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搭配”是改进化学实验的新思路
2015-05-29汪习雄
汪习雄
1.问题提出
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实验,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于电解产生的氢气较少,而且逸出很慢,因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和检验氢气比较困难,大多数教师只好放弃检验氢气;二是当实验结束后,向阴极区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显红色,只能说明溶液呈碱性,却不能显示碱性变化过程,为此,对该实验进行重新设计。
2.实验改进
(1)实验仪器与用品:低压电源(24V),铁钉用长铁丝(20cm)替代,碳棒用铅笔芯(10cm)替代,U型管(两边带支管),电线,小烧杯,蒸发皿,威尼尔(Vernier)数据采集器,pH传感器,计算机(电脑),单、双孔橡皮塞,乳胶管,玻璃直角弯管,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泡泡液,淀粉碘化钾试纸,火柴,酒精灯,木条。
(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低压电源、数据采集器、电脑等省去)。
(3)实验步骤及现象:打开电源开关,当两级出现气泡时,打开电脑中数据采集器开始按钮(实验前对pH传感器进行校对),时间为1 min。看到液面以下的铁丝和铅笔芯上产生大量的气泡。大约1 min,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泡泡液慢慢出现气泡,由小变大。电脑上pH曲线逐渐上升(可连接白板显示),然后,用燃着的木条点气泡,可听到爆鸣声,说明铁丝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优点:
将铁钉改为长铁丝,碳棒改为铅笔芯,可以增大电极与电解液接触面积,增加离子放电几率,提高反应速度,同时有利于气体逸出,便于收集氢气,用吹气泡的方式也容易操作,检验氢气成功率高,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的变化,有利于学生从微粒层面上来认识化学反应。加深对对电极方程式的理解。不难得出阴极反应的两种反应式之间的联系:2H++2e-H2↑,2H2O-2e-H2↑+2OH-。为学生在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电极方程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另外,淀粉碘化钾试纸固定在铅笔芯上,在检验氯气时不用打开塞子,减少有害气体的污染。
(5)实验注意事项:U型管内的液面不能超过支管,以防止液体流出。塞子要多插入管内,减少空间面积,以便收集氢气。等吹出的气泡较大时,再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氢气。pH传感器不能接触铁丝电极,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收稿日期:201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