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望断南飞雁》的男性视角

2015-05-30李亚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女性形象

李亚

摘 要:《望断南飞雁》的独特之处在于选择了一个“男性视角”对女性进行“凝视”,在此种“凝视”下,作品丝丝入扣地揭示出当下女性解放之路的步履艰难。

关键词:男性视角  女性形象  他看

著名旅美作家陈谦创作的《望断南飞雁》是一篇很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品,讲述的是“陪读太太”南雁如何在留守家庭与自我实现之间艰难挣扎、决然选择的生活经历与心路历程。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选择了通过丈夫沛宁的眼睛进行“观看”,在男性视角的“凝视”下丝丝入扣地铺展当代女性在独立之路上的步履维艰。

一、“他看”到的几种女性形象

(一)认同与接受的传统型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正面的女性形象是贤妻良母型,文中以沛宁母亲为典型代表。南雁离家出走,沛宁母亲“赶紧将一辈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老伴安顿给请来的保姆”然后飞往大洋彼岸,因为伺候丈夫、服从子女是这贤妻良母首先应该遵从的准则。作为知识女性的沛宁母亲虽然还在努力遵从这一准则,但她在内心深处已经能认识到过多强调妻性与母性会严重地压抑着女性为人的丰富性与主体性,极大地限制女性发展空间,所以,作为婆婆的她几乎没有指责南雁的所作所为。

(二)恐惧与远离的事业型

而年轻的一代女性已开始谋求自身发展。一丝不乱极短的头发、眼镜后面警醒的大眼、犀利的目光再加上总是一套深色笔挺的正装和永远自信的神态,这种“中国式”女强人形象在作品中以王镭为代表。在王镭的面前,沛宁躲到最后终于选择了分手,分手给他的感觉是“终于完结,解脱了”,“他们彼此脱钩,就是彼此成就”。令人觉得奇怪的是,中国人似乎总是认为女强人的背后一定是一个软弱的男人,沛宁看不到在“强”人之外作为“女”人的王镭的理想是与他比翼双飞。

(三)夹缝中的矛盾型

以上两种类型都无法概括南雁,温顺与倔强俱存的她就像那个信封上的那个“内详”,而这个内详,笔者认为正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生存于传统环境与现代生活的夹缝之中,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又受到现代意识的冲击,加上美国鼓励人人追梦的文化环境,南雁的挣扎过程注定要比一般女性更长更久,也注定她一旦冲破阻碍必定要飞得更高更远。最后南雁以现代女性的思维战胜了传统,义无反顾地转身,这一步跨得太大,正是在这一步之间我们看到了作品的力量与意义:中国女性开始了最伟大的转身与前进,那就是她们终于开始自我地寻找,开始对女人首先是“人”的肯定。

(四)完美无缺的理想型

作品中明确描述了一个完美典型:黛比。她外表动人,总把自己修饰得青山水绿像个大牌设计师;她具有文化与内涵,修历史与新闻双本科学位;更重要的是她能生能养,身材高挑健硕,生了四个孩子,接养了三个孩子,她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主妇”。所以沛宁常对太太南雁说“你看米勒太太过得多好,也不耽误实现自己的梦想啊”。

二、他为什么会这样“看”

沛宁为什么会认同传统女性、远离事业型强人又向往黛比那样有文化的家庭主妇,为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南雁的好学上进又最终不能完全接受她真的去追梦?

首先,他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中国男人。这种传统的影响深入骨髓,哪怕他在海外生活多年都不会改变。婚后多年,有一次南雁对女人生命意义进行追问与质询,沛宁如此回答她:“生命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人类生命最本能的意义就是传递自己的基因,中国老话讲得更形象,就是传宗接代。”南雁很不甘心地回问真的是这样吗?沛宁表情凄凉地笑笑,说:“我怎么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说的是事实。”女人在他的眼里究竟算什么?南雁处于惶惑中时,他不仅不去安慰她,反而想起西谚:“一个物件若是没出状况,最好不要触动它,更别要去改动它。”女人是物件吗?当然,沛宁是爱南雁的,他的爱也是传统式的爱,他的爱就是他要对南雁、父母、社会、自己有交代,他必须要成功。他让自己走在钢丝上面,跨过悬崖下的累累白骨,而不愿她吃苦受累,他以为他们的梦是同一个梦,他以为“只要他立住了,他的妻子也就立住了”。

其次,他又是一个受过较高教育的当代男人,并有着多年西方生活的背景。他买的婚戒上面镶了三颗心分别代表着过去、现在、将来,而不是中国传统式的一心一意。他认同传统的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的女人,但不再保守地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他理性地放弃王镭,又敬佩王镭并一直把她当作追赶的对象。他需要的一个为家庭无私奉献的主妇,他更向往的是黛比那样的“有文化的家庭主妇”,而不是只会“挑灯夜补衣”的无知无识的旧式女子。所以,他不介意南雁写英文信时执著,在南雁第二次怀孕是要还是不要肚子里的孩子时,他也不强加自己的意愿,当南雁忙于打工只用简单的三明治作他的三餐时,他毫无怨言。他真心实意地支持南雁的考托福、念学位、在附近的学校或社区学校里学艺术,为她的进步而喜悦。

这种东方式传统文化与西方式现代思想并存于沛宁的身上,常常造成他的混乱。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并存于社会的、具有普遍性的混乱对当代女性直接造成了压抑与扭曲,加重了她们挣扎的痛苦与选择时的左右为难。

三、“他看”的意义

(一)“他看”在文本之中的意义

“小说全篇以南雁丈夫的视角展开,这避免了女性的自艾自怨,也给了读者一个“正常社会”的观看角度。沛宁这个有成就、有责任感且尊重女性的丈夫,代表着“正常社会”最大宽容度的道德规范。”[1]作品正是在这个“最大宽容度的道德规范”处显示出了最大的意义:最大程度地宽容都不能理解与支持女人对自我的追寻,那么,何谈其他?

沛宁作为一个受过极高等教育、远离中国传统社会本土、身处西方文化环境之中的知识分子,常常显现出典型的大男子中心主义。“真是非常遗憾啊,沛宁想,南雁是在曙光已经出现的时刻崩溃的——沛宁的终身教授资格在圣诞节前通过了”;遇上麻烦时他想的是“怕还是生得少了,西方老话说的:若让女人永远光着脚在床上,不停地怀孕、生产、哺乳,那么你的日子就安宁了”。他对南雁的支持是有底线的,“他的直觉告诉他,她也很难走远,这是安慰。”如果女性突破底线走得太远,命运将会如何?南雁姐姐身后是一个无奈的老公,“居里夫人”式的王镭只能放弃婚姻。

这个社会的最大宽容,或者说沛宁这样的男人的底线究竟是什么?求学、工作、有一点梦想,前提都是不过于影响家庭的稳定与男人的事业。一旦影响到家庭与男人的事业,男人们这时候派上用场的杀手锏往往就是孩子,“你不是单身,你甚至可以不当你是妻子,但是你是母亲,你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你就这么甩手吗?还要走这么久,孩子怎么办?两个孩子!简直是丧失理智了,你!”难道女性天然具有生育能力,生育孩子就完全是女性的责任?一般女性出于天然的母性会犹豫、后退,而南雁走得更远一些,“你就是你,如果你都没有活出来,孩子又有什么份呢?她在这种时刻还会露出美国腔:使命。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你要去发现它,完成它。要不然,一代又一代都长成孔雀又怎么样?”

在女性解放这条路上,也许只有女性才能理解彼此。南雁出走后,沛宁的母亲都未加以指责,她或许在内心深处能够明白女人是如何强烈地渴望自我的实现。南雁出走后,南鹭对沛宁说“你应该担心的不是我妹她如何对待孩子,是你该如何对她。她是个小女人,如今这样走出去,更需要你的关心和支持。这个关心不是给她吃,给她穿,给她钱。哎呀,好了,这些话,跟你们男人讲不通”。

(二)“他看”在文本之外的意义

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一种男性对女性的想象,他反映着现实中女性的状况,又通过男性对女性的人格想象与心理需求无形之中对女性产生现实的压抑与规范。女性作家笔下的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若再以男性的需求确立是非对错,作家无形之中成为了男权社会的主动维护者,而若不以男性的需求确立是非对错,他则是在更高层次上完成对男权社会的思考。

陈谦通过女性之笔,表达出女性眼中的男性对女性的想象,笔下有失望更有无奈,还有对女性寻梦之路的期待。这种失望与无奈来自于普遍男性对女性的要求,即使是像沛宁这样把南雁带到美国的领路人,他们也往往缺少自我反思与对女性的真正尊重,多少继承着男权传统。这种失望还来自于女性自身,青年一代的王镭、南雁、张妮、阿娇们的确觉醒了、追寻着,她们从自身处境出发宣泄女性不满、苦闷,向男权社会传达她们的要求,但她们还没有真正从思想深处摆脱传统的男女之别,连王镭都说:“我也许太要强了,都是我的错”。

当然,对于女性寻梦之路,陈谦更是期待的。作品名为“望断南飞雁”,应该是来自于毛泽东的词句: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作家在此引用“望断南飞雁”当是感染着词人开朗豁达,充满信心的精神状态。连主人公南雁与姐姐南鹭两个会“飞”的名字都明显寄托着作者的良苦用心,就是等待着她们长满羽翼,早日飞翔。在视角的选择上同时还体现了作家对男性的期待,“女性主义在通过采用男性的视角,从思想、语言和行动让男人们知道他们独特的洞见和贡献受到了重视,要传达妇女是要站在男人一边的观点……寻求解放的女性主义不应该总是批判男人的性别歧视的罪过,而是要帮助他们放下性别歧视的包袱”。[2]

陈谦的女性主义作品虽远离中国传统社会,但仍囿于中国传统现实。其实,女性可以既是实现梦想的人,也可兼做可爱的妻子、贤良的母亲,不因自我实现的需要而遮蔽女性天然的特点才是理想中完善的女人。如今的现实还不具备女性充分发展的土壤,女性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不得不有所取舍,这可能还是当下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邵燕君.评陈谦《望断南飞雁》[J].作品与争鸣,2010(1).

[2] 麻友世.女性主义第三浪潮的男性视角[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猜你喜欢

女性形象
《三国演义》正面的女性形象探析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土豆》和《水碾》中女性形象研究
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及女性悲剧的思考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