五天,他乘车亲临平型关一带进行侦察,看中了平型关以东五公里白崖台下的乔沟,“在这里设伏,条件不错”。

林彪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

平型关战斗前,对是否集中力量参与大型会战,林彪与毛泽东有不同意见。毛泽东坚持“用游击战斗配合友军作战”,致力于建立敌后根据地;林彪则希望“给日寇一个打击、给友军一个配合、给人民一个振奋”!

如果不是林彪执意“相机袭击敌之左侧后,歼敌一部”,或许不会有平型关一战。

对于出现可能歼灭日军的战机,当时渴望求战的远非林彪一人。副师长聂荣臻说:“打!为什么不打呢?利用这么好的地形,居高临下,伏击气焰骄纵的敌人,这是很便宜的事嘛。”

在平型关打一仗的部署就这样定了下来,并当即电告了八路军总部。这一次,毛泽东同意了。

雨夜设伏乔沟

乔沟两侧坡上是一块块谷子地,长满了未收割的庄稼。

1937年9月25日凌晨,战士们单衣单裤趴在潮湿的泥地上,“忍着饥冷,像泥人一样”,等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林彪为什么一定要在24日夜冒雨设伏乔沟?答案是情报。根据从灵丘传回的情报,日军25日要在凌晨出发,赶到团城与另一队日军会合。

天色微明时,日军来了。参战的师宣传部长肖向荣于平型关战斗第二天做了如下记述:“约莫八时半光景,遇着从小寨至老爷庙约五里路之间的马路上,开来了敌军载重汽车八十余辆,马车百余辆,连接成一线,汽车上有约千名的敌军,后面跟着少数的骑兵,押送着车辆……”

聂荣臻命令将士:“沉住气,无命令不许开火!”

当时,八路军武器差,要打赢,必须距离30米之内,还不能让敌人发现。日军会有一个班的尖兵(骑兵)在前面开路、侦察,发现情况打旗语,后边就可以做战斗准备,所以,要把尖兵放过去。

见时机成熟,担任“掐头”任务的685团团长杨得志的部队打响了第一枪。

这支日军虽然是辎重部队,但同样训练有素,武器也占有绝对优势。经过最初慌乱,日军很快清醒过来,在两名中佐的指挥下,利用车辆、沟坎作掩护进行抵抗。

血拼老爷庙

日军四五百人与我686团反复争夺老爷庙高地的战斗,在乔沟伏击战中最惨烈。

八路军史料记载:“日军部分人员抢占了老爷庙梁,沟道内的日军也隐蔽起来,不易发现。冲下山的第9连战士反倒成了明显的射击目标,冲锋受阻。3营营长邓克明见此情况,命令10连压制日军火力,同时以11连冲下山去支援9连。在10连的火力支援下,9连和11连终于冲上了公路,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八路军战士打大仗有十几发子弹,打小仗才发三五发子弹。只有手榴弹是给足了的,一个人四枚,剩下就是拼大刀、长矛。因为子弹不多,八路军战士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打三枪就冲锋。

八路军战士手中的步枪大多没有配备刺刀,只有举起枪托和大刀与日军肉搏。战士们用大刀拼,用枪托砸,枪砸坏了就抱住敌人厮打。

八路军史料记载:“9连150名壮士,最后只剩下了十多个人,连长刘炳才负伤,3个排长都壮烈殉国。全连干部除1个副指导员和1个机枪班长以外,其余不是负伤就是牺牲。11连的3排则几乎全部牺牲。”

115师当时并不清楚此战的对手隶属日本陆军第5师团第21旅,“敌军的番号和进攻意图,是平型关战斗以后从缴获的战利品和作战地图上了解到的。这支日军兵源大都来自广岛地区,是中日甲午战场和日俄战场上的急先锋。当地民风剽悍,广岛更是传统武士道精神的发祥地”。

日军到死都不投降,有的八路军战士去背日军的重伤兵,被一口咬掉耳朵;有的战士为躺在地上的日军士兵包扎伤口,反被开枪打死。一个躲在汽车底下负伤的鬼子,见邓克明是指挥员,一个冷枪正中他的胸侧。

在激战和打扫战场中,我军付出了惨重代价,聂荣臻痛惜不已,当即下令:对顽抗到底的敌人,坚决消灭!

敌人终未能冲破包围,敌第21旅遭受歼灭性打击。因为敌人死不缴械,千余日军全部被击毙,击毁敌汽车60余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

八路军的第一个胜利

平型关大捷,是自1598年露梁海战以降,中国对日本的首次军事胜利。

那一夜,一向沉稳、平静、内向的林彪竟一夜未睡,与聂荣臻从晚上一直聊到天亮。林彪说,今天打了胜仗,精神好,睡不着觉。

9月26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祝贺我军的第一个胜利!”

蒋介石给八路军总部发来贺电:“二十五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

平型关大捷,成了“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

红色根据地发展鼎盛时期,最大的中央苏区人口也才只有250万。除苏区人民外,全国几亿民众对共产党了解甚少。八路军在平型关一战成名,许多热血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和八路军部队。

时任686团组织处股长,后为《解放军报》首任总编辑的欧阳文回忆:“战后我们到晋南招兵,我们团的招兵处和国民党的紧挨着,他们那边根本没人去,我们用了一个星期就招了3000多人。”

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八路军人数猛增到90万人左右。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

这场战斗也是一场造就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战斗。在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决策、指挥和参加平型关战斗的各级指挥员,有278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元帅3位、大将1位、上将11位、中将36位、少将227位。

(吕丽妮荐自2015年3月26日《南方周末》 图:孙浩)

猜你喜欢

聂荣臻林彪八路军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黄克诚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写林彪
辽沈、平津战役时我给林彪当秘书(下)
高岗、林彪是否反对出兵抗美援朝?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聂荣臻的军事秘书谈聂荣臻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辽沈战役中林彪为何对南下北宁线作战迟疑不决?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
八路军留守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