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2015-05-29王文怀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式解题物理

王文怀

物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历来是高考的重要内容。然而,大部分学生认为物理过于枯燥,距离生活较远,没有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对物理的喜欢程度越来越低。根据多年来在物理教学中的独特见解,从理论联系实际、感知物理现象、加强实验教学、规范解题步骤四个方面入手,让学生认识物理、主动学习物理,提高解题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解题技巧物理是高考必考的基础学科,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女同学,表示不理解物理知识,抱怨物理的公式太难记忆,对生活没有指导意义。他们往往在物理的学习上死记硬背,没有弄清楚物理的真正意义,不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鉴于这样的现状,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多年经验,研究探讨物理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对物理教学起到指导作用。

一、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生源动力。只有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主观上愿意学习,课下愿意复习,花大力气、下定苦功夫学好这门学科。由于物理学离我们生活很近,有很多生活的常识需要用物理知识解释。所以,课堂实验不应该局限于课本中规定的内容,应该结合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身边经常发生的现象,让学生感到惊奇和兴趣。在每节课之前,教师应根据本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选择身边经常发生的物理现象,对同学们进行思维引导。比如,在课堂讲解质点沿圆周运动时,可以选择身边最常见的可乐易拉罐,里面装满了水,用一根绳子牵引作圆周运动,按照同学们常规想象,易拉罐运动到最上方,水就会自动流出来,然而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水并没有下落,如果把绳子加长或者是缩短又是一种什么状况呢?由此让学生产生好奇,接下来引出向心力、向心速度、转速等物理概念。并根据这些概念讲解公式,让同学们推导速度为多少时,水将流出来,由此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对圆周运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教学实践也证明,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法产生兴趣,获得同学们的喜爱,学生会主动地学习老师的这门课程,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课程的知识,这个班级的整体成绩也会大幅度提高,最终达到“爱屋及乌”的效果。

二、感知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相互组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目前,我们在物理教学中缺乏这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往往缺乏多角度的思维联系。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锻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解万有引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打开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为同学们讲解2013年6月11日我国发射神州十号太空飞船的经历,这次航天首次开展了太空授课活动,女航天员王亚平为学生们演示讲解了失重环境下的基础物理实验,让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受物理的魅力,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崇尚物理、探索知识的热情与梦想。根据这样的教学演示,教师可以在课堂设置问题。航天员在升空的过程中是失重还是超重状态?当航天员返回到地面是失重还是超重状态?航天员在太空中为什么会漂浮?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去探寻答案,加深了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再比如,在讲重力矩的时候,可以用身边的物理想象对同学提出问题:挂在壁墙上的钟表,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指针大多数都停在几点?同学们这时会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可以借机发问引出正确答案,是九点钟的位置,因为在“9点钟”的位置,秒针所受到重力矩阻碍作用最大。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启迪思维,创新思维方式,在寻找正确答案中学会了物理知识。

三、加强实验教学,牢记物理的基本公式

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十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和公式的产生,无一不是物理学家从实验室研究开始,并且实验知识也是历年来高考必考的内容,多次在理综试卷中出现。因此,在物理学的课堂上,教师不能忽视实验这个环节,必须要高度的重视,从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数据分析、结论产生入手,让学生系统的了解每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分析处理大量数据,找出相似点和共同性,把物理公式推导出来。但在实验课上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包办了实验的全部过程,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生无法参与进来,久而久之,会导致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下降。所以,教师在物理实验中,应该有选择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进来,引导同学主动积极思考,让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原理,学会融会贯通,提高自己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更好的记住得出的结论和公式,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从而达到从实验中巩固现有知识的意义和目的。

四、规范解题步骤,提高物理的学习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愿望,仍然是希望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分数,在班级中取得好的名次。所以,在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物理实践中的同时,仍要把重点放在解题得分上,严格按照步骤答题,让学生养成规范化解题的习惯,主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审题要仔细,学生在试卷中要对整体的布局有基本的把握,然后再对文字和附图进行阅读,对试题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上要用横线标明,建立起解题的最初思路,准确理解试题的意思和出题的考点,对干扰陷阱要进行辨析,并逐一排除,以此提高审题的能力。二是解题步骤要详细,高考是按演算步骤确定给分的,不能因为算到了结果而取代了步骤。在解题中必须要写清楚运用的公式、演算的方法,一步一步给出解题思路,最终确定所要得出的答案。三是物理的符号书写要规范。物理的符号一般都取用于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如压强pressure为p、速度velocity为v,等等。在同一题当中,字母只能表示同一种物理量,切不可随意乱写,若出现多个同类物理量时,可以对字母进行下标注释。比如:第一次速度可以用V1,第二次速度可以用V2,第三次速度可以用V3,以此类推。这样在演算的过程中,就可以很清楚的记住不同类型的符号,避免了演算混淆的情况。由于物理符号有些比较相似,如密度ρ和压强p,射线γ和速度v,如果书写不规范,就很容易看错。所以,教师在教授物理课的同时,也要有意识的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把符号写规整、写清楚,切不可寻求答卷速度潦草书写,造成字迹模糊不清,产生混淆。同时,高中阶段学生的压力较大,复习任务较多,教师在物理试题的讲解上,不应该海量讲解,让学生自己去消化,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应抓住主要类型题,找对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融汇贯穿,知其一然后同类问题全部解决,进而提高考试能力。

五、结论

总之,物理教学是一个理论联系实践,从实验中出真知的学科。只要掌握了这一点,学生才能够在严谨的学科中读到乐趣,启迪思维,开启智慧的大门,更好地提高物理成绩,这对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实验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对促进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华明.高中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12).

[2]薄雪玲.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成因探析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10.

猜你喜欢

公式解题物理
只因是物理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用“同样多”解题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处处留心皆物理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