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养成从一年级做起
2015-05-29吴青青
吴青青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社会信息冲击着孩子的大脑,小小年龄的他们已经对70后、80后在青年时代甚至成年时代才熟知的知识有所耳闻,越来越多的成人的诟病入侵他们的大脑,并开始生根、发芽,也正因为如此,好习惯的养成则变得越来越重要。
好习惯养成小学生班主任教育现代教育已经明显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教育的形式也由原以为亘古不变的“教师讲,学生听”演变成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引导”的新形式。这种新形式的课堂对于学生的习惯要求也越来越高,没有良好习惯的学生,也终将淹没在这种新形式的浪潮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社会信息冲击着孩子的大脑,小小年龄的他们已经对“70后”“80后”在青年时代甚至成年时代才熟知的知识有所耳闻,越来越多的成人的诟病入侵他们的大脑,并开始生根、发芽,也正因为如此,好习惯的养成则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年级是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家校联合,用心将孩子的各种好习惯的基础培养起来,将坏习惯扼杀于萌芽,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意义深远。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各种习惯,无论好坏还没有彻底定性,这时候只要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个简单、明确、合理的好习惯养成计划,并逐步坚定的实施,好习惯的养成将变得简单容易。
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被表扬,热爱劳动,喜欢与他人竞赛,喜欢争先争优,喜欢说而不善于听,学习能力强,关心同学,利用这样的特点,便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好习惯养成计划。
一、说出来的课堂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不识字,知道的不少,但是真正懂得却不多,让他们理解并记住冗长的课堂常规实在不容易,因此,将普通的课堂常规化为简单、易上口的儿歌,显得十分重要。如课堂坐姿“123,坐端正,手放平,脚放正,看黑板,静静听,比比谁的纪律棒”、书写姿势“身坐挺,脚摆正,头不歪,肩放平”、课间准备“下课不用太着急,先把书本放整齐,先上厕所再游戏,不打不闹不拥挤”。
儿歌内容往往比较浅显,篇幅简短,易于理解,趣味性强,一种纪律儿歌集中叙述一种行为规范,语言简单,针对性强,命令明确,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读一遍学生便能准确知道应该如果做。而且常念常提,久而久之,即使儿歌简化为几个字,学生也对老师的要求心领神会。
二、玩出来的整理习惯
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在玩中感知世界,在玩中发现新事物,在玩中成长,在玩中学习。利用孩子喜欢玩耍的特点,将整理习惯的培养变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渐领略整理的重要性。
书包是一个杂货铺,要装进文具、水杯、卫生纸、课本、练习册、零食、玩具、课外书等物品,没有一个良好的整理习惯,这些东西只能横七竖八的躺在书包里,之后再像翻找垃圾一样痛苦、艰难的找到需要的东西,之后上课。一次书包整理比赛,将桌子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分门别类,然后整齐有序地放回书包,再快速、准确得找出比赛要求拿出的东西,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明白将物品整理好、摆放整齐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轻松、自在的事情。游戏玩过了,整理的重要性也领略了。
三、赛出来的行为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表现欲强,不喜欢被冷落,喜欢受表扬,渴求别人的注意,喜欢争当第一。但是由于贪玩的天性,他们往往会忘记什么时候应该玩耍、什么时候应该收敛:站队的时候你推我挤,还总是越推越开心,越挤越高兴;做操的时候蹦蹦跳跳,明明只要轻抬小腿偏要高高踢腿;听到上课铃声却还是忍不住回头看看落在后面的同学有没有一起跑向教室。
但是只要一听到男生和女生比赛、一队和二队比赛、小组比赛的话,他们反而能立刻紧张起来,时刻记着我是男生,我要为男生争光……我在一队,我不能被二队超过……我是这个小组的,我必须要跟同一组其他同学一起……通过比赛,通过竞争,不但培养出了学生积极进取的品质,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秀出来的道德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他们会模仿大人的一切行为,但是往往不能准确区分他们模仿的到底是好是坏。在学校,课堂上,下课时,他们总会将老师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老师总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一个合格的老师,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也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如要学生不迟到,自己首先不能迟到;要学生保持班级卫生,自己的办公室一定要干干净净;要学生认真听讲,自己必须认真备课;要学生不骂脏话,自己就不能骂人。
只有一个拥有良好德行的老师才会教育出一群拥有优秀品质的学生。因此,教师将自己作为榜样,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对的发扬,错的改正,只有这样才为学生秀出标榜,秀出自己的魅力。
五、表扬出的好习惯
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无论谁受到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但是受到责骂而改过则比较困难。一个成年人都更喜欢表扬而非批评,更别说一年级的学生了。在他们眼中,受到老师的表扬比给他们一颗糖、一份礼物更加珍贵,往往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学生就能兴奋一天。
掌握表扬的艺术,时刻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来自老师的爱,感受班级的温暖,产生前进的动力。如表扬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劳动能力强,表扬一个卫生不好的学生写字写得漂亮,表扬一个写字写得难看的学生乐于助人,表扬一个经常欺负别的同学的学生衣服穿得很干净整齐。每一个学生都是天使,找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到幸福,培养出对老师敬重的心理,在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同的同时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慢慢养成好的习惯,变得真正的优秀。
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成功的,它需要教师的耐心、信心、方法和针对性的计划,并保证计划有效的实施和及时的调整,计划实施时的策略也尤为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只有事先计划,时刻调整,坚持实施,才能成功地培养出一个个习惯良好的学生,才能让一朵朵亟待绽放的花朵绚丽地绽放。
参考文献:
[1]张兆红.好习惯成就好人生[M].同心出版社,2010,4.
[2]王凤兰.浅谈表扬的作用[N].陇南日报,2010-11-24.
[3]乔雪萍.浅论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4,(08).