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2015-05-29李丽娜徐作英
李丽娜 徐作英
新课程改革后,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我国有关课程实施的文件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还应结合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实况,学校办学特色教学宗旨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符合本学校发展的特色课程,即校本课程。而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如何实现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整合,是课程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将在分析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系以及整合实践基础上,简要对上述课题进行论述。
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一、对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都是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来展开的,并且通常是短期的课程。这些类型的校本课程在形式上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而,导致有人认为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校本课程。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上述两种类型的课程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存在着一些差异。
两者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每个学校都必须执行的课程,通常是通过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来实现的。因此,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实现依赖于校本的理念和技术。(2)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通过选编、改编、新编的形式展开的,它的课程范围主要来源于《课程计划》中的学校开发部分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说一部分的校本课程也是通过实践性的活动形式来展开的。(3)两者可以结合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置实验方案》中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具体内容的开发和选用可以有地方和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的自行决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与地方、学校的课时结合在一起,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安排。”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二者的权限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程。而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开发的课程,可以是必修也可以是选修。(2)从设计上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旨在培养学生基本信息的能力,要求符合国家基本教育目标。而校本课程是学校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实况出发,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特色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发的,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3)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对学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发展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结合学校特色以及能力开发出的课程。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因此通常只选修课的形式展开。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必须要必修课的形式展开。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指导教师,便于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来呈现。
二、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实现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整合,是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一部分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展开。另外,学校开发的有关高中生物的课程也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资源。
(一)着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类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课程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培养学生个性主要是通过活动来展开,因此校本课程可以依赖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开发。
1.综合化校本课程。学校开发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点,而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让学生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开展各种有关生物的不同类型实践活动。
2.实践化校本课程。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设计应以学生们的生活情景为背景,让学生们通过访谈、实验、参观等各种各样的实际活动,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通过实践化校本课程的学习,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3.活动化校本课程。让学生们积极参加实验、探究、考察的一系列的活动,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努力实现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高中生物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开发项目、开展活动,这样校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变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应该符合学校的特色及能力,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教育资源,才能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离不开学校教师的集体研究以及学生的自主选择,要集中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集体力量,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此外,校本课程的教研队伍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和实施的重要动力,有力地促进学生对综合活动的学习和实践参与。
3.综合实践活动的社会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借鉴校本课程的开放性,以高中生物的知识为切入点,开展一些服务社区、研究社会的主题活动。
三、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1.求特色。无论是校本课程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都应该力求精益求精。学校精心打造高质量的课程,以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2.求亮点。在开展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学校要积极发现亮点,并逐步放大,促进学校课程向规范有序、富有品质内涵、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3.求成果。学校要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做好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研究工作,不断充实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并逐步积累课程经验和成果。
4.求影响。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发展,促进学校发挥师范辐射作用。
总而言之,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在联系地方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不足。但在实际的开发中,要认识清楚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促进两种课程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李雪.基于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科技资讯,2010,(05).
[2]庄业花.注重高中生物高效教学 探索生物教学新模式.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