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秘:各种促销背后的精明算术!

2015-05-30江南

大众投资指南 2015年9期
关键词:折扣率半价标价

江南

买M赠N的折扣率

所谓“买M赠N”,是便利店最常用的一种促销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和获赠的商品保持同质。比如购买5袋某品牌的125毫升的原味酸奶,获赠1袋相同品牌、相同容量、相同口味的酸奶。

这种促销方法的折扣率也最好算。

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即M)相同时,获赠的商品(即N)数量越多,则折扣率越高,这样消费者“占的便宜”越大。如果反过来,N相同时,M值越高,则折扣率越低,消费者“占的便宜”越小。

通常能见到最多的是“买M送1”(暂只考虑M不超过10的情况),等价折扣率在5折到9折之间。如果消费者获赠的商品数量大于1,那一般也需要购买获赠品2倍的商品。比如“买5送2”或者“买7送3”,这种情况下等价折扣率在7折左右。所以除了买1送1的特例,一般而言“买M送N”的折扣率都在7折以上。

假设商品的成本是售价的一半,将价格用p替代,而成本是c,这样c=0.5p。商家做一次7折促销,促销前该产品能卖m件,促销后卖出了n件。这样,促销前,商家的盈利是0.5p×m。而7折促销后,售价变成0.7p,减去0.5p的成本,单件利润变成了0.2p,如此,商家的盈利就是0.2p×n。可以算出,只要2n>5m,也就是促销后销量是原销量的2.5倍以上,商家就有额外的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捆绑销售和打折有本质的区别:在捆绑销售中,消费者为了获得这项折扣必须买得更多。在普通打折促销中,买几件都是打7折,消费者不需要扩张自己的消费,想买多少就买多少。但在捆绑销售中,消费者要想获得7折的等价折扣,就必须多买2—3件甚至更多,这种方式商家获得收益更多。

第二杯半价的盈利方式

第二杯半价,是餐饮企业促销的常用方式,尤其是那些快餐企业,在销售饮料和冰淇淋时候,常以“第二杯半价”为卖点。

神奇的第二件半价给人以“第二件是5折”的颇具诱惑力印象,而通过计算得出,实际的折扣价格只有(1+0.5)/2=0.75,也就是七五折。

一杯9元的饮料卖6.8元似乎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第二杯只要4.5元听上去就悦耳很多,关键是由此带来的销量为商家带来的盈利远超过让利的成本。

假定,一杯冰淇淋售价10.8元,成本为3元,购买者可以自由搭伴购买。

无第二杯半价:设售出m杯冰淇淋,商家利润为(10.8-3)×m=7.8m。

有第二杯半价:设售出n杯冰淇淋,商家的利润为(10.8-3)×(n/2)+(5.4-3)×(n/2)=5.1n。

第二杯半价优惠后,只要销售量有所提升,商家就能扩大利润。

一般而言,采取第二件半价这种捆绑销售方式的商品以快餐食品和小商品为主,成本都不高,只要销量可以上升,商家就能有更多的盈利。

满×××元减××元的奥秘

每当节日到来,各大商场都会疯狂促销。为了吸引顾客,商家会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其中,“×××元当×××元花”、“满×××元减××元”是较为常见的打折手法。这两种策略到底有何不同?

首先了解一下商家采用的打折策略。所谓“×××当×××元花”,比如“44元当99元花”,就是花44元买价值99元的购物券,然后在商场内用购物券消费。例如买一双标价1091元的鞋子,你可以花11个44元购买11张99元的购物券,抵掉1089元,然后掏现金付剩下的2元。这时,实际付款486元。

用公式来算就是:对于标价P元的商品,设P=99n+m,其中m、n为整数

消费者需付款P1=44n+m元

当m>44时,也就是商品价格接近99的整数倍时,商家的利润会更低。

再来看所谓“满×××元减××元”,如果“满99元减55元”,在买价值99元的商品时,结账时要减去55元,也就是说,实际消费44元。还是以一双标价为1091元的鞋子为例,因为它“满”了11个99(1089元),因此需要减去11个55(550元),消费者付出11个44(484元),再加上2块钱的差额,这意味着,实际付款486元就可以了。

用公式来算就是:

对于标价P元的商品,设P=99n+m,其中m、n为整数

消费者需付款P1=(99-55)n+m元

看似两种方法差别不大,付款金额都一样,但是“满×××元减××元”促销策略让商家更方便地通过控制价格实现让利更小。此时只要让商品单价的m离99越近越好。这样不仅保证只买一件商品的顾客折扣率位于最高点,也能保证同时购买多件商品的顾客折扣率不会下降太多。

“包邮哦,亲”轻松赢得印象分

“包邮哦,亲!”在电子商务时代,消费者常常会因为这句促销名言,而选择付钱购买某款商品。物流费用也许并不会成为多数人的负担,但是省掉物流费用,却是多数人的愿望。

给购买力强的顾客免去快递费实际就是降低价格,这看起来对消费者更有利,但其实,包邮对于商家更有利。

比如,快递费10元,满50元就包邮的策略给消费者的感觉是只要自己购买的东西多于50元,商家就替自己交了10元快递费。但实际情况是,本来网购所有的交易都要快递,而商家对于快递公司来说,其实也是购买力强的顾客,因此快递公司也会给商家相应的优惠,所以有较大规模的网店单次快递的费用都会远小于10元,比如可能是5元。这样一来,商家对消费小于50元的顾客收10元,自己赚5元,而对消费大于50元的顾客包邮,即便损失5元,实际自己可能不赔不赚,却给顾客留下了优惠10元的好印象,最终塑造出“包邮哦,亲”的好印象。

猜你喜欢

折扣率半价标价
第二杯半价
基于收益管理的高速铁路旅客列车上座率与折扣率的关系探究
那些“99”结尾的标价
手环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下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的识别研究
半价层测量方法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