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5-05-29王焕荣
王焕荣
教学有效性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阐述教学有效性内涵的基础上,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一些看法。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方法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人开始系统学习的基础,能否有效掌握语文知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小学而言,语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难就难在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上。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在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上,虽然很多教师都在想方设法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就结果而言,并不尽如人意。教师们付出的大量的心血,学生们学的努力辛苦,但结果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于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充分理解与认识到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每一个教师都希望教学能够更有效,但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正确认识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怎么做才能让教学更有效?从整体上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组成,即教学投入、教学结果以及教学体验。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且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就教学投入而言,主要指的是教与学的时间,包括了课堂教学时间以及课后学习时间;教学结果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指标,指的是学生经过教学所取得的进步与成绩,这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学有效性。从根本上来说,教学结果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成绩上,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教学结果表现的重要方面;教学体验指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感受,也就是伴随着教学活动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变化。教学体验在教学有效性评价中容易被忽视,但教学体验对于教学有效性来说却是有着重要的影响。子曰: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因此,很多教师都会想尽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愉悦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教学体验可以说是教学有效性的灵魂,是确保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面。
正确认识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有效性的三个组成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以成绩论英雄
虽然教学结果是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反映教学结果的主要形式。但从长远来看,教学投入与教学体验才是教学有效性的长期影响因素。一时的好成绩,并不能说明教学的有效性,加大教学时间投入可以提高教学结果,但却会大大降低教学体验。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最需要的是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我们有些教师一味的追求好的教学结果,采取一些不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加大教学时间的投入以及降低教学体验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成绩,虽然在短期内会一些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其教学有效性反而会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缺乏师生互动,教学不相长
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学生与教师的一种互动过程,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轻视了小学生的个体独立性,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处在了绝对的中心位置,学生的“学”基本是在教师的既定步骤下完成的,这样的教学过程,其有效性往往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3.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于学习兴趣,相信绝大多数教师都明白其重要性,也知道兴趣是一切学习取得成绩的有效催化。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教师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能够运用的方法与手段有限,效果也差强人意。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处于自发或是偶然触发的状态。教学过程缺少了学生学习兴趣这一基础,对于教学有效性来说,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4.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不力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在其中无疑是处于主力位置。这其中,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多数教师基于种种原因,在提升自身职业素质与能力方面略有不足。一些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生涯,往往能够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与理论,但在创新与推陈出新方面却显无力,未能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时代学生的变化特点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来说,也是不利的因素。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方法
在正确认识教学有效性内涵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方法与教学策略,可以很好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
1.在快乐中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教学体验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应是小学阶段教学的核心与根本。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快乐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个愉悦快乐的学习氛围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注重孩子的学习体验,采用多种方法与手段来给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体验,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注重教学体验是双向互动的,可以采用的方法也很多,如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探究教学等,无论是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体验,根据学生的体验来不断修正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小学阶段,要紧抓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根据小学生受听故事的特点,可以将一些知识点融入到相关的故事当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根据小孩子爱表现,争强好胜的特点,可以适当采用猜谜语的形式来进行生字生词的教学,也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作为教师来说,要善于发掘,善于利用,善于总结,只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备有别于他人的特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作为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运用赏识和激励教育原则去挖掘每一个孩子潜在的智能,学生只有在公平对待中才能增强自信心,才能有成就感,才能具有充分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与积累处于一个飞速的状态,在教学领域也一样。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是取得好的教学成就的关键。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提升是关键,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在教学方法上、理念上推陈出新,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