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5-05-29李凤荣
李凤荣
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性地发挥的捷径,就是营造快乐数学课堂。快乐数学课堂中主导者是老师,快乐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中引用竞争机智,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在教学中要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有兴趣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获得较大的收获。
小学数学课堂快乐激发兴趣联系生活数学教学是师生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课堂,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地方。教学时要通过恰当灵活的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性地发挥的捷径,就是营造快乐数学课堂。快乐数学课堂中的主导者是老师,快乐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下面我就“如何创建快乐的数学课堂”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抓住导入这一环节,利用这一契机点燃学生学习知识的思想火花,唤起学生求知欲,主动学习新知识。教师要用准确简练的表达,把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设法引导学生提问设疑,积极讨论,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运用生动活泼的方法,通过趣味性、参与性导入,找准教学知识的入手点,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精神状态调整到最好状态,以便尽快进入学习的角色。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发挥导向作用。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如在进行《长度和长度单位》教学时,体验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判断周围教学楼的高度、自己的身高、书本的长度等,看谁猜的准确,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不少的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在表扬和鼓励中享受成功,体验课堂新收获的快乐。教师的计划和有目的地引导,激起学生学习乐趣,着眼学生学习的满足感,学生就会喜欢学习数学。教学中引用竞争机智,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在教学中要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跳绳、踢沙包统计,智力竞赛,学生在竞争中体验成功,感受数学的乐趣所在。
二、学习方式多样,活跃课堂气氛
新课标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符合学生求知行为发展过程。教师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吃透教材精神,掌握形象丰富的素材,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数学课上,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孩子们有了“做”中学的多种形式和机会,在“做”中获得认知、经验,学得更成功、更有效。要创设条件,积极引导,让学生都能获得表现机会,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同,精心设计提问和练习,布置弹性作业。教师把积极快乐的心态,带到课堂中去,让学生能感受到并主动参与课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基石。根据学生好动活泼的特点,在课堂上进行有助于教学的游戏。如对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可采用直观演示,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图形,积累表象,理解几何图形特征。如在教学《100以内加减法》时,询问家人的年龄,并且算出某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或年龄之和。学生认真调查和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
三、联系身边生活,充实数学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运用到学到的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生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启发性和直观性,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教师对于教学重点的把握,有利于教师运用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显著。数学游戏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经历自己动手动脑,兴趣浓厚。如:游戏“购物”,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试着用学到的人民币的知识,根据物品的标价,进行付钱、找钱的游戏,学生学会衡量物品的价值,在生活中合理地购物。教师成为了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对创新的学生表扬,对于不正确的回答,客观分析,找出原因,教会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学习,他们会更加热爱数学。
四、注重评价机制,学生自信学习
转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观,让课堂在自由自主中和谐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通过批改作业、课堂提问、单元测试等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方法予以纠正,改进学生学习方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学习的水平,还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组织竞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争着发言,积极踊跃,使学生各有所获。“小组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在其中学会合作,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认识到集体的智慧之伟大。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与他人竞赛和自我竞赛相结合的形式,会让优秀的学生去思考更深奥的知识,中等程度努力学习,有所进步,提高水平,学习稍差的也能在原有水平上继续提高。学有所获更能增加学生学习满足感,学习上的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学习的上进心。开放的、激励性的评价,教师欣赏学生,在他们困难的时候给予鼓励。“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你能行!”“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等评语的灵活运用,帮助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多种评价激励着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热情,留给孩子们渴望成功,追求进步的机会和空间。孩子们的需求得以满足,所以他们喜欢新课标下的数学课。课堂上教师语言生动幽默,评价真诚客观,表扬鼓舞人心,学生很喜欢。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喜欢老师,进而喜欢上数学课,学习起来轻松快乐,数学成绩肯定会大有提高。在开放多元的评价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展示自己,欣赏别人。
总之,只有将数学课堂教学快乐升级才能发现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的教学轻松自如,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在学习数学中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学到有用的知识并应用于生活实际当中,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用处,学生会更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常伟.如何创造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J].学周刊,2014,(19).
[2]吴芬芳.如何打造轻松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