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5-05-29陈松平

中学化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探究性化学资源

陈松平

一、深入研究生成性资源的特征

1.瞬时性

生成性资源具有瞬时性,是不可重复、不可预设的。在教学中,学生随意的一句话都可能形成宝贵的课堂资源,其价值的实现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敏锐的捕捉和挖掘,短时间内对众多的课堂生成进行筛选和优化,找到学生的思维症结所在,利用鲜明具体的问题和观点点明生成资源中的主题。例如教师一句“氯气作为尾气的处理方法”,就会和学生产生共鸣,道出了学生的心声,将全体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知识点上进行探究,使全体学生快乐、轻松地融入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中。

2.真实性

课程生成是学生对化学知识接受能力的真实、客观反馈。学生的问题、疑问生成,恰恰反映了学生在此过程中,思维出现了断层,没有办法跟上课堂的教学程序;或者是学生的认知与课堂教学出现了冲突,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或者是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了不同的建议和方法,拥有了更科学合理的解释。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堂生成,教师都要格外珍惜,例如学生的一句“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甲烷中的乙烯不可以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平等地进行阐述,从而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冲突、矛盾和意见分歧,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

3.探究性

探究性的生成资源是课堂上的精华,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源动力。探究性生成首先要由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分析、思考和交流,辩证地看待问题,从而达到学生共同的提高;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成性资源的知识迁移,使学生由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扩展,领会其中蕴含的化学思想,使学生在动态生成中不断地成长。

二、积极开发生成性资源

1.在质疑中挖掘生成性资源

学贵有疑。质疑是学生思维融入课堂学习最好的见证,是学生汲取化学知识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通过化学文字、视频、实验,积极地将原有的认知融进课堂学习中进行思考,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自我解释,从而将课堂资源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进而应用到对下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在质疑中,一个个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需要学生对以往知识有牢固的记忆和深刻的认识,一旦学生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就会产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从而产生质疑性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只有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捕捉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实现课堂的高效性。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产生了碳酸钙,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怎么就证明生成了碳酸钠呢?这一问题提出了广大学生的心声,激起了每个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确定探究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白酒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白酒的成分会有哪些。通过对白酒的研究,引入乙醇的相关教学。通过对生活素材的了解与探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具有的魅力,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实际教学中,化学知识的内容与生活实际存在较大的联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提高化学的教学效果,并不断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5-01-15)

猜你喜欢

探究性化学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资源回收
奇妙的化学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