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本质特征

2015-05-30赵秉峰梁佳琦

理论观察 2015年9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主体性马克思

赵秉峰 梁佳琦

[摘 要]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经过萌芽、衍生、确立阶段,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主体性思想,实现了主体性思想的革命性变革。这种思想具有独特的本质特征,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体性;实践;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9 — 0012 — 02

一、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萌芽

在1839年的《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首先肯定了晚期希腊哲学的地位,抨击了其他哲学家对晚期希腊哲学的消极判断,认为作为一种自我意识哲学,它是整个希腊哲学的发展与完成。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做垂直下落的运动时,由于偏离了直线运动及其必然性,使得原子之间相互碰撞,从而生成世界万物。这样一来,伊壁鸠鲁就将偶然性引入到了原本只有必然性的原子运动中,这实际上是使原子的形式的规定性得以显露了出来。它并非像德谟克利特那样只关注到了原子自身的分裂与变化,即物质方面,否定了原子和其他东西的一切关系,原子之间的联系是机械的、表面的,并将运动设定为自我运动,忽视了原子的观念方面,这种形式性、个体性的丧失是无法实现原子的本质的。伊壁鸠鲁却做到了这点,综合了原子的物质性与形式性,即综合了原子的自然性与能动性,将矛盾蕴含于原子的概念当中,实现了原子的本质。伊壁鸠鲁实现了由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到自己的能动的原子论的转化,使自由运动的原子成为了单个自我意识的象征。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将其创立的原子偏斜运动拓展到人类社会当中,并肯定了人的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但他认为,自我意识并不是纯主观性的意识,而是应该与现实、哲学和世界相联系的;定在中的自由不是任意的,而是社会交往中的自由。马克思正是在探寻这种“定在中的自由”中孕育出自己的主体性思想的。

(二)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在现实中的衍生

将哲学与现实相联系起来之后,马克思将自己的主体性因素在现实的市民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考察。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强调了市民社会具有主体性地位,批判了使主体性受到了压迫的现象,并在随后的《论犹太人问题》中将这一种批判拓展到了经济领域,最终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为了进一步地分析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详细地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认为工人“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1〕 这就是工人同劳动产品发生了异化。他将异化劳动划分为四种形式:劳动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工人越是多生产劳动产品,自己占有劳动产品就越少,并受资本的统治,使工人在劳动中受尽折磨,变为消极的主体,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受到了压抑,这是劳动本身同工人相异化;人作为同其他物不同的类存在物,在劳动中产生并实现了自身的类意识,人的类特性——自由自觉的活动应该是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但异化使得人的劳动成为为维持生存而不得已存在的生活手段,因而劳动不再是自由自觉地活动,人同自己的类本质发生了异化;同时,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全面的异化。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为清算以前的哲学信仰而对鲍威尔等人的观点进行了批判。鲍威尔等人的哲学观点均来自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他们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循环中的自我意识不断地夸大,因而他们的哲学被称为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中表明了在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立场,由此将主体性问题由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三)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确立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以实践为根基和出发点,进一步发展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他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只是直观的理解和解释对象,忽略了对象作为主体的一面,同时也批判唯心主义抽象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从而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践的观点,即主体与客体是在实践中得到统一的。他同时在这里批判了费尔巴哈要回归人的本质却将人的主体性抽象夸大化的错误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应该是实践的而非抽象化的,将人的主体性和现实在实践中统一了起来。〔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继续深化和确立了实践的观点,并以实践为一切的出发点,科学地对历史观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也就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他首先肯定意识、观念等得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产、物质交往及现实生活的语言融汇在一起,它们的生产者都是人,是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人,因而,意识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不能脱离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所以是现实的生活决定的意识。至此,马克思将自己的历史观以辩证的方式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也就是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体性确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的基础,是主体性具有了自己的物质条件。至此,马克思科学的主体性思想的最终确立了。

二、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本质特征

(一)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自然界中的动物是被动的,只是本能地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活动,而人由于具有自觉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和创造活动同时也会将自己的内在尺度外化与客观对象上。所谓物的尺度,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规律,它们都是客观的、自在的,是万物都无法脱离的既定的环境与条件。所谓人的尺度就是指人类进行实践活动所遵循的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属于主体方面的因素,目的是为了达到人们的目的以改造自身进而改造世界。在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是身处于客观环境和条件中的人,人们是无法摆脱客观环境制约的,因而,人们要在具备自身主体性的前提下,积极运用自身的自觉、自主的能动性、主体性,认识客观世界、客体对象的本质规律,从而更加准确地为人类实践所服务。同时,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其目的是既要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还要满足自身的生活、精神上的愿望,而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同样要积极发挥自为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明确自身活动的目的,将客体对象相应地为我所用以达到相应的目的。因此,主体的实践活动是使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真正统一起来,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将实践活动进行下去。

(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所谓合规律性是指,现实的人在认识到自然规律或社会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行动自觉地遵循、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自觉按照规律办事,它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自觉能动性;所谓合目的性是指,人们由于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实践中将自己的目的即需求和愿望实现了出来,将它们变成了现实。〔3〕换句话说,作为主体的人在现实的活动中是按照自身的生活生产的需求和愿望而进行的,即人的实践活动是合目的性的。二者可以说是人作为主体的有意识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消极的活动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使它们辩证统一起来的基础就是实践,也就是说,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人们是在遵循客观环境的规律中进行的。同时,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并创造出服务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言,“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4〕

(三)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统一

在整个社会历史中,作为主体的人进行实践活动首先要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生活和创造,才能创造价值。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各种活动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的活动构成了整个社会活动的基础和主体。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更要认识和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从质的规定性上看,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力量,但人民群众主体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发挥也并非是随性所欲的,它必然要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真正统一,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具有真正的意义。同时,马克思还强调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发挥所起的物质基础作用。

三、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不同于从前的所有哲学家,马克思关于主体性思想的独特之处主要就是他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去理解主体和主体性,用科学的主体性观念丰富和发展了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框架与体系,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同时,他在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以此为基础,在批判现实的前提下发展了自己的主体性思想,为全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又最为完美的理想图景。最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他新哲学的最为基本的立足点,强调现实世界不仅需要去解释,而且更需要去改造、去建设,这就为现实世界那些空谈家们敲响了警钟。空谈只能误国,唯有实干才能兴邦。

在现实社会中,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为我们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特别强调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作用,提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著名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则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则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提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把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主体地位与作用同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了“实干兴邦”的治国理念。这些理论与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具体运用和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而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2.

〔2〕 李永亮.青年马克思主体性理论之创生地〔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21.

〔3〕 庞瑜.马克思哲学主体性思想及其对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启示〔D〕.新疆师范大学2013届硕士学位论文,2012:30.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主体性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